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月而行是少年的便命,风雨兼程是一种常态,我们常以为,为追逐皎洁清冷的月光,应放弃地上的六便士,用最轻盈的状态飞行,却常忘了,“为了向天空自由伸展,我们绝不离开大地。”在逐月中停留间隙,他们也许需要六便士的激励。
故我言,月亮不会因为你拾起了六便士而消失,但受六便土激励的你也许会以更大的步伐奔赴下一场山海。
所以,若能始终赴月而行,“重金奖学”不失为一种良策。
有理想追求,也要有现实考量,当远方灯塔光线微弱,近处的梅林可解一时之渴。我辈非圣人,对待金钱不可能弃若粪土,但也不会奉为神明,视为圭泉。我们不必耻于言利,对大多数人而言,想要逐月而行,利益反而是最为清晰的价值考量、“永远给自己一个梦想,即使它很远”但远到不可触反的梦想有时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压力而非动力,是焦虑而非信心。奖学金却是一种近期可得的成果,尽管它是物质的,但至少看得见,摸得着踮起脚,够得到。
许多人反对重金奖学,是因为怕物质主义浸淫至校园,让本一尘不染的心灵蒙上物质的污垢。
是的,用金钱激励起的欲望无比之大,大到足够蒙住那双盛有明月的双眸。那够到的是否是伊甸园中的禁果,得到的人会堕入利益与欲望的深渊?所以我强调“若能始终赴月而行”。
如卢梭左《忏悔录》中所写"人们拥有的金钱是自由的工具,人们所追求的金钱是奴役的工具”若学生为追求奖学金而变成金钱的奴隶,是否会变式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所述的那个中国留学生——只为了奖金而考证,看似无比勤奋,无比忙碌,实际上是另一种碌碌无为。
所以我们赴月而行,那挂在天上的不是六便士而是月亮。为避免像中国式二代“在人群襄扶下酥跌撞撞向前奔跑”,或如阿兰.德波顿所言陷入”身份焦虑”的旋涡,我们应将视线从六便士中解放出来,投向广阔的人生与社会,投向漫漫长夜中的一轮皓皓明月。
当你立于山巅,眼前明目如盘,皎洁的月光浸没你的每一根发梢,心中清朗,手中的六便士也不觉是累赘。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16268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6423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1436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5445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5726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