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眼中只有自己,从来不考虑我的感受。”
“我的妈妈很严厉,我很怕她……”
“他们对我好像没什么要求,有时我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限制,关他们什么事啊!”
以上都是一些孩子对父母的看法。让孩子,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来定义自己的父母,当然是很主观的。然而反过来看,父母其实也未必真的了解孩子的想法,甚至,父母本身,也根本不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父母。
没有人天生就成为父母。每一个生命都是先进入孩子的角色,而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几乎是在瞬间(自己的下一代诞生的那一刻)就完成了从孩子到父母的角色置换。所以,几乎没有人告诉我们,自己“将会”成为什么样的父母,或者“应该”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临床和发展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的父母管教模式理论,已经被全球认可,也成为了心理学届研究父母管教模式对孩子认知与行为发展影响的理论根基。所以,有了理论参照,父母可以反观自己的父母,以及自己本身对下一代的养育模式,进行比照、反省和自我提升。
1、从两个方向到四种模式
安娜首先把父母对孩子的主观态度分为两类:
情感态度:这个表示了父母对孩子情感需求的响应程度
例如,如果父母是持有积极情感态度的,那么通常会用乐观、肯定、耐心的模式去响应孩子的各种需求和表现。孩子犯错了,父母会以包容的态度跟孩子对话,找出原因,分析后果;孩子有物质需求,父母会根据实际情况,为孩子制定方案,通过付出加奖励的形式满足孩子。
相反,在情感态度的另一个极端,父母会排斥或忽略孩子的需求。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予以简单的否定,对孩子的物质或情感需求,表现出一种冷漠或者轻视的态度。
控制态度:这个表示了父母对孩子行为和生活模式的主观要求与期望
一些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成就、就业、婚姻等等,几乎所有事情都有着很高的期望。在整个过程中,会用自己的手段与规则,去约束孩子,为他们制定高标准,并要求孩子努力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
而在另一个极端,父母对于孩子的行为以及成长路径,可能采取非常宽容,甚至放任的态度。在一些情形下,对孩子的人格、品行等,可能缺乏应有的管教。
这两大类的态度,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叉。因此,戴安娜把父母的养育类型画成了一个“田字格”。四种父母类型各有特点,占据了各自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在每个养育类型下成长的孩子们,划定了自己的位置。
| 恩威并重型
这是一种相对比较理想的养育模式。父母的权威性在这里面是必不可少的。一句话总结就是:“在我的屋檐下,听我的话。”父母会为孩子的生活、成长和决策去设置一些规则,通过自己的资源和经验,来管教同时扶植孩子的成长。而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会积极响应,帮助他们找到原因,并包容孩子的错误,同时也会通过规则来训诫孩子。这种养育类型也被称为“民主型”。
| 专制独裁型
其实独裁型的父母并不是真正的“独裁者”。他们也许并不会表现出来一种霸气或霸权。这类父母的养育模式,往往是按照自己的“直觉”来进行的。也就是说,生活的一些规则,在他们的认知中,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没有违背的理由,也没有探讨的必要。而当孩子违反这些规则时,父母可能会非常愤怒,并用强硬的手段去扭转局面。
| 忽视放弃型
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养育模式。通常会发生在父母两人其中一方身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之一)的角色是消失的。或是忙于工作,或是从生活习惯上就不闻不问(例如丧偶式育儿)。孩子的需求几乎得不到任何的响应或满足。社会上反响强烈的“留守儿童”问题,就是这种养育类型的一个极端表现。
| 溺爱纵容型
这类的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没有设置特别的要求或期望。一般情况下,他们允许孩子自由成长,自由表达意见,自由采取行动。但是,父母也很少约束孩子的行为。孩子在一个缺乏界限和规则的氛围里生活,思想和行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2、四种模式与百态人生
孩子的成长道路就像城市里的马路,有畅通的时候,有塞车的时候,有急转弯,也有上下坡。而父母伴随孩子一同成长,其实也就像同一辆车上的乘客,有快有慢,起起伏伏都是同步的。所以,哪一种养育方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呢?其实并没有。
恩威并重的父母也可以有宠溺的时候,而宠溺孩子的父母说不定也有独裁的一刻。斯坦福大学曾经进行过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把小孩子们带进实验室,设置了一道比较简单的题目让孩子们完成。一开始,大部分孩子都能顺利完成解题。 后来,研究人员选取了一部分孩子,并私下告诉他们:“你们这群孩子非常聪明,比其他孩子能干”。实验结果显示,当题目难度逐渐被加大,那些没得到聪明评价的孩子,反而显示出更高的解题积极性和信心。
除了放弃型的父母不提倡之外(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其他类型的养育模式,其实都有可以提升自己的地方。当然,前提是父母要有主观意识提升自己。那么该如何去提升呢?
A. 把“自己的意识”和“孩子的意识”分离
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慢慢形成自己独立意识的过程。父母要避免用简单的“有或没有”、“行或不行”去定义孩子。任何一种能力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例如,孩子走路踉踉跄跄,一些家长会说:“啊!他还不会走路呢”,其实孩子发现自己会走几步路,正是他的兴奋期,正在从不会到会的过渡期。家长如果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定义孩子,其实就扭曲了现实。
B. 适当干预但不过度干预
这里的“干预”不仅仅是行为上的指导,还包括了孩子遇到挫折、错误和风险时,家长的应对策略。成长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很多,挑战也很多。孩子的能力不可能永远走在前面。所谓“适当干预”,就是给孩子适当的建议、扶持、鼓励和安慰。所谓“过度干预”,就是用自己的方案,去扼杀孩子去探索和尝试的机会;或者,用夸张的反应,去面对孩子挫折。例如,孩子没有完成一件任务很沮丧,家长跳起来就说:“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或者“这么笨下次还是别干了。”
C. 评估风险,同时容忍风险
由于孩子缺乏对风险的正确评估能力,所以这一步要家长来帮孩子完成。然而,家长也要避免把风险过度扩大。应该从孩子本身的能力,来客观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同时鼓励孩子自己去承担适度的风险。例如,12岁的孩子说要和小伙伴去郊外远足。孩子可能只有一腔热情,但并不知道可能面临的风险。这时应该帮助孩子一起规划,选择合适的道路、难度,以及询问他们:如果手机丢了怎么办?迷路了如何求救?该向谁求救等等。
其实“管教”这个词很好。“管”就是约束,设置界限和规则;“教”就是教授,让孩子接触新的事物和挑战。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在无数的规则,和接受无数的新事物与新信息之间前行。从这个意义上看,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孩子。
孩子最终都要独立生活,在他们还能依赖于父母的时候,请为他们展示一个画面:这些是你的规则,但请你尽情奔跑。
参考资料
1.Abrhiem, T. H. (2014). The role of parenting styles in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Review, 3(11), 47-52.
2.Aunola, K., Stattin, H., & Nurmi, J. E. (2000). Parenting styles and adolescents' achievement strategie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3(2), 205-222.
3.Levine, M. (2012). Teach your children well. HarperCollins US.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91540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774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582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8773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98256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