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重的attachment disorder 来访者那里,我看到了依恋关系最重要的作用:
形成并夯实一个人的自我,或者说自性(self).
一、没有有意义的依恋关系,孩子无法形成稳固的自我
在婴儿观察中,我们经常发现宝宝刚学说话的时候,会这样说:Mommy loves you. 或者"妈妈喜欢宝宝"...
他们不会说妈妈喜欢我,因为他们那个阶段还不知道什么是“我”,他们只能用主要照顾者,或者说依恋对象平时的用语来形容自己:妈妈平时说you, 他们就会把自己叫做you;妈妈平时叫“宝宝”,他们就会管自己叫宝宝....
他们日积月累内化了母亲(或主要依恋对象)看自己的眼光,对自己的称谓,对自己的态度——逐渐形成了这个“我”,这个I, 这个“主语我”。
在这以前,他们只有感受性的,欲望性的,需要性的“宾语我”,或者说 me.
所以发展心理学界已经有共识——个体反身看自己的能力,主体I, 是和依恋对象无数次互动,内化了ta的眼光、态度、情绪之后的结果。
所以一个人的主体性,自我意识,或者说反身思考自己的能力是由关系-互动形成的。
我们和不同的依恋对象互动,由此形成一个多面向(multiple)的主体我。
因此在这个I中,无时无刻不浸透着他人。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和体验之中,潜在地埋着多少重要他人曾经对我们的体验和评价。有时候它们完全混为一体,根本无从分辨。
但也正因为有了这个I, 主要依恋对象的保护性,滋养性,以及情绪调节功能,被孩子逐渐内化。以至于孩子长大可以在没有照顾者在场的情况下,可以自我安慰,自我保护,自己调节自己情绪。
他们不至于在一个人的状态下自体(self)崩解—— I is holding me.
但是在严重的依恋障碍cases中,这种通过依恋关系,形成自我的机制,从反面看得特别清楚:
来访者在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的情况下,展现出的低落、抑郁、无意义、长久的疲乏、沮丧、无活力的症状,会让分析师感到他们如“游魂”一般——有魂,而无魄。
“动以营身之谓魂,静以镇形之谓魄”,这些来访者只有“动以营身”的魂,却没有充分内化可以“静以镇形”的魄。
因为没有和主要照顾者建立起充分的安全依恋,有些甚至没有依恋,所以他们的 I 特别,特别单薄。
所以他们的I hold 不住他们的me,也就是说他们缺少自我情绪调节能力。
他们由I 和Me一同构成的这个self,因而有缺而不完整。
二、重要的依恋关系,今时今日一直帮忙维持着我们的自我
但是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不完整的,上面极端case中所说的不完整是程度上,不是性质上的。
我在生活和临床中发现,每个人的I,都是可以继续汲取和继续内化新的关系的。
虽然这个I里面,最重要的构成是和早年依恋对象的关系内化。但是千万不要低估了这个I的可塑性。
作为一个精神分析师,我看到了很多来访者内化了和我的关系,重组了他们的I.
作为一个学者,我也看到了很多我的学生和同事,内化了他们和某些先贤大德的关系,如和马克思.韦伯,和耶稣,和佛陀,和孔子孟子张三丰,和弗洛伊德,和科胡特,和他们的督导抑或治疗师.....从而开拓了他们的主体我,让他们成为了更为宽广慈悲,更有反思或者正念能力的人。
作为一个父亲,我看到了我的儿子女儿,因为自己持续性地和他们互动,我感受到我的I,变得越来越柔和,caring,以及喜欢打闹和逗比。
所以我看到每个人都需要关系,尤其是有意义的,带着某种依恋的关系。
我们的“我”(self)中,有一个部分,先天就是关系性的,可塑的,流动的。
不止一个来访用他们的语言或行动告诉过我:没有有意义的,温暖的关系,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不值得活。
而咨询师要真正意义地“拯救”有自杀倾向的来访者,就是把自己“提供”给对方,让自己和来访者的关系,作为一个铆定点,帮助对方感到,在这冰冷的世界中,仍有那么一段关系有意义,
而凭恃着这个意义,这段还可以有所牵挂的关系,我可以继续存活下去....
直到他们遇到下一个有意义的,可以铆定他们存在的关系;又或者这段咨询关系唤醒了他们之前有过,但被遮蔽的其它有意义的,滋养的关系.......
三、怎样找到“自我”?
所以我要总结的是:关系,尤其是重要的依恋关系,曾经塑造了,且现在一直帮我们维持着我们的自我,self,或叫它自性.
有些人一心想找到“自我”,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自我,而是:
因为他们之前的关系,让他们所内化的I,太过局限,让他们不能体验到me的感受,me的身体感知觉,me的欲望和需要;
或者能够有这些需要和欲望,却抱之以过分的评价,甚至憎恶....
所以他们的I 和me之间恒久冲突,恒久作战,而作为整体的self,则恒久迷失和困惑,最终感到“没有自我”。
所以我们一心一意要去找到的那个“自我”,其实是通过和更加宽容、柔和、非评价性,或者起码少一点残忍的新依恋对象互动,而重塑一个更加接得住me的各种欲望、情绪和需要的I
——从而让我们停止自己(I)和自己(me)的战争,停止因这场战争而起的,看似永恒的矛盾和困惑.
四、心理咨询师的作用
心理咨询师,就是我上面提及的那个“更加宽容、柔和、非评价性,或者起码少一点残忍的新依恋对象”,之一。
看似容易,实则极为不易。
有时候对方因为过重的伤痛,封闭了自己的I系统,不再允许自己依恋;
有时候我们在进入对方 I 系统的过程中,就被里面储存的老的残忍客体给“杀死了”;
有时候我们进入对方I系统,战胜了老的残忍客体,却因为无法理解对方me的需要、欲望和情绪,而无法被对方的self充分整合;
有时候我们进入对方I系统,战胜了老的残忍客体,也充分理解了对方me的需要、欲望和情绪,被对方的self充分整合,却终因我们自己的不舍,出不来,而被困在了里面,过久地和来访者缠结在了一起.......正如他们原生家庭中,那些曾经不愿放他们离开的人儿一样。
好多好多的坑,大大小小,上上下下,暗暗明明。
所以我们的事业可以挫败很多很多人。但剩下来的,存活下来的,大都是进得去出得来;有共情可以融合,有边界可以分化;和而不同,理解得了人家心里“小人”的苦衷,而自己基本上还是个君子的——百战精兵。
在美国,动不动就看到临床经验在五、六十年以上的老分析师/老治疗师,他们平均三十岁上下成为分析师/治疗师,他们为什么这么长寿?
可能因为熬过来的,都是有大 I 的人。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6642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5160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6846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7133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78438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