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更多的独立成长的空间
作者:夕暖 2022-05-05 21:00:04 成长心理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考砸后,我心里一开始总闪过一丝快感。

这是初三学生小勇的自白。

小勇学习很努力,每天起早贪黑,平时小考成绩也出色,但一到大考就掉链子。

“我讨厌他们,一天到晚围着我转,让我烦不胜烦。”

小勇的父母是当地有名的教师,很宠爱孩子,从不要求孩子做任何事,只要求他成绩好、听话。

他们常对小勇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要明白爸爸妈妈的苦心。”

小勇也很懂事,不仅听话,还常对父母说:“我以后要考好最好的大学,找最好的工作,赚很多钱,孝顺你们。”

这让父母很开心,不过他们总说:“爸爸妈妈不要求你回报,你只要取得好成绩就行了。”

这是很多父母的缩影,整颗心都扑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

可事实是,父母越“好”,孩子越矛盾。

他们知道不能辜负父母的苦心,“爸妈对我这么好,我怎么能恨他们”。只能用考砸来表达对父母的不满:你们不是在乎成绩吗?那我偏偏不考好!

《资治通鉴》有这样一句话: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父母越上心孩子成绩越差,表面上看是孩子学习出了问题,但问题的背后反映的却很有可能是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不过父母很少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当他们拼命想要从孩子身上找解决答案的时候,只会让事情陷入困境之中。

01、期望过高,让孩子不敢努力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在基于1917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发现,父母的期望值一定要在合理范围。

一旦父母的期望过高,孩子反而会更糟糕,甚至陷入心理困境,产生自卑和恐惧。

为了避免这种羞耻感,他们便会逃避那些困难,以至于会对学习或者其他事情感到反感、厌倦。

孩子的表现,就会和父母的期待背道而驰。

综艺《少年说》里,4年级的玥玥就有一个“高要求、高期待”的妈妈。

不准不认真、不准抄错题、不准看错加减号、不准写错字、不准出现错误……但凡违反就会被妈妈拿尺子和鞋底抽打。

给孩子更多的独立成长的空间

妈妈的目的原本是希望孩子能“更好”,结果孩子没有表现得更好,反而不敢写作业了,想到作业就只有紧张害怕。

甚至有些孩子,为了避免面对那份达不成要求后父母的失望,便选择不去努力。

一位心理咨询师曾讲过一个案例,妈妈不明白儿子为什么不愿意学习,苦口婆心相劝,或夸赞,孩子都是一副不思进取的样子。

后来,孩子说出了心声:“我害怕努力后,达不到要求,妈妈失望。”

孩子想要为成绩不好找一个理由,那就是“因为不好好努力所以考砸”。这样孩子就可以给自己一个幻想,就是:我挺聪明的,只不过没努力而已。

不思进取的背后,是伪装,是逃避,是害怕失败后的失望。

父母期望越高,孩子越是“不敢”。不敢去试一试,不敢挑战自我,不敢面对失败。

被“不敢”困住了脚步的孩子,虽不会失败,但也永远不会成功。

02、打击、否定,让孩子破罐子破摔

中国父母有一个“流氓”逻辑,就是激将育儿,把孩子说得越不好,他们越能够奋发图强,触底反弹。

这种“好话反着说”,是父母对孩子的否定,是孩子自信心的打击。

一个孩子如果从小被负面评价刺激,不断被否定,那么他所做的行为就愈发彻底摆烂,最后真的变成父母所贬低的那样。

在家啃老10年的范成金,从小在打击教育中长大。

她学写字时,父母说,“你写的什么玩意?丑得要死。”

她喜欢画一些新奇的发明,父母看到直接没收她的彩笔,“你弄这个有什么用?还不去学习。”

她考了80分,父母气得直骂,“你怎么这么笨啊!班里那么多90分、100分的,你怎么不能考高一点。”

久而久之,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觉得智商低,别人会的题,她怎么也学不会,就算熬夜死记硬背,也考不了高分。

给孩子更多的独立成长的空间

社会心理学家威廉·斯旺在“自我验证理论”中提到:“每个人都在寻求一种对外界的控制和语气,所以会不断地寻求事实去验证我们对自己的观点。”

如果一个孩子觉得自己很差劲,就会选择性地寻找、接受和保留证明自己很差的信息,甚至做出让自己看起来很差劲的事,以此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孩子会限制自己把事情做好,放弃体验成功、体验快乐的选择,而这种自我限制、自毁的行为,最终造成自我发展的阻碍。

父母的打击、否定,无法激励孩子更进一步,反而会让孩子内化成“真正的自我”——我就是这样的人,开始自暴自弃。

03、管太多,消耗了孩子过多的精力

心理学上说,人类有三种天生的需求:关联感、胜任力和自主权。

所以一个孩子出现问题,一定是有潜在的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

在掌控欲强的家庭里,大多数孩子的反抗,是在跟父母争夺人生的自主权。

电视剧《小欢喜》中,宋倩为了女儿能在高考取得好成绩,开启了360°全方位管控。

女儿的房间安装透明玻璃和隔音板,把高考前每一天的学习计划都制定好,还当上了金牌辅导老师,上阵编写模拟题。

给孩子更多的独立成长的空间

然而,在妈妈密不透风的管控下,被压得喘不过气的英子开始了迟来的叛逆

妈妈不让她玩乐高,她装病逃课躲去爸爸那里搭乐高;妈妈不让她去天文馆参加竞演,她偷偷跑去。

给孩子更多的独立成长的空间

谎言被拆穿,和妈妈发生争执后,她又陷入深深的自责。一方面,她深知妈妈是为自己好,自己也应该以学业为重;一方面,她又不想违背自己的意志,舍不得放弃自己的爱好。

在反复的撕扯中,英子的成绩从前几名,一下子跌到二十几名。

给孩子更多的独立成长的空间

这就是精神内耗,脑子里面,两种想法的角力和厮杀。

内耗的结果是:“孩子的意志力在这些拉扯中绞杀殆尽,但是孩子无法获得任何的满足感和价值感。”

什么事情都还没有做,但是力气已经没了,心已经累了。

更可怕的是,它扼杀了孩子成长的可能性,提高分数的可能性,提高自我价值的可能性,变成更有能力的可能性。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选择。

但是,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无异于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04、给孩子“独立空间”,让孩子自由成长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维吉尼亚 · 萨提亚说:

有效率的学习,无法在不信任、恐惧、不关心和胁迫的氛围中产生。父母要努力成为有影响的领导者,这意味着要变成友善、坚定、鼓舞人心和善解人意的人,这样的人必须直接从现实和爱的立场出发,而不是消极的使用权利。

面对孩子的学习,父母们与其焦虑、上火,为孩子忙前忙后地事事操心,不如调整心态,合理引导孩子。

第一,学会放手,把主动权交还给孩子

教育家陶行知曾做过一个实验:

在一次演讲中,他强按着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

可是公鸡只叫不吃。

最后,他把公鸡放桌上,人也后退了几步,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

陶行知说:“教育孩子,其实就像喂鸡,强迫他去学习,他是不情愿地学。但如果让他自由安排、自主学习,那效果一定好得多。”

所以,与其一味操心,“推着”孩子走,不如逐步放手,即父母给孩子制定一个基本的底线——认真生活不做坏事,然后放手让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人生。

做孩子的“咨询顾问”,而不是孩子的“老板”。

只有孩子获得自我控制感,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管理的决心。

第二,充分了解孩子,接受孩子的“本真”

“中国榜样家长”刘称莲说,自己很少要求女儿:不要求女儿做任何额外的作业,也几乎不强迫女儿报任何补习班。

唯一的“昧着良心”给孩子报班,是小升初时,结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打小女儿数学就不好,基础很差,一去辅导班对着超纲的教材跟听天书似的,又看着周围同学个个聪明,只有自己听不懂,孩子备受打击,直接丧失了信心。

于是,她决定回到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的初心。坚信“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正因如此,刘称莲的女儿从平平无奇一路成长,成为擅长写作、演讲,有活跃思维和聪明才智的学霸,终以优异成绩考上北大。

教育孩子,就不该用单一的尺子衡量孩子的价值。必须考第一,必须得100分,否则就打骂、贬低。

父母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充分了解他,才能引导他掌握正确的方向,学得更轻松省力。

兰海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因为孩子我们才来学习,最后获得成长的不只有孩子,更重要的是父母自己。”

为孩子付出,想要尽心尽职履行好养育职责,是每一个父母爱的初心;希望孩子更好,想让孩子拥有一个好的前程,是每一个父母爱的期盼。

不过,育儿即育己。当我们付出与牺牲,在孩子成长中产生负面效应时,学会放手、适时降低期待,有时也是一种爱和祝福的成全。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存在主义悲观主义原生家庭心理亲子关系焦虑症叛逆期自愈能力心理学哈利波特性取向亲密关系绿帽控制情绪心理治疗智商测试心理效应自卑心理男人心理心理咨询PUA恐惧症边缘性人格障碍产后抑郁易怒症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