看见童年的爱和分离之痛就看懂了现在的自己
作者:熊松 2021-05-10 18:35:05 成长心理

熊松的0-6岁印象最深刻的有与爸爸妈妈的分离,有奶奶的爱。

那个时候父母在新疆生活,把一岁的他送到了上海奶奶家。

他小小的年纪体会到了分离之痛,奶奶说他常常哭,有时候花整个晚上都哄不好。

奶奶给了小小的他无条件的爱和细心的呵护。

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奶奶常常要一大早起来排队给他买好吃的东西。

他原本害怕分离,却因着奶奶温和的叮嘱可以一个人安静地在黑暗中等待。

他也记得自己在学校里、在邻居家闯祸的时候,奶奶都稳稳地保护他,让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他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又有力量的爱。

奶奶虽然去世了,但是她的爱依然在他里面。

在他孤单软弱的时候,他常常会用奶奶的爱来安抚自己,相信自己是可爱的、有用的,这个世界一直有人在默默地支持他、爱他。

熊松也看到自己小时候忍受的分离之痛。

当他刚刚与奶奶建立了关系,因为上学的缘故要回到父母身边。陌生的环境让他非常没有安全感,他变得特别叛逆,经常闯祸。

一年后父母又把他送回上海,虽然回到爱他的奶奶身边,但分离之痛却是非常真切的。

熊松发现这样的分离、无法与父母建立关系,也在他的生命中影响他,他在日后的婚姻中无法与妻子建立亲密的关系。

他可以自我安抚,却无法安抚妻子;

他享受自己独处的空间,却无法进入两个人的空间。

随着熊松生命的不断成长,随着他和妻子Ellen一起学习、操练“亲密之旅”,他可以在亮光中看到两个人的舞步,他可以改变自己生命的剧本。

他尝试着走出自己的世界,理解妻子,与妻子建立亲密的联系;

他也发现自己可以把奶奶的爱活出来,不仅让自己感觉安全,也让对方感觉安全。

童年的伤痛被看见、被医治,就不能再伤害现在的亲密关系

而童年的爱却可以随着人生命的成长而成长,变成一份更大的爱和祝福。

看见童年的爱和分离之痛就看懂了现在的自己

在我的0~6岁记忆里面,有孤单和分离,这个跟我的原生家庭有关系。

我爸爸妈妈的结合在我奶奶家是反对的,因为我爸爸家是工人阶级,我妈妈家是地主阶级。

他们在新疆作为知青,结了婚有了我,我是生在四川,然后我妈妈把我带到新疆。

在当时新疆的环境非常不好,他们可能一个月有机会吃一次肉,教育环境都非常的不好。

我爸爸妈妈大概带我到一岁不到,就把我送到了上海,这个其实是我的第一次分离。

虽然我的印象中并没有这种特别明显的记忆。但是心里面从小到大常常有那种焦虑和对关系的不信任。

或许这一次的分离对我其实是很痛的,因为那个时候我奶奶就对我说,我刚刚来到上海的时候是常常哭的,奶奶有时候花整晚上的时间来哄我都哄不好。

但是非常感恩的一件事情,就是奶奶非常爱我。奶奶有6个孩子,可是这6个孩子其实并不在身边,以至于她就把我当作最小的儿子养大。

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记忆,那个时候上海要买东西要排队,如果你排晚了,卖完了这个配额就没有了。

奶奶常常会早上4点多就出去排队买菜,这时候我会醒过来,奶奶就会安慰我说,你乖乖地睡,你只要乖乖地,奶奶就给你买好吃的东西回来。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有一个很清晰的印象:一个人很孤单地躺在床上,睁着眼睛,也不敢睡着,总是有什么担心,然后一直要等到6点多奶奶回来了,好欢喜。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其实是被宠爱长大的。我的奶奶的爱,在那种小小的很孤单的环境底下,其实帮助我,温暖了我。

直到今天,这份爱始终在我里面,它会支撑我面对很多孤单的时刻。

我知道有人爱我,有人喜欢我,有人把我捧在手心,有人一直在我背后,支持我。

我快6岁,要快上学的时候,有了第二次的分离。

你可以想象吗?一个小男孩,他从小离开父母,哭泣不止,很孤单的状况底下,被奶奶疼爱。

好不容易有了情感上的连接,到了快6岁又被分开了,我就回到了新疆的父母身边要上课。

那段时间我是非常叛逆的,完全不愿意顺服老师和爸爸妈妈的。

二年级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可能看我实在是没有办法跟他们在一起,又把我送回了上海。

这个过程里面又很痛,虽然那个时候悖逆,但总算是跟父母建立起了那么一点点的关系了,又分离了。

虽然回到奶奶身边是比较开心快乐的,但是又是带着痛回了上海。

这些记忆,有那些很温暖的、很亲的,它在我生命中滋养我、支持我,

但是也有那些很痛的、不想去面对也不敢去面对的东西,好像是一个伤口,一直在隐隐作痛。

现在我在学亲密之旅的过程中间,慢慢梳理自己,才能够很清晰地、越来越发现自己生命中的那些问题就源自于0~6岁之间那些分离,那些孤单,那些痛,还有那些温暖。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原生家庭PUA社会心理学EPDS无性婚姻存在主义智力测试抑郁症心理健康偏执型人格爱情挽回俄狄浦斯情结洁癖人际关系情绪管理悲观主义自卑亲子关系依赖型人格自闭症社交恐惧症容貌焦虑树洞心理测评系统正念抑郁症测试心理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