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社会角色思维的变化
作者:候晓方 2020-08-20 09:12:32 成长心理

究竟什么是青春期呢?

举一个例子,请问你有没有吃过成熟前一个月的水果呢?如果吃过,请你回忆一下,成熟前一个月的水果是什么样的形状?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味道?什么样的口感呢?就拿苹果来说吧,成熟前一个月的苹果,个头不太大,颜色是青色,口感酸、涩、硬,吃的时候让人感觉吃了一口,就不想吃第二口了。

成熟前一个月的水果是什么样的形状?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味道?什么样的口感呢?

我们都知道,植物都希望自己的种子能够广泛传播,然后生根发芽,对于植物来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自己的种子在成熟前就被吃掉了,那么它就失去了生息、繁衍的机会,那么植物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事实上,植物会把自己的种子用颜色艳丽的果实包裹起来,吸引动物采摘和食用,这样,植物的种子就会随着动物的足迹传播、繁衍。那么如何避免自己的种子在成熟前被吃掉呢?植物的方法就是,在成熟之前,果实是又难看、又难吃的,动物们吃了第一口,绝不会尝第二口,用这样的方式,保证自己的果实成熟,并保证果实成熟后能吸引动物食用。所以,大部分的植物成熟之前的果实外观不怎么好看,口感也不好,而在成熟期的果实,会迅速的变化,外观变得鲜艳,口感也会变得甜美。这种现象,在人类身上也同样存在,人类在个体发育成熟之前,也会经历这样一段时期,我们称之为“青春期”。

植物一样,我们人类不能把自己成熟的周期拖得太长,所以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短时间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我们称作“剧变”。

青春期就是人发生剧烈改变的过程,剧烈到什么程度呢?男性在12-14岁进入青春期的发育,女性普遍要比男性早一些,普遍是在10-12岁进入青春期的发育。青春期的结束,普遍的说法是在22岁之前,在这短短的10-12年的时间里,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社会角色思维的变化

我要成年啦!

一个孩子,10-12岁起开始青春期的发育,在短短的6-8年内,在18周岁时,他(她)的社会角色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到了18周岁,他(她)有选举权、有被选举权,获得考取驾驶执照的权利……最重要的一点,不再有监护人,他(她)要完全为自己负责,他(她)有权找一份全职的工作养活自己。在18岁之前,父母是有权利、有义务抚养孩子的,当孩子18周岁以后,父母将不再有抚养的义务了,也就是说18周岁以后,孩子有能力养活自己,有责任承担一个成年人的责任了,反过来,孩子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一个360度的大转变。在孩子18周岁之前,如果我们家长没有照顾好孩子,没有让他(她)接受教育,那么父母是要被道德和舆论谴责,甚至要被法律制裁的,而孩子成年以后,就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对于一个孩子,他(他)的体验是什么呢?

爸妈你理解我的感受吗?

举一个例子,听课的妈妈,如果我告诉你,再过6年,你的丈夫,就没有责任再挣钱养家了,你将要自立自强负责家庭中所有的开销,那么你现在感受一下,你内心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听课的爸爸,如果我告诉你,6年之后,你的妻子不再有责任有义务每天做家务,照顾家庭的方方面面了,而这些生活的事物都需要你自己打理,请你体会一下,你此刻是什么样的感觉?

大家听到以后,是兴奋呢?激动呢?还是有一点焦虑呢?茫然呢?不知所措呢?是否感觉到心中的压力和负担呢?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感觉,那么我们不难体会,当一个孩子,当他十八周岁,马上要成长,没有监护人,他(她)将要为自己负起全部的责任,那么他内心的感受,多少都会有一些焦虑、有一些压力、有一些孤单和无助的感觉,这和我们刚才所体会到的感受是一样的。

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社会角色思维的变化

咱们举个例子体会一下

请爸爸妈妈接着体会,还是回到妈妈的例子,如果6年以后,你的丈夫不再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你有点儿焦虑,这个时候,你的丈夫对你说:“你就应该好好工作,努力工作,多挣钱,准备养活你自己。如果你现在不好好努力,你六年以后你就扫大街,也有可能去要饭……”对于丈夫来说,如果你的妻子对你说:“6年内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责任为你做饭、洗衣,操持家务了,这些事情都要你自己去做,你现在要抓住机会,好好学习这些生活技能,否则6年之后,你有可能冻死、有可能饿死,到时候我是一点儿也帮不了你……”当我们的丈夫或妻子对我们说出上面的话时,你心中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

那我们家长,此时此刻体会一下,当你的孩子,六年以后,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的时候,他(她)听到父母说:“你现在要努力学习,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将来有可能扫大街、有可能住大马路……”你能体会一下孩子听到这番话,内心的感受吗?

我们还是回到妻子和丈夫的例子,你听到你的伴侣说到这番话的时候,情感上是近了还是远了呢?你愿意听伴侣的话呢?还是不再愿意听了呢?你内心有了困惑,愿意告诉对方吗?你有了困难,愿意找对方帮忙吗?

和伴侣之间的这种感受,用在父母和孩子身上也是一样的。很多父母都表示,孩子长大了,不愿意和爸爸妈妈说话,面对父母的话语,孩子的不爱听,态度也不好。当我们看到孩子有这些表现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说话的方式方法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呢?我们和孩子讨论过“是不是我说的那句话伤到你了呢?”这个阶段,为了孩子的未来,不仅父母在操心,孩子自己也在操心,你们目标是一样的,你也是非常爱孩子的?为什么沟通的结果是这样的呢?这也是留给各位家长的作业,我们能否给孩子一种更好的?更有爱的沟通方式呢?

结束语:

本期课程,我们从身体、思维和社会角色的三个方面的讲了青春期的变化,青春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剧变”,这种剧烈的变化,不仅带给孩子创伤的感觉,同样也让父母在多方面出现不适应、难以接受的状况,我们一旦发现了真相,原来这就是青春期本来的样子,我们内心的焦虑是否会少一些呢?

人们常说“青春是美好的。”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感受恰恰相反,青春期是一段艰难的岁月。但是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爸爸和妈妈,有爸爸妈妈的爱和支持、陪伴,青春可能会不那么灰暗,它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它也是我们的重生和新生。

爸爸妈妈可能还有一种体会:我的孩子以前很听话,怎么到了五六年级、初一,变得一点儿也不听话了呢?而且动不动就顶嘴?动不动就争辩?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的话,那么恭喜你,也恭喜孩子,这就是青春期的第二个变化——思维的发展。

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社会角色思维的变化

请你回忆一下,孩子四、五岁的时候,他(她)想吃糖,你不给他(她)吃,孩子多半会因为吃不到糖而哭泣。如果孩子到初一的时候,他(她)想喝饮料,你还不让孩子喝,这个时候他(她)还会哭吗?很显然,他(她)不会哭,这个时候,他(她)会给你讲道理,为什么要喝饮料?如果你还是坚持不让孩子喝,他(她)会坚持自己的态度,并和你发生争辩。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争辩、辩论、质疑、对抗,这是思维向高级思维能力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人争辩、和人吵架的时候,最考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能力,当孩子和你争辩的时候,说明他(她)的思维不再停留在感性的、直观的状态,而是向一个高级的、复杂的、思辨的方向发展。

我们爸爸妈妈怎么做呢?

是不是必须让孩子听话,不允许争辩呢?如果是这样做的话,可能会把孩子的高级思维能力打压了,孩子很难发展出高级的思维、复杂的思维。没有更高级思维的孩子,会怎么样呢?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一年级的孩子,如果闹别扭,A会把B直接推倒在地上,那么B呢,可能“哇”一下就哭了,他们都是用行为来表达。到了初中阶段的两个孩子,如果闹别扭,会讲道理、会争辩,随着争辩能力的发展,孩子会注意自己的措辞、语气、语调,进而发展一种雄辩的能力。

如果我们说,不允许争辩,不允许顶嘴,那么可能二十岁的孩子,在和同伴发生争执的时候,依然会把对方推倒,依然会摔东西,在成家之后,他极有可能是对伴侣大打出手的人。有的人可能会想,打伴侣的代价太高、成本太高,还有离婚的风险,那么他极有可能把拳头指向孩子。换一句话说,那些打孩子的父母,可能在青春期的时候,争论、争辩、质疑的能力可能没有得到支持和鼓励,所以,成人之后,还会延续用身体来表达观点的方法。

允许孩子争论,让孩子赢

很多爸爸妈妈可能会反问:那意思是,我要支持孩子和我吵架吗?不是吵架,是争论。吵架和争论有什么区别呢?两者语气、语调、情绪、态度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允许孩子的行为之后,我们可以一点一点的讨论,怎样的争论,是我可以接受的?是我感觉比较舒服的?我也能明白对方的观点,同时,我也会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我认为是这样的……”,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得让孩子“赢”,而不是每次与孩子一决高下,必须战胜孩子,以维护父母的权威。而是适当要示弱,当一个孩子赢了爸爸妈妈,才能获得这种机会、这种勇气、这种自信,将来去赢别人。

第二个方面,青春期的孩子思维能力的变化,带给父母的感受。父母如何应对呢?就是允许孩子说话、允许孩子争辩,允许孩子表达,当然,也允许自己争辩、说话和表达,双方互有输赢,在这样的一个比较自然的环境下,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育。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恐惧心理焦虑症情商双相情感障碍产后抑郁测试聊天心理测评系统亲子关系分院测试社交恐惧桃花运治疗师智商弗洛伊德边缘性人格障碍叛逆期人际关系心理效应MBTI测试心理学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心理健康绿帽癖原生家庭负面情绪抑郁症测试孤独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