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口吃?
作者:阿德勒 2020-10-11 17:11:16 成长心理

有着口吃等缺陷的孩子希望借自身缺陷获得额外的关注。经常接触幼儿的人会注意到,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刚学会说话时都有轻微的口吃。

语言发展的快慢受制于诸多因素,首要因素是儿童社会情感的强度。善于交际、有交往意识的儿童比逃避社交的儿童更容易学会说话。有些儿童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例如被过度溺爱的儿童在说出自己的需求前,大人已经猜到并满足了他的愿望,而这种无微不至的体贴是聋哑儿童才需要的。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口吃?

如果儿童四五岁还不会说话,父母会担心他可能是个聋哑儿童;但听觉测验结果显示孩子的听力没有问题,这排除了聋哑的可能;进而观察发现儿童实际上生活在一个不需要语言的环境中。他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任何东西,父母会把这些东西准备好递到他手里,所以他根本不需要开口说话,自然会比较晚才学会说话。

语言是儿童追求卓越及追求方向的体现,他必须用语言来取悦家人或者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如果儿童无法做到以上两点,说明他的语言发展出现了困难。

儿童还容易出现其他方面的语言缺陷,例如发r、k、s等辅音比较困难,但这些语言缺陷都是可以矫正的。所以如果儿童成年后依然口吃、大舌头或者说话不清楚,我们要留意是否存在心理因素。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口吃?

儿童长大后一般都不会口吃,只有一小部分儿童需要接受治疗。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13岁男孩的案例中了解他的治疗过程。男孩从6岁开始接受医生的治疗,治疗持续了一年但是没有效果。接着治疗停滞一年。第三年又有另一位医生为他治疗,症状依然没有改善。第四年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第五年的前两个月,他被托付给一位纠正语言的医生,结果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

后来,他被送到一家专门治疗语言缺陷的机构,治疗持续了两个月,效果还不错,但6个月后他的病情又复发了。接下来的8个月,男孩被交到另一位纠正语言的医生手里,这次依然没有任何改善。后来又请了一位医生,治疗再次失败。在第二年的夏天里,他的情况有所改善,但在假期结束时,他又恢复了原来的说话方式。

上述大部分治疗方法是让男孩大声朗读、慢速说话和多练习。有人认为一定程度的兴奋可以暂时改善病情,但病情仍会复发。此外,男孩除了曾经从二楼摔下来导致脑震荡,他没有任何器质性缺陷。

一位教过男孩一年的教师觉得他是“一个有教养、勤奋的小伙子,容易脸红,有点急躁”。教师说,男孩学得最吃力的科目是法语和地理。考试时他会异常紧张。他特别喜欢体操等体育运动,也喜欢技术类的工作。他没有表现出任何领导者特征,与同学相处融洽,但时常和弟弟吵架。他的左手更灵活,右脸在一年前曾经发生面瘫。

在家庭环境方面,他的父亲是位商人,非常神经质而且经常因为男孩口吃对他进行严厉批评。尽管如此,男孩还是更怕他的母亲。家里有一位家庭教师管着他,因而他很少有机会离开家,他非常渴望自由。他觉得母亲不够公平,在他看来母亲更喜欢弟弟。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口吃?

基于这些事实,我们可以给出这样的解释:只要男孩与人接触就会紧张,其表现是容易脸红,这和他的口吃有关。即使他喜欢的教师也无法缓解他的口吃,因为他的口吃已经成为一种机械化的动作,并内化为他的行为模式。

造成口吃的原因不是外界环境,而是口吃者感知环境的方式。他的急躁有着重要的心理意义。他其实并不是被动消极的孩子,他也渴望追求卓越。急躁和其他软弱个性一样,是追求他人肯定和追求卓越的表现。他只与弟弟吵架,这再次证明了他丧失了信心和勇气。考试前会特别紧张是因为他害怕失败,感觉自己不如别人。他的自卑感严重,因而他通过错误、消极的方式追求卓越。

因为家里的各种不愉快,男孩更乐意去学校上学。在家里,弟弟是家庭关注的焦点。男孩口吃的原因不可能是器质性伤害或者受到惊吓,而是因为他丧失了信心和勇气。弟弟的出现使得他的家庭排行发生了变化,让他从家庭焦点的位置上跌落,这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除了口吃,男孩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他在8岁前一直遗尿(尿床),这一症状一般只出现在受尽宠爱后遭受“罢免”的孩子身上。尿床说明男孩在晚上也想吸引母亲的关注,他无法接受被冷落。

他的口吃是能够治愈的,我们需要鼓励和教育他学会独立,要他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以重获自信。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口吃?

01、口吃是儿童获得关注的方式

关于口吃,我们还有很多没有交代的地方,例如口吃者在紧张时会出现很反常的表现,的确不少口吃者生气或者骂人时丝毫不口吃;而成年的口吃者在背诵或者谈恋爱时,交流也不出差错。这些事实表明影响口吃的因素在于他们与人的关系。特别在他们与别人相遇,需要与对方建立关系或者进行沟通时,他们就会感到紧张。

如果儿童学说话很顺利,人们很少觉察他在说话上取得的进步;但如果儿童在说话上遇到困难,家里的人会把其他事情放下,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口吃者的身上。因为受到过度的关注,他反而用力过猛,太想把话说好反而适得其反。他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表达,但说话正常的儿童不会这样。对于可以自动化输出的功能,如果我们加以刻意的控制,反而限制了功能的正常发挥。迈

林克写了一个童话故事《蟾蜍的逃脱》,里面有个很好的例子。故事中的蟾蜍遇到了千足虫,蟾蜍马上开始赞美千足虫的神奇构造。蟾蜍问:“你能告诉我吗?这么多条腿你先迈哪一条?剩下的999条腿是按照什么顺序移动的?”

这条千足虫开始认真思索,并观察自己的腿怎么移动。当它试图有意识地控制时,它感觉毫无头绪,一条腿都迈不动了。

虽然在生活中有意识的控制很重要,但试图对每种行为都进行有意识地控制则百害无一利。特别在创作舞台艺术作品时,表演者必须自动化输出舞台表演所需的身体动作,才会创作出成功的作品。

口吃严重影响了儿童的未来发展,即使有家长的同情和帮助,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也要面对口吃带来的诸多问题。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个体选择逃避,不努力想办法改善现状。口吃者和他们的父母都对未来没有信心。特别是口吃者自己,他满足于依赖别人,通过口吃这一缺陷获得关注和照顾,希望将缺陷转化为优势。

缺陷成为优势的例子经常出现,巴尔扎克的小说里就有例证。在他的故事里,两位商人都想在交易中得到更多的利益。当他们正在讨价还价的时候,有一位商人开始口吃。另一位商人意识到对方是在利用口吃赢得思考的时间。他迅速思考对策,开始假装耳聋,什么也听不见。口吃的商人竭尽全力让对方听见他说的话,逐渐落了下风。他们又变得势均力敌,重新建立了平衡。

我们应该善待口吃者,尽管他们将口吃作为一种手段,以此赢得时间或者让别人等待。我们应该鼓励口吃的儿童,温柔地对待他们。只有通过友善的启迪和鼓励,我们才能成功矫正他们的问题。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口吃?

02、自卑情结促使儿童产生口吃

追求卓越与自卑感如影随形,密不可分。追求卓越是因为个体存在自卑感,希望通过获得成就以消除自卑感。正常的自卑感对心理的影响并不大,除非自卑感严重到阻碍了个体对卓越的追求,或者生理缺陷加深了个体的自卑感,并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难以忍受的自卑会形成自卑情结,这是一种不正常的自卑感,它使个体希望通过轻松的捷径对自卑进行补偿,只追求表面的满足感,过分夸大困难以及削弱对抗困难的勇气,从而阻碍了通往成功之路。

结合这一点,让我们再回到之前有口吃的13岁男孩的案例。正如我们所见,他的灰心丧气是导致口吃的部分原因,口吃反过来加剧了他的灰心丧气。这种有点神经质的自卑情结带来上述的恶性循环。男孩想隐藏自己,他放弃了希望甚至考虑过自杀。而口吃已经成为他表达生活和延续生命的固有方式。口吃使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缓解了他的心理压力。

男孩给自己设置了一个过高的错误目标,他想成为世界上有价值的人,成为一个大人物。他想获得人们的赞赏,因而他的脾气很好,与人相处融洽,事情也做得井井有条。最重要的是,他为失败找了一个理由,那就是他的口吃。这个男孩的案例之所以值得我们关注,是因为他大部分的生活导向都是积极有益的,只是在某个方面,他的判断和勇气出了问题。

如果儿童不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获得成功,这些灰心丧气的儿童就会借助其他手段获得所谓成功,而口吃只是诸多手段之一。这些抵御挫折的手段就好比大自然赐予动物们用来保护自己的爪子和角。不难看出儿童为何会采取这样的手段:没有爪子和角这样的外部保护,弱小的儿童为自己应对生活的能力感到绝望,他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保护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会采取怎样的手段作为自我保护的利器?有些孩子唯一的利器是大小便失控,这表明他们希望仍像婴儿一样,不用做事,也没有痛苦。他们的肠胃或者膀胱没有生理问题,他们只是通过这些小把戏来获得父母或教育者的同情和关心,虽然这样的小把戏会招致同伴的嘲笑。这种行为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自卑情结的表现或者追求卓越的错误方式。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口吃?

口吃的形成可能与生理因素关系不大。有较长一段时间,男孩是家里的独生子,妈妈只围着他转。当他慢慢长大,他可能觉得自己受到的关注不够多,经过摸索,他发现可以通过口吃这一新的把戏吸引人们的关注。口吃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作用:男孩发现他说话时,人们会盯着他的嘴巴看,也就是他可以通过口吃占据父母更多的时间和关注,这些时间和关注本来是属于弟弟的。

在学校也一样,他发现教师在他身上花的时间比较多。如此一来,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都可以通过口吃获得额外的关注。像好学生一样备受关注是他的愿望,他确实做到了。当然,他在学业上的表现也不错,只是通过口吃得到关注更加容易。

尽管男孩通过口吃获得了教师的优待,但这当然不是值得推荐的好方法。如果男孩没有得到预想中的关注,他会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随着弟弟的出生和家庭排行的改变,男孩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保住父母对他的关注,这实在令人感伤。与普通孩子不同,他没有发展出对其他事物的兴趣。在家庭环境中,他唯一感兴趣和唯一重要的人是妈妈。

在我们对这类儿童进行治疗时,我们要鼓励他们,帮助他们重建信心。用共情而不是严厉的方式对待他们,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除此之外,我们要在良好关系的基础上鼓励儿童获得持续的进步。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要使他们学会独立,设法让他达到对自己身心力量充满自信的高度,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勤奋、坚持、练习和勇气获得一定成就。

家长或教育者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对误入歧途的儿童恶言相向,咒骂他们没有前途。这种愚蠢的断言会使状况越发糟糕,只会使孩子更加怯懦。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应该用乐观的态度激励儿童。如维吉尔所言:“他们能做到,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做到。”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哈利波特心理健康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心理情商测试强迫症叛逆期EPDS自闭症情绪管理边缘性人格障碍人际关系社交恐惧依赖型人格MBTI心理咨询心理学女人心理回避型人格障碍治疗师弗洛伊德悲观主义抑郁症测试容貌焦虑安全感绿帽情结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