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遇到某一个朋友,他是公司的老总,他说:“你做的事情,我也能做,我们公司员工遇到了问题,来找我谈一谈就豁然开朗了。”听到这句话时我没打击他,但也没有随口表扬他。我知道他对员工做的事情仅仅是在意识层面,类似于“政治思想工作”,而没有到潜意识层面。
我有一个“恶毒”的想法,如果有人说他有做精神分析的天赋,就设计一个题来考考他,看他是不是真的有天赋,这个题是对潜意识敏感度的测定。问题是:为什么有的人出门后总担心自己没有锁门,会多次返回来检查?
回答1:担心自己家里会进小偷,内心没有安全感。
这是意识层面的解释,任何人都可以做出这样的解释,恭喜这样回答的人,他们可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或者伟大的商人,但绝不会成为伟大的精神分析师。
回答2:也许这个人期望别人到家中看望他,他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需要,但又害怕与人太亲近后个人边界被突破。他的潜意识在对关系的渴望和恐惧之间拉扯,于是他把自己操控在家门口晃动。
这样的回答让人很有画面感,很精神分析。如果你这样解释以后,有人认为是胡说八道,那么这样的人就不适合做精神分析师。但如果我们总拿这样的测试题来攻击别人,那就无趣了。
那么什么情况下,我们正在限定自己呢?
在经济和情感上对他人过分依赖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成人不能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依赖别人就是对自己进行了遏制。在情感依赖方面,如果是“没有你,我活得下去,但是有你会更好”,这是正常的依赖表现,而“没有你,我活不下去,失去你,我就会死掉”,这就达到了婴儿般依赖的级别。有些人恋爱初期确实有这样的情感依赖,恋爱一段时间后,成人部分会起作用,两人会回到正常的情感关系。如果一个人在关系中总是保持婴儿般依赖的情感,最后就会做出破坏关系的事情来。
当抱怨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不管是抱怨他人还是抱怨社会,这都表示人格发展处在口欲期,就像吃奶吧唧嘴巴一样。抱怨是一种把别人看得过于强大、把自己看得过于弱小的反应。
对权力过度感兴趣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用权力替代自我控制上的失败,或者把自己跟他人捆绑在一起,这是囚徒跟狱警的关系。看起来狱警是自由的,他拥有对囚徒的权力,但他跟囚徒一样不自由,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更加不自由。
因事先判断某个事情很难而选择不做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这一点在中国很常见,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的区别之一,就是中国老人会告诉孩子这件事情很难,而西方人则会说不管事情难与不难,大胆去做。一个有见识的人,在面对有一点难的事情时不会大惊小怪。
面对不确定性而焦虑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例如,我会焦虑某天的讲课是不是受欢迎,学员能不能听得懂。虽然都是精神分析的老生常谈,但在我潜意识里却是另外一种风景——我赋予讲课以惊天动地的意义:如果讲得好,弗洛伊德都会笑醒;如果讲得不好,弗洛伊德会跟我说“曾同学,我们换换地方吧,你来躺着,我去讲课”。当我给讲课赋予这样的意义时,我才会表现出症状学级别的焦虑。如果我潜意识没有这样的幻想,只是把讲课当成说说话而已,我的焦虑就会减轻。换句话说,焦虑的程度跟一个人的自恋成正比。
哀伤不是自我限定,但可能是短暂的自我限定;抑郁是自我限定。因为抑郁是弥散的低价值感,这个限定通过自我攻击实现。在我们这样一个没有分化的文化大背景之下,所有症状中都可能有表演性的因素,比如孝顺。躁狂会被认为是肤浅、幼稚的表现,而抑郁则显得老成而深刻。
当嫉妒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嫉妒是贬低了自己、夸大了对方的成就及成就带来的幸福感。嫉妒也可能导致一个人在行为上面奋起直追。在大多数情形下,当我们被嫉妒淹没的时候,我们正限制自己的智力和行动能力。
当懒惰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这在我身上有非常突出的表现,有的时候我懒惰到不愿意做任何事情。其实我不愿意讲课,找我讲课会使我有一种被麻烦的感觉。我不确定这是一种成长——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是一种修身养性,还是一种早衰性的自我限定。
当好好学习某种知识或技能的效率不高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比如,有些人非常勤奋地学习英语,但学习的时候处在解离状态,把英语学到了“别人”的脑子里去了;有些人在体育方面显得比别人笨拙,这不是智力或体力方面的问题,而是人格上的自我限定。显得比较笨的人,会赋予某种知识或技能以入侵自己边界的异物的特征,好像有种东西强行插进来,于是其人格自动做出的反应就是拒绝这种东西进来。因此,我们学习某种东西,就要跟它融化在一起,有一种把它吞噬进去的感觉。早期客体关系有创伤性体验的人,会把某种知识或技艺的获得,理解成自己的边界被侵犯。现在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就是宅,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懒惰。青少年的宅很多见,他们处在心理上突飞猛进发育的阶段,按道理说应该是纵横江湖,但他们却用宅这种方式,来抵消心理成长所带来的内疚感和对父母的背叛感。成年人的宅是自恋性封闭,害怕自己出门后像猛兽一样影响社会治安。如果他出去做生意,那么别人就会没饭吃;如果他出去做学问,那么全天下所有做学问的人就都应该闭嘴。当然,这不是唯一的解释,精神分析的解释无所谓对错,这是精神分析的常识。
当对过去的人或事特别纠结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这是逃避现实的表现,通过逃避现实来为逃避未来做好了铺垫。现在逃避现实导致很多事情“烂尾”,未来一定为今天的逃避现实后悔,这就进入一个死循环。
当沉迷于幻想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有些人总想着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发财,从而放弃现在的努力,这就是在限定自己。
把自己搞得完全没有闲暇时间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这是在用忙来回避面对自己的痛苦,因为不忙的话就要想自己内心的那些事,但又受不了去想那些事情,所以用现实中的一系列小刺激让自己无暇自顾。用蒋勋老师的话来说:所有的生活美学都是针对同一个字——忙,因为一忙,生活就不美了。
卷入无价值的争论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为什么会卷入无价值的争论呢?因为我们没办法在有价值的事情上获得成就感。
用局部防御整体,没有战略眼光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我们在很多具体的咨询中能够见到这种情况,就像是一个人蒙着眼罩往前冲,不管会不会错过周围的风景而一头扎进河里,不看一下自己的人生和周围环境,而是把自己沉溺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之中。
陷入虚无的问题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有没有平行世界、另一个星球有没有另一个我、人死后会怎样?如果我们用大脑皮层来思考这些问题,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需要有人用这种造物主一样的眼光来思考问题。但是,如果这些思考影响了现实生活,比如我相信前世的我欠了别人一条命,今世的我要用赎罪的方式来偿还;来世的我一定会享福,所以这一世的我不要过得太好;我相信平行世界,我会去那个空间,所以忽略现实的爱和美好,这些都严重影响现实生活。陷入虚无是极大的自我限定,也可能是最严重的自我限定。
投身于团体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在团体中可能会发生四种事情:你的自我会消失,自我意志被团体意志所替代,这对社会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法西斯主义就是这样被定义的;所有团体成员都会被情绪所支配,智力都会下降,在社会心理学中这叫做“从众心理”,即别人做什么事情,我就做什么事情,如果你成为团体里独立思考的人,就会被打压;团体一般倾向于用行为表达,如果一个人习惯用行为来表达的话,这是前俄狄浦斯情结,是人格障碍级别问题,用行为表达情绪的人很多都在监狱待着;忘我地投身团体中,会使团体具有原始部落的特征,像蜂巢拥有一个蜂王一样的人,其他所有人都被奴役着。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5583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7315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6535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821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349945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