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理: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作者:顾莉萍 2021-10-15 17:14:16 成长心理

这是一个来自怡禾小程序的提问,大家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挑战:和孩子越说不允许就偏要做,孩子生气的时候讲道理怎么都听不进去,怎么说孩子都不听……

这个问题常常在1-3岁开始出现,随着孩子自主探索的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出现更多自主想法和探索试探的时候,常常因为安全、社交影响等和其他人或者环境会出现冲突,那么大人自然而然就会有需要这样“说”和引导的时候了。

育儿心理: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对于孩子说什么都不听,常常可能有几大方面的原因:

1. 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

2岁左右的孩子在语言理解的表现是,能够听懂两步指令,例如“拿钥匙给妈妈”。

所以当成人说很多很多的话,讲很多大道理的时候,孩子往往可能因为不理解、不明白、甚至都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来听完大人的教导的。

2. 孩子还没有那么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理解了“不”,但是孩子不知道做什么,所以只能继续按照原来的方法做。

爸爸妈妈可以尝试来玩一个游戏,就是无论对方做什么,发指令的一方都只需要说“不可以XX”,例如对方坐着,就说“不可以做”,对方站着就和对方说“不可以站”。

体验过这个游戏的父母往往会感慨,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对方说“不可以”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想一想才可以找到做什么,但是如果做什么对方都说不可以,好像就不知道该如何配合了。

换位思考一下,孩子还没有那么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就是越说越不听了。

育儿心理: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3. 处于情绪风暴的时候,听不进去

如果用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来代表从最强的(暴怒、非常生气)到归于平静间,通常在比较和极其生气的红色和橙色情绪状态的时候,孩子是听不进去的。有些时候,反而大人越说情绪越高涨。

4. 社交沟通能力发育异常

如果孩子平时叫名字、发指令都不怎么听,只听感兴趣的指令,对人也不大感兴趣或者理会,那么是很可能确实感觉什么都不听的。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能力特点和原因,尝试不同的合作方式:

给予合作性的指令

尽快简单说出需要合作的内容。我们可以对比下面的语言感受一下两种指令的不同。

育儿心理: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给予可替代的建议

确实有些时候,我们是需要用“不”来制止孩子的活动的,这些时候在说出“不可以”的限制后,尝试同时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例如孩子在拿起球要对着玻璃门扔,我们会说:不可以扔玻璃,同时给予建议:球可以扔到箱子里/盒子里/球篮里,这样孩子会更容易合作。

育儿心理: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给予有限制的选择

有时候,我们已经很清楚孩子需要合作的内容,在争取合作的时候可以尝试给予可选择的方式来赢得合作。

例如到睡觉的时间了,反复叫孩子上床睡觉,我们可以通过合作性的指令和选择来让孩子完成这个任务,例如可以这样说:“宝贝,现在是睡觉时间了,你是和爸爸睡觉还是和妈妈睡觉?”

利用游戏和幽默

除了前面说到的几点外,我们还可以用一些游戏和幽默的方式来争取孩子的合作。

例如孩子在玩橡皮泥不想洗手吃饭,我们可以说:“橡皮泥说我要睡觉了,宝宝爸爸快点让我进去盒子房间睡觉了!米饭在大声说,我要去宝贝和爸爸的肚子旅行!快点让我上车吧!”

进入情绪风暴的时候

孩子进入情绪风暴的时候,如果涉及到安全的影响,通常是建议通过行动来保证孩子的安全的,大人说的话只是配合对孩子的理解和行动的解释。

例如孩子一边哭闹一边推打人抢玩具,大人可以一边制止说:“停下来,不能打人”,一边把孩子抱离原来的环境,等待孩子安静下来再尝试复盘,在情绪好的时候再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育儿心理: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祖母原则

利用孩子喜欢的、更感兴趣的元素,把感兴趣的内容放在后面,这样增加孩子的合作。

同样是让孩子回家,可以这样说:“妈妈做好奶昔罗!回家喝奶昔去罗!”

有社交沟通方面的异常

当孩子还出现有不大和人对视,我行我素,对人缺乏兴趣、独自玩耍,选择性听感兴趣的指令等表现的时候,这是需要及时就诊,排除相关的发育障碍的。

对于说什么都不听的两岁孩子,需要结合具体的情景、事件来引入一个或者多个合作方式。育儿是人生的另一场学习!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亲密关系焦虑症无性婚姻回避型人格障碍焦虑霍格沃茨心理治疗原生家庭自闭症叛逆期爱丁堡双向情感障碍自愈能力恐惧心理智力正念职业性格恐惧症反社会人格心理测评系统情绪管理心理效应绿帽情结树洞咨询师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