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和孩子共情了,为什么他还是伤心不止?
作者:顾莉萍 2021-08-03 15:03:05 人际心理

我和孩子已经说了:妈妈知道你很生气,可是孩子每次都哭闹不止…

孩子在哭闹,和她共情也哭,不和她说话也哭,这是为什么?

类似的疑惑后台有很多的妈妈在问,我们先来换位体验一下:

妻子:今天那个人买东西挑来挑去、说话难听、还趾高气扬的样子!

老公1:嗯,这人真讨厌!

老公2:买东西就是有顾客了,有什么好气的?/别跟他一般见识!

老公3:你这人,这有什么好计较的?

我们看看三种情境,如果我们是妻子,如果老公这样和我说,我们是不是就没有情绪了呢?

无论哪一种期间——共情的老公1,或者是评价、或者是指责的老公2和3,这几种情况可能我们的心情都会不同,即便是在共情,我们也需要时间来慢慢平复,但是有人倾听、我可能觉得痛快多了、说一下就安静下来了。如果是“2”或者“3”的对话,我们可能会觉得更加生气。

共情的目的

那么我们和孩子共情是为什么呢?我们是希望通过共情,让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到自己的情绪感受,同时感受到理解和支持,然后才是安静下来、更好地思考和活动。

所以共情的目的并不是希望有人倾听了之后就没有情绪、或者情绪立马就消失了,而是孩子可以被倾听、被理解、被接纳、情绪被允许,也就是说,除了通过语言来共情外,我们是需要一些行动来表示对孩子情绪的理解和接受的。

例如我们会坐在旁边、静静地听,不指着、不讲理、不说教,而是容许孩子哭一会,让他知道有情绪是正常的,然后再在情绪平静的时候、或者情绪稍微平静一些的时候来和孩子学习帮助自己平静的方法。

而如果孩子一有情绪我们就去安抚、希望马上停下来或者情绪消失,那么我们是不太接纳孩子情绪的。

如果当孩子处于害怕、不安的时候,尤其是有些时候大人给予限制或提醒,要求宝宝不允许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因为大人的要求或者大人自己都没有觉察的语调、语气、表情和情绪变化的时候,孩子是很可能担心“妈妈/爸爸不爱我”,要求大人用力地抱一抱自己的。

所以在和孩子共情的时候,不只是在当时的事件下面的共情,还需要解码孩子变化的情绪和行动表现背后的“语言”,这样才能和孩子同频,并且有一致的行动来在身体上做到共情和陪伴。

已经和孩子共情了,为什么他还是伤心不止?

案例分享:

我曾经和家里的二宝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历。

我们约定好了看电视的时间,时间到了,经过一番努力,二宝还看着电视,电视关掉的时候,二宝开始大哭大叫,过来抱着我的大腿:“呜呜,我不要,我就要看电视!妈妈你给我开电视!”

我:“妈妈知道,电视停下来你不习惯也不开心,但是亲爱的、我们约好了,电视是到停的时候了。”

二宝爬到我的身上:“呜呜,我不要,妈妈抱我!”

我抱着他,他继续在我怀里哭。他哭声小一点的时候,我和他说:“妈妈爱你,妈妈陪你一起学习用看电视的时间,但是妈妈爱你、一直爱你!”

二宝哭得更大声,一直哭,但是哭完了要求我亲一亲,说:“妈妈,我知道了,我去洗手吃饭了!”

二宝在2年后告诉我,在这些时候,他很担心自己做得不好,妈妈就不爱他了,但是妈妈一直在身边、还会抱一抱,他知道妈妈是爱自己的。

也就是孩子在哭闹那一刻,被妈妈不允许的时候,他是可能解读到“妈妈不喜欢我这样做,妈妈不爱我了”。

而这一刻的共情,在行动上抱抱他,告诉他妈妈爱他,允许他哭一哭,但是又没有再开电视是为了让他知道:电视到约定的时间需要关掉,妈妈希望大家都一起遵守约定,妈妈是爱我的,我不需要担心妈妈会因为我做得不好就不爱我了,妈妈会陪伴我学习。

这就像娃生病的晚上不停地哭闹,他可能只是在说:“喉咙好痛、鼻子塞,好难受”,而粑粑麻麻在旁边抱着,说:“哦,宝贝不舒服,粑粑/麻麻知道,我们会好起来的,麻麻和你吃药,还有会找医生帮忙,让宝宝快快舒服一些。”

就像1岁的宝贝经常咬奶头让妈妈痛苦不堪,断奶睡的时候宝宝会哭闹,妈妈在旁边陪伴,允许宝宝哭,和宝宝说:“妈妈知道宝宝不习惯,但是妈妈陪你一起学习,妈妈爱你,妈妈相信你能学会自己睡觉的。”

学会和孩子共情,是为了:

和孩子建立紧密的链接,让孩子感受到支持和陪伴的力量。

帮助孩子理解情绪感受。

接纳和帮助孩子学习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再学习情绪的管理(例如情绪的合理疏泄、情绪的表达、情绪背后原因的冲突的解决等等)。

帮助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获得同理心——理解他人以及换位思考的能力。

和孩子共情时

需要注意的几个地方

当你的孩子调皮或惹你生气时,展现共情虽然并不容易。但是,正确表达你的理解和尊重,可以帮助建立更好的动力和更强的自尊,还能在你们两个人之间建立起信任。

这里有几个点可以参考一下:

1)记住“白金原则”

可能很多人听过这句话:“你期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去对待别人”,但这句话还有个「升级版」:“想想别人希望怎样被对待,然后按照这样的方式对待别人。”这句话可以说是与人相处的白金原则,即想人之所想。

当孩子犯错时,内心必然感受到害怕、恐惧、内疚。这时并不是让你去袒护孩子,而是要把他们的感受放在你的思考范畴内。想想如果你有同样的感受时,希望别人如何对你?

2)避免想象,多多提问

有时孩子不免会造成一些让你手足无措的场景。这时,一些家长会还是去猜测、联想事情的前因后果,并凭借自己的想象去斥责孩子。

在你的脾气上来之前,先多问孩子几句:“发生了什么?孩子受伤了吗?孩子原本的目的是什么?”

3)多用“我”,少用“你”

不少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喜欢用“你”作为对话的开头,例如:“你怎么……你为什么……你居然……你到底……”,这样的表达方式带有很强烈的针对性和侵略性,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如果想学会与孩子共情,可以多用“我”作为对话开头,例如:“我知道……我的理解是……我觉得……”,这样孩子会感到父母已经开始理解自己。

其实,这种表达方式也适用于夫妻之间。

4)先确定,再缓冲

当父母展现共情时,其实是在向孩子们表明:“他们有权利拥有他们的感受。”

父母可以不同意孩子的观点,不欣赏孩子的行为,但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孩子的感受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

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如果情绪过于激烈,最好的方式是先确定彼此的感受,然后给彼此一个“缓冲期”,例如10分钟到半小时,在缓冲期内回顾一下上面的一些技巧,再进行对话。

总之,共情不是为了情绪消失,而是有更好的陪伴和学习。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心理学EPDS心理医生恋母情结社交恐惧症心理测评PUA外貌焦虑智力测试性取向偏执型人格焦虑正念人际关系反社会人格心理咨询易怒症MBTI测试悲观主义心理健康心理咨询自愈能力依赖型人格社交恐惧心理效应霍格沃茨边缘性人格障碍绿帽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