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学会生存,该怎么去面对死亡
作者:岩心 2021-03-23 21:15:23 成长心理

爸爸的朋友(也是我家的老朋友)去世了,他很难过,我从没见过他这么情绪低落。我也是第一次发现,自己面对死亡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要怎么安慰别人,想说点什么却头脑一片空白。这正常吗?面对他人的离去我应该如何反应?我又该如何安慰别人呢?

Nymph

岩心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今天你的来信,提到了有些沉重的关于“死亡”的疑问,那么,岩心来和你一起探索这个话题。

岩心从信中发现,看到爸爸难过时,你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宽慰和疏导,舒缓他的情绪;而他人的逝去,可以引发你对于生死的反思。岩心可以感觉到,Nymph一定是一个温柔的人,但也希望Nymph知道,能够安慰他人,和对于死亡的认识是两件事。愿下面的文字,给你一些方向,亦成为你对于死亡认识的简单的开端。

首先,岩心想问,拥有一定的对于死亡的认识,是否是必须的呢?又是否一定要达到某种标准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岩心的答案是肯定的,现代社会也提倡人们接受死亡教育,但是死亡教育最本质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让人们能够深刻透彻地理解死亡的过程或含义。

Fruehling曾指出,死亡教育是一种预防教学,其目的在于减少各式因为死亡而引发的问题,并进一步增进人们对生命的欣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相比于认识死亡,能够通过这种教育理解生的意义,把握活着的时候更为重要。毕竟无论是否看清了死亡的本质,死亡依旧是每个人必经的生理过程。

“与其担心自己看不透死,不如先问问自己是否能够把握好生?”事实上,对于死亡的阐释,渗透在各个领域、学科,以至于在生活的点滴中——从宗教到法律,从心理学到医学,从科学到哲学...常人或许很难对死亡拥有真正通透的理解,但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得到一部分自己如何过好这一生的答案。在某种意义上,死亡教育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

还没学会生存,该怎么去面对死亡

其次,岩心想说,获得对于死亡的认知,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苦思冥想

孔老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样,“闭门造车”式对于死亡的思考不仅容易使认知走入歧途,甚至可能在思考过程中产生“死亡恐惧症”。

“死亡恐惧症”是精神性恐怖症的一种,顾名思义,是对于“死亡”产生一种或一系列相关的明显恐惧感。其主要的症状有:

1. 恐惧未知,无法掌控自己,对死后的“环境”感到恐惧,害怕自己不在后生命永远终结;

2. 无力感,感到死亡如同排队检票,自己无法逃离检票队伍;

3. 对于宗教信仰中死亡后可能的遭遇感到恐惧;

4. 担忧亲人、爱人离世或自己离开后身边人的处境;

5. 恐惧与死亡相关的事物。

还没学会生存,该怎么去面对死亡

不同于其他精神问题,对于死亡的恐惧几乎困扰过每一个人,事实上,哪怕只是提起“死亡”这个词,人们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焦虑存在主义哲学认为,死亡是心理问题的四大核心命题之一,对此曾作出这样的解释:“不存在的恐惧是人类天生的状态,所有人都深受影响。而对死亡的恐惧(终极消失的感觉)是所有恐惧的“核心”和最根本的原因。”

既然死亡是一切恐惧的根源,是不是根本无法克服?《焦虑症与恐惧症手册》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治愈不存在的恐惧或许需要对生命意义的哲学反思,对死亡最好的认可方式是你好好活着。”这也对应了岩心前述的观点。

欧文·亚隆曾说,:“直面死亡会引发焦虑,却也有极大地丰富你的整个人生。”那么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降低产生死亡恐惧症的风险,又可以帮助我们更缓和地直面和理解死亡呢?

岩心在这里推荐,通过一些文学或影视作品入手,例如2018年一举夺得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取材于墨西哥亡灵节的《寻梦环游记》,以温暖的童话笔触记录了小男孩的奇幻旅程,也侧面阐释了对于死亡的观点。无独有偶,今年大热的《心灵奇旅》亦有探讨生死相关的话题。文艺作品对于深刻问题的阐述有一种天然的优势,将深层次的问题融化在易于接受的故事中,不失为死亡教育很好的媒介。

还没学会生存,该怎么去面对死亡

最后,岩心也想针对你的叙述,给出一些关于安慰的建议。

在亲友离开时,生者往往会有一种“被抛弃感”,此时相比起语言,更重要的是可以给予他们耐心与陪伴。无论是陪着他们哭泣,或是坐下来倾听他们讲述生者的故事,真正的温暖和安慰,是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理解,体会到你是可以依靠不会离开的人。

如果你希望用语言安慰他人,请尽量减少一些客观性强或带有批判性、指向性的语句,在悲伤的状态下过快接受客观情况或很快地改变行为都既困难又不能起到很好的帮助效果。此时我们最好的做法是增强共情,在感性层面上表达理解和支持,这样可以更加拉近与当事者的距离,提高信任,也可以降低其“被抛弃感”,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平静健康的心理状态。

或许对于生命的逝去,语言永远显得苍白无力,无论经过多么完美的组织,也不足以抵消掉生命逝去的遗憾与悲伤。但我们仍旧尽到我们的努力,并且思考对于我们自身而言,生的意义。对于逝者而言,生者继续前行,就是最好的告慰。

主创们说祝愿逝者一路走好,祝愿在看文章的你稳健前行,持续享受生活,探索生命。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心理学社交恐惧治疗师心理外貌焦虑双相情感障碍心理效应心理健康测试爱情挽回亲子关系自闭症智商测试容貌焦虑恋母情结MBTI性取向抑郁症测试自卑心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绿帽癖悲观主义社交恐惧症弗洛伊德叛逆依赖型人格职业价值观冥想P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