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黑镜》中有一个令人泪奔的故事。
Sara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三岁那年意外走丢。
后来,为了保护女儿,妈妈给她的脑袋里植入了一种叫“方舟天使”的芯片。
它可以掌握女孩的位置,还能屏蔽许多危险的画面。
比如院子里的恶犬、打架的男孩、少儿不宜的黄暴场面都会被打上马赛克。
妈妈给女孩营造了一个没有伤害,没有危险的世界,却让女孩一步步深陷泥潭。
女孩进入青春期,芯片被关闭,却发生了不可控的局面。
她不知道该怎样保护自己,不知道毒品是有害的,与男孩发生性关系也丝毫感觉不到危险。
她没有情绪,也不懂愤怒的表达,亲人离世也不会悲伤。
后来她开始自残,甚至用针将手指戳破,想要感受一下血流的样子。
妈妈在后知后觉中才发现了女儿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无法修复的亲子矛盾。
妈妈用完美无缺的保护,给了女孩安全感,却也毁掉了她。
其实这不是爱,而是把自以为“为你好”的思想强加给孩子,继而演变成一种过度的保护。
有心理学家曾将过度保护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极端约束型,另一种是极端纵容型。
不管哪一种“保护”,都是被曲解的爱,给孩子带来的都是满身的伤害。
01、对孩子精神上的约束,让孩子失去自由
在《不好说,特想听》节目中,27岁的男孩天天一直“怨恨”母亲。
妈妈一直对他的控制欲特别强,偷看他的日记、拆掉房间的门锁、房间安装摄像头、外出都会偷偷地跟踪。
从小到大,天天心里就特别压抑。
妈妈却认为“我是因为爱他,所以用这样的方式保护他”。
她无视儿子的内心,还不停地责怪儿子不理解她。
她说:“我不管你是恨也好,爱也好,你是我儿子,永远改变不了。”
这是一种极端的约束,这样的“保护”不是亲子关系的蜜饯,而是一场对孩子精神上的控制。
当孩子的生活充满被迫、被监督,甚至被约束自由,会让孩子陷入痛苦的根源。
英国伦敦大学做过一项研究,儿童时期被父母过多地限制行为、干涉隐私的人,会造成终生的伤害,长大后不仅独立性差,可能会给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
纪录片《镜子》里的家明,就是这样一个悲剧。
父母对他的管教太严格。
他买宠物回家,会被丢掉;想骑自行车出去玩,被反对;他想当歌手、学画画,父亲都一一拒绝。
被自由禁锢的家明为了反抗父母,早早就辍学,天天在家上网,玩游戏,最后甚至自残。
父母的本意是保护孩子,但如果这份爱让孩子失去自由和自我,就变成了伤害。
父母过度地干预孩子的生活,硬生生变成了以爱之名的道德绑架。
它让父母产生快感和满足,却让孩子逐渐被逼“崩溃”。
要想保护孩子,不是简单的约束和控制,而是看见和理解,尊重和放手。
02、生活上的溺爱,只能养出巨婴
在《老师请回答》一期节目中,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的李永乐老师说:
“我从小就不是很会做家务,有时候连遥控器没有电这样的小问题都解决不了,到了饭店也不会点菜。”
父母从小就将他保护得特别好,一直告诉他:“我们安排好一切,你只需要安心学习就可以了。”
这种典型的极端纵容型的父母,他们最大的想法是对孩子“不放心”,所以用溺爱的方式来保护他。
想要毁掉一个孩子,其实很简单。
宠着他,惯着他,让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子里毁掉他。
父母替孩子做得越多,越容易将孩子养废。
在本该与父母分离,却被尽力地保护着,即使再优秀也容易被毁掉。
孙杨其实就是一个被妈妈保护得太好的“巨婴”。
从小学开始,妈妈每天给他炖汤、送饭;五年级时妈妈还要给他穿鞋子。
后来到了队里,明明是一米七的个子,却要别人帮他系裤腰带。
有时候临近比赛,妈妈不在身边他都会问怎么办。
他的生活里,所有事情都需要妈妈帮他善后,没有自己的一点思想和主见。
这就是被父母溺爱的后果,不仅成了生活的“白痴”,还要事事地依赖父母。
父母的爱太满,会让孩子变成笼子里的小鸟,失去独立的能力。
每一次对孩子的“不放心”,都会让他慢慢退化,到最后即使变成了大人,也活得像一个孩子。
爱孩子是本能,但以爱之名来剥夺孩子独立的权利,就会变成孩子最重的惩罚。
比起过度保护,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放手。
03、有远见的父母,都有点“自私”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
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来,那是一种侵略甚至毁灭,孩子的创造力来自于“我选择”。
“我选择”就意味着父母要与孩子分离,它是成长的标志。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保护”,是父母单方面的努力,然而优秀的家庭需要父母与孩子的共同努力。
与其过度保护孩子,不如让父母学着“自私”一点,不仅轻松自己,也能成就孩子。
1) 生活上“偷点懒”,不把溺爱变成害
教育孩子,首先要给孩子灌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把独立做事和独立解决问题变成孩子该做的事,他才不会依赖父母。
它的意义在于,当孩子不得不离开父母时,依然能坚强而乐观地面对。
有一个小女孩,14岁时独自整理行李,飞行27个小时到美国留学。
后来到了美国,却被告知15岁以下不能单独出行,并被扣留。
当时她并没有向父母求助,而是向警察证明自己来此的目的。
她展示了自己的文件,还解释自己不了解年龄限制,是来读书的。
女孩处事从容淡定,让警察信服。
孩子小时候偷的懒,会成为日后的坑;相反的父母“偷懒”会成为孩子日后独立行走的保护伞。
父母学会对孩子“不插手”,长大后孩子就不需要父母插手。
生活上,父母“懒一点”,把小事交给孩子做,孩子才能在吃过生活中的苦之后,拥有更坚韧的生活。
2) 不把“顺从”和“听话”当成是教育的标准
父母常常将“做什么”视为爱,但很多时候,父母“不做什么”才是爱。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足够好的妈妈”这个概念,其中包含着父母的分寸感。
父母可以给孩子亲密的爱,却不能忘了要尊重孩子,把控制权和决定权交到孩子的手上。
这是让孩子精神独立的标志。
前不久,11岁贫民窟男孩跳芭蕾舞视频走红。
他的家庭贫困,房屋简陋,却有着一个执着的梦想,跳芭蕾舞。
但是他是一个黑人,跳舞被许多人嘲笑。
刚开始,连父母都觉得他在胡闹,但是并没有阻止他的梦想,他喜欢,父母就让他去做。
后来,得到父母的支持,男孩越来越努力,父母也越来越喜欢看他跳舞。
妈妈说:“他跳舞时,我很开心,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
父母的尊重和支持给了男孩力量和勇气。
最后,男孩被纽约顶尖舞蹈团录取,成就了他的梦想。
父母与其掌控孩子的思想,不如将“我要求你做什么”换成“你想怎样做”。
摒弃“顺从”和“听话”的教育思想,用“尊重”和“看见”来抚育孩子的心灵。
它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主见和思想。
比起约束孩子,父母的尊重和看见才是给孩子最好的保护。
TED演讲中有这样一个主题:不要过分保护你的孩子,让他过清单式的生活。
父母的期望过高,就会为孩子铺路,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这就是清单式的生活。
它其实禁锢着孩子的自由。
人生的幸福来自于爱,爱包含理解与支持,看见与放手。
与其将孩子禁锢在被父母自我执着的保护中,不如看着孩子的眼睛。
把“你今天过得怎样”当成是爱孩子的切口,用“你想怎样做”作为放开孩子的步伐。
用爱感化孩子,让他感受荣辱辛酸,如此才能学着爱自己,更会爱别人。
这是给孩子最有力的保护。
本文首发平台:易读心理网,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6478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11072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8508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318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2258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