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家长的愤怒孩子无动于衷?
经常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面对我的愤怒他却无动于衷”、“这个孩子怎么就死皮赖脸、脸皮厚、不知道害怕呢”……似乎孩子有一个特别大的特征,就是看起来“适应能力很强”。
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情景:孩子被狠狠的教训了一顿,气急败坏的家长把他赶到一边去玩儿,本想孩子会原地不动,或者躲在角落听从发落、认真悔改,再或者会直接和家长妥协地承认错误,祈求谅解。然而却发现孩子很快就去玩儿了,并且还真的玩儿的很开心。此刻许多家长或许会更加急火攻心、愤怒不止,内心的想法就是:“看他丝毫没有反应,下次要更严厉些才行!”
作为家长的你,是否思考过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呢?
孩子的自我保护
其实,这种做法是孩子的一种自愈方法,他为了自我保护,内心会自动启动保护屏障。当家长喋喋不休、剑拔弩张的怒斥孩子那一刻开始,那种感觉就已经进入到孩子的潜意识当中了。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关系,甚至可以和别的小朋友疯玩到极限。实际上,他内心是极度受到伤害的,而那种伤害他并不知道怎么处理,因而被打压到他的潜意识中,所以他表现出来的反应是似乎完全听不到你的训斥,然后该干什么干什么,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丝毫敬畏。其实,孩子的反应与表现是他在自愈、在逃避,伤害早已进入到内心和潜意识中。如果不及时对亲子关系进行疏导与整理,必定会为今后的相处埋下“炸弹”。
做个背包旅行吧
此时此刻,不如稍稍调整一下焦躁的心情,和孩子一起进行一段心理学上的“背包”旅行,让彼此在放松的同时,体会更多情感与关爱,建立心灵纽带。在一次冲突后,我曾尝试与8岁的儿子进行一段这样的“背包旅行”,彼此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关爱、支持、互动、自信……不断升华,收获了意想不到情感链接。
您可以和孩子彼此寻找一个最佳的舒适姿势,静静地闭上眼睛,感受自己的呼吸与心跳,然后脑海中想象你们准备出发一起去爬山,正在准备行囊的景象,一件件将你们需要的物品放入背包。准备好后,你们一起出发,一路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鸟语花香,直到来到一座山的山脚下。
你们向着顶峰勇敢攀登,然后在略感疲惫时,在半山腰走进了一幢小屋歇脚,屋里坐着一位“智者”,“智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充满了智慧与能量,便与其进行了3分钟的攀谈。这是见证奇迹的3分钟,在这个时间里你们静静地彼此沉静在内心的自己与“智者”的对话中。3分钟后,将背包中的部分东西留给“智者”,继续爬山。达到顶峰后,你们心情豁然开朗,开始下山的旅程。华灯初上时赶回了温暖的家。
当我跟儿子做了这个练习后,发现自己与儿子之前的焦躁情绪似乎都荡然无存。我们交流彼此脑海中的这次“旅行”,发现彼此在山间小屋偶遇的“智者”竟然是彼此,而交流的困扰正是彼此刚刚的“冲突”。
3分钟时间,诉说了自己的困扰、不解,甚至是责备、愤怒,“智者”尝试给予最大的理解与关注,并进行情感的梳理与体验,内心的不快逐步被释放,还让彼此认识到更难为可贵的一点,就是“彼此正是生命中那个不可或缺的智者”,无言的爱和无条件的接纳是彼此幸福的基石。
作者:张晓曼,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应用第四期心理咨询实操培训中阶班学员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6497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04501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3708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818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2504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