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也曾遭遇这样的情况:
听朋友吐槽伤害TA的渣男渣女,你忍不住疯狂劝分,甚至恨不得徒手拆CP;
最后,对方决定这次一定分手,你以为TA终于可以摆脱被伤害的命运了;
结果没过几天,就又看到TA在朋友圈秀恩爱了,徒留自己这个大冤种在风中凌乱……
然而,内心默念着“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结”来安慰自己的我们,往往却还是会在下一次面临相同情况时,仍忍不住想要帮助对方,最后又恨铁不成钢地一个人生闷气。
你是否也曾好奇,为什么我们天天说着尊重祝福,却仍难以真正置身事外?这就要谈到今天的话题——过度共情。
01.什么是过度共情?它会带给我们什么?
在讲过度共情前,让我们先来简单谈谈共情(Empathy),其也被称为同理心,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感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经历共情,并且这种共情是指向另一个人的幸福时,人们就有动机去减轻那个人的痛苦。简言之,共情往往和我们想要帮助他人的愿望有关。
然而,尽管这种带有美好利他精神的体验常能为我们带来更融洽的人际关系,但就像焦虑让人难受,却也可以激励我们面对挑战一样,没有任何一种情绪体验是绝对有益或绝对有害的,共情同样如此。过度共情——更强地感受共情或更多地运用共情——同样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1. 掏空自己
有研究显示,尽管共情能力强的父母的孩子愤怒较少,情绪波动也较小,能更快地从压力中恢复,但共情能力强的父母却为此付出了代价:他们表现出慢性炎症和更明显的细胞老化的征象。这就像是关心孩子的父母将自己的幸福转移给了孩子。
而对于需要长期运用这种技能的医护人员和咨询师来说,就更容易遭受过度共情的负面影响了。也因此,几十年前,Carla Joinson护士创造了“共情疲劳”(Compassion Fatigue)这一术语,用来表示共情带来的重复性损伤。这也是每个心理咨询师都要进行个人体验,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师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许多研究也证明了共情程度可直接正向预测替代性创伤(Vicarious Posttraumatic Growth),即个体虽然没有亲历创伤事件,但因了解、接触了遭受创伤事件的人而引起了身心痛苦等反应。并且,由于共情能力强的人常对他人和自己的问题更敏感,他们也更容易对压力事件做出抑郁症状的反应。
2. 破坏关系
研究者在研究共情对质性访谈的效度的影响时发现,在质性访谈中,当研究者激发起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将其投射到研究对象身上时,过度共情就会产生。
而这种过度共情,一方面会使研究者对被研究者个人的独特之处视而不见,进而按照自己的观念来解读对方;另一方面对方也会逐渐不再提供自己真实的想法,因为他们会觉得“你自以为你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了解,你不过是用你自己现成的结论来套我的故事罢了,我说什么对你并不重要”。最终,过度共情不仅会导致被研究者对研究者的不信任,还会导致研究者在得到并不真实的资料的同时,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尽管以上研究所涉及的是访谈中的双方,但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同样适用于日常人际交往。试想,当我们由于过度共情而逐渐在对话中看不到对方的独特性,并且这样的对话由于“朋友”、“恋人”等关系的长期性而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关系逐渐被破坏也就可以理解了。
除此之外,过度共情的一方还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少过弱的共情,从而进一步破坏关系。这是因为,过度共情带来的过度的自我消耗以及对关系的破坏,会使一部分人选择将“关心他人”与“承担他人的痛苦”分离开来,这种分离很合理,但如果分离得太过了,就会变成“是你的问题,与我无关,你是死是活都是你自己选的”。
02.为什么我们会过度共情
1.成长环境
研究显示,在危险性环境或批评性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无法意识到别人的情绪可能与自己并不相关,因此这样的孩子在适应周围环境、逐步社会化的过程中,往往会通过调节自己的共情唤醒来努力参与到满足他人需求的行为中来。
举个例子,小A的父母总是根据自己的心情来对待小A,每当小A考出好成绩时,若父母当时心情好,便会夸小A几句;但父母心情若是不好,则会将小A当做出气筒,指责“又不是第一,有什么可高兴的”。长此以往,小A早早便学会了“察言观色”,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逐渐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准确感受他人的情绪,之后做出对方想要的反应。
最终,过度共情便成了习惯,然而,这种超过个人控制能力的共情实际上却会使个体感到痛苦。
2. 投射
投射是指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它经常是无意识的。投射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某些不想面对的特征,从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这些特征上,最终得以避免了直接去审视或评估自己。
例如,某天你在热搜上看到了一个自己无感的明星人设崩塌了,作为一个互联网日常吃瓜人,你本是不在意的。然而,无意了解了TA的成长经历后,你却开始莫名为TA惋惜、难过,甚至心疼起TA……此时的你,恐怕便是由于投射产生了过度共情了,而之所以如此,则可能是你透过TA想到了自己不愿意面对的一些事情,如童年经历等。因此,与其说是你心疼塌房明星,倒不如说是你是在透过TA心疼当年的自己。
03.我们应该怎么避免过度共情?
1.自我觉察
当我们感受到自己对他人的经历出现了过度共情时,不妨先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看看此刻的自己究竟是更想帮助对方,还是只是透过对方看到了自己尚未解决的某些问题。
2. 设定边界
真正的共情是没有过度卷入的,共情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代替对方去承受痛苦或与其共同经历痛苦。我们可以设定恰当的边界,但依然试着理解并感受对方的体验,同时对其抱有关怀与帮助之心。
我依然记得在《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中,当袁咏琳因为不自信而想要让出队长位置时,阿朵温柔而坚定地对她说的那句“这是你的功课”。短短一句话,有理解,有信任,也有坚定的支持,但没有过度共情,更没有因为过度共情便把对方的课题揽到自己身上。
3. 承认改变本身就很难
无论是共情还是过度共情都往往伴随利他动机,然而当人们对减轻某人的痛苦或挣扎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共情便会让人们感到内疚和羞愧,过度共情更是如此。
行为阶段转变理论模型(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Change)认为人的行为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包括五个阶段。这些阶段分别是:没有准备阶段(不打算在未来6个月内改变)、考虑阶段 (打算在未来6个月内改变)、准备阶段(计划在未来30天内改变)、行动阶段(在过去6个月内改变)和维护阶段(改变并维持改变至少6个月)。
由此可见,真正实现改变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同时研究还表明,人们还可能会在尝试改变的过程中倒退,有时还会在倒退、前进之间反复循环多次才能通过其中一个阶段。
综上,改变的困难除了时间之外,还包括重蹈覆辙。所以,对方明明看起来把你的话都听进去了,过几天却又还是老样子,也未必就是TA故意要浪费你的感情、不珍惜你们的关系,也有可能只是这个改变对TA来说,暂时还心有余而力不足。
4. 合理判断对方的需求
对方只是想要你在就好的倾诉,还是需要你进一步的理解与安慰,亦或是只需要一些直接了当的建设性意见呢。
清楚地判断后,自然可以降低自己过度共情而对方接收不到的可能性了。当然,如果对方每次找你都只是为了有个情绪垃圾桶,那或许你该考虑的是这段关系本身存在的意义,而非过度共情。
5. 构建对于自己的意义
很少有人比“有爱心的专业人士”更容易过度共情了,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创伤事件除了带给他们替代性创伤外,也会带来积极影响,如替代性创伤后成长(Vicarious Posttraumatic Growth)。
意义建构理论(Meaning Reconstruction Theory)认为重大压力刺激通常会冲击个体自身原有的意义系统,激活个体寻求意义、重新构建意义信念系统的认知过程,进而促进替代性创伤后成长形成。
所以,如果周围人的倾诉使你感到负面情绪过多,那不如试着从他们的故事中和帮助他们的过程中寻找对于自己的独特意义。
我们也曾在过去的文章共情是把双刃剑 × 论共情的副作用中提到:共情也是一种资源,共情的能力是有限的。也因此,希望我们都可以在保持温暖的助人之心的同时,能够更加合理、适度地使用自己的共情能力。
参考文献
1. 贾米勒·扎基[秘],张俊杰(译). (2021). 选择共情. 湛庐文化.
2. 亚瑟·乔拉米卡利[美],凯瑟琳·柯茜[美],王春光(译). (2018). 共情的力量. 中国致公出版社.
3. Miller,P. A.,& de Haar,M. A. (1997). Emotional,cognitive,behavioral,and temperament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mpathy children. Motivation and Emotion,21(1),109-125.
4. Noar,S.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s of Change in Health and Risk Messaging. 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 of Communication. Retrieved 5 Jun. 2022,from https://oxfordre.com/communication/view/10.1093/acrefore/9780190228613.001.0001/acrefore-9780190228613-e-324.
5. 赖丽足,任志洪,颜懿菲,牛更枫,赵春晓,罗梅,& 张琳. (2021). 共情的双刃剑效应: COVID-19 心理热线咨询师的继发性创伤应激和替代性创伤后成长. 心理学报,53(9),992.
6. 王硕. (2011). "共情"对质性研究效度的影响. 教育学术月刊(7),4.
7. 周爽. (2018). 建立清晰的自我边界——共情中避免过度卷入的策略. 现代交际(16),2.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8652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3419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003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32460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18165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