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自己、何为做自己、如何成为你自己?
作者:silvia 2021-07-11 19:55:42 成长心理

“你要成为你自己”“你做自己就好”......曾经我被身边的人冠以这样的要求,甚至到最后我觉得是他们对我的高标准要求。表面看他们好像都在祝福我鼓励我,可我却莫名的压力和怀疑自己。本来我活的很自在舒服,被他们这么一再的重复“要求”,反而不知道什么才是“成为自己”,什么才是“做自己”。

这么大的一个框架下,好像被他们挟持了一样,很长时间,我都在怀疑“成为自己”是不是本身就是一个枷锁。究竟什么是做自己,怎样活才是成为真正的自己呢?我开始变得痛苦,找不到成为自己的方向,就连往常最喜欢做的事都产生了怀疑,我问自己:我这样执念地热爱一件事,是他们所说的已经走上“成为你自己”的道路上了么?

怎样认识自己、何为做自己、如何成为你自己?

“怎样才能认识你自己?”:每个人不是生来就有自己的

“你要跟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做决定”。在做两难选择的时候,身边所有的人都会这么对你说。这话意味着:你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做,大致就是“跟着感觉走”的意思。可是如果我们的心是不成熟的呢,是拧巴的呢,是一泽泥沼,是一颗惨不忍睹的心呢。那么跟着这颗看起来并不成熟健全的心,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我曾经怀疑自己的心,怀疑自己的直觉,怀疑自己的选择。因为下意识觉得那颗看起来貌似圆满洁净的心,它是不完整的。跟着它走,有时候会走入光明,有时候会走入歧途,好像做游戏冒险一样,这颗心存在着太多不确定性,它不是每次都选择正确,而且概率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

很多人30岁之前甚至更大年龄时所谓的自己,都是原生的业力习气灌输给自己的,别人需要什么自己也需要什么,主流价值观要求什么,自己也要求什么。有时候了为显示自己的特别,个性,标榜自我,显得和别人都不同的独特性。心智再成熟一点的时候,了解了世界的运营规则,人际的自然复杂逻辑,清晰了自己的价值力,了解了外界和自己的界限,以及哪些事自己可以任性,哪些事自己要有责任,从而有了自己的行为规则,不故意造作。有一套自己的行事标准,这标准一部分来自社会,一部分来自自我感悟,个人做出微调,整合,形成自己处世待人的原则,懂得了所有的事情:自己做所有选择,自己承担所有后果。

再年长一些,心智再稳再沉一点的时候,内心更加趋于完善,对事物的判断更加准确,果断,可以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抉择,眼光也更加敏锐,加上很多经验加持,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分析到真相。看到一件事真相的过程,是心眼脑的结合,缺一不可。看到真相的时间越短,也显示出了内心的完整程度。

好像我们一出生就是带着缺点和痛苦来冒险的,几十年的旅程中遇到任何事都只能自救,像是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漂泊,看不到彼岸标志,途中还要经历暴雨海啸,当然也有晴天阳光。这既不能全部归因于外界,也不能只归因于自己,认识世界,再认识自己,每个人不是生来就有自己的,每个人不是生来就有灵魂的。做自己,成为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怎样认识自己、何为做自己、如何成为你自己?

“你要成为你自己”:是一个需要有资格的标准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让人有一个高道德,高标准的完美型人生,“长者”传达给我们一个“ 堂吉诃德”式的理想未来。可是,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就用自己的幻象告诉你这个世界的幻象,慢慢地长大后,发现没有什么他人的建议或者训导可以带来改头换面。觉得自己有义务去打碎从小的这些教育,去寻找航线,认识自己,找到自己。不光找到自己,还要看到这个世界跟自己的关系和联系,在与世界的互动之中,最好能做到你好,我好世界好。

以前喜欢一部漫画,惊讶于漩涡鸣人很小就有的志向,他对自己的生命定义是:有话直说,说到做到,这就是我的忍道!他总是在每一个艰难抉择时脱口而出,他一生都在驶向一个有目标的彼岸。

自己究竟是个什么物体呢,首先需要认识它,然后培养对自己的定义和认知。已经有自己的人,去完善它,修正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的层面。另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做什么都靠觉性,做什么选择都明明白白的,这是少数人,是有智慧的人。也是前面两种人无法望见的人,他理所当然的做自己。普通人做一些复杂决择的时候,也可以做自己。因为怎么选都是错的也是对的,只能凭直觉去选,选错了认命,选对了当做礼物。最历害的是还能把错误的都办成对的,这也是做自己。普通大众也有直觉的,就是太浅了。这种直觉还没有立体还不成形状。认识自己,是每个人生来的一个重大任务!

我一直觉得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愈矩”是一个非常非常高的一个修炼的状态,做什么都可以跟随着自己的心,但是又不违背外界的规则。就是它能够在外界的标准和自我之间做到一个完美的调和,这个需要人有资格。做决定,决策,选择,首先你背后有支撑,能支撑你做这样的选择,其次就是你的选择,你知道是不会对世界,对他人造成妨碍的。像是容器里面的透明液体,来去自入不遗漏,有形有状,自在流淌。斯坦纳写过:在敬畏中前行,在残缺的认识中前行。

怎样认识自己、何为做自己、如何成为你自己?

“你要做自己”:是每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去回答的生命之问

“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素履之往》

从某种程度来说,做自己本来就没有标准,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自己的方式私人定制自己这辈子对自我的意义。而且这个世界本来就应该是多元的,因为多元而不同世界才是活泼可爱有趣的,大家都一样了,有什么意思呢?甚至有时候善都需要恶来衬托呢,你当个好人,都需要那个坏人来对比。而且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善,很多的书上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什么东西都是一体两面的,他们相互包含容纳自己的对立面,而且这一生的运动轨迹都在面向着它的对立面,不由自主地滑过去。

三岛由纪夫曾写下一段广为流传的话:你们看见玫瑰,就说美丽,看见蛇,就说恶心。你们不知道这个世界,玫瑰和蛇本是亲密的朋友,到了夜晚,它们互相转化,蛇面颊鲜红,玫瑰鳞片闪闪。你们看见兔子说可爱,看见狮子说可怕。你们不知道暴风雨之夜,它们是如何流血,如何相爱。

只有这样,才有一个立体的物体站立,才能有样才能活起来。

对自己的高标自律要求,甚至对美好事物的绝对追求,都好像是一个枷锁。站在世俗标榜批判的对立面心甘情愿带上它。或许不那么自律,不那么极致追求,扩大容量,打碎所有的标准规则,放下一些优秀的定义,去看看自己一直对立的一面,也就更加了解了自然的规律。现实由理性而冷酷的通行规则组成,人的存在本身为社会大众服务,在这个过程里面,如果还能收获一些自己的体验,对这个世界有一点点小小的助力,就已经很好了。

俞敏洪他自己也开玩笑说,如果一直都还在北大教书读书,这样的一生说不定更简单,更纯粹。所以,凡事没有绝对的好坏,就看发生在个人身上,自己怎么去解读,怎么去承受?只能全心全意地注入生活所有的人格,少一些遗憾。像蜘蛛结网一样去做事情,给自己很多好看有秩序的可能性,坚定的匍匐在生命的底层。有一个词叫“德不配位”,有时候在底层摸爬滚打的人可能更有福报,如果让他更上一层楼,对他而言是反而是大难,他的心量还承担不了那么大的重压,其实上面的竞争是更残酷的事,更赤裸裸的现实。有一次我坐出租车印象很深刻,那是下午两点,司机接到电话说大老板还在午休,他对我说:你看,当老板就是闲就是好。我回答:他思考和心想的问题,承担的压力和风险,是我们的维度理解不了的。老天安排你在什么位置,似乎都有它自己游戏的严密逻辑一样,玄妙而科学。

怎样认识自己、何为做自己、如何成为你自己?

有朋友说:一个人,他哪怕一生无所事事,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每个人对自己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人存在着,都有一个自我的要求。我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我想创造什么价值?是每个人一生的课题。所有人都只能老老实实地活出自己的命运,你有多大的心量就能承担多大的事情。你手里有什么样的剧本,你就有什么样的境遇。如果你本身是一个能量很高的人,但是你一直没有走上去,那一定是哪里堵住了,一定是有你还没有破解的谜题。

不钻规则的空子,不利用人性的弱点,不玩欲情故纵的衡量,老老实实的解读关系,踏踏实实活出自己的样子,甚至看起来笨拙朴素,都值得做成书签。这也是我喜欢冉·阿让的原因,他从来不做一边给乞丐丢钱一边自视高尚的举动,也不怀疑乞丐是真是假,他超越了这些,走上了自己的路。“画画就是祈祷。”巴尔蒂斯常说。加缪在去世前几个月曾给巴尔蒂斯寄过一张明信片和他的书《堕落》,上面有他的亲笔题词:“创造春天的你,献上我的冬天。”所以,巴尔蒂斯对自己,对世界,对生命的虔诚,都用他的笔建立了链接。

用《走出非洲》的一句话结尾:你的身体里确实拥有伟大的力量,但你的心中也潜藏着无限障碍。

怎样认识自己、何为做自己、如何成为你自己?

基于爱和互动的亲职性教育观念。这是一种父母与孩子互相尊重、陪伴、彼此滋养、疗愈和共同成长的性教育模式,而不是家长说什么孩子就做什么。在这里,孩子更容易敞开心扉,家长也更喜欢和善于倾听。

贯穿生命周期的整体性设计。从爱出发→爱的锻炼→爱的设限→爱与放手、性发展的萌芽期→懵懂期→探索期→体验期、亲职性教育暖身期→储备期→涵容能力→传承,在每个爱的时期,孩子处在什么阶段、家长应该做什么,都一清二楚。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社会心理学性取向无性婚姻依赖型人格障碍绿帽情节容貌焦虑心理测评系统心理学产后抑郁症自卑思维反刍情商测试心理健康智力测试偏执型人格孤独症MBTI回避型人格障碍社交恐惧双向情感障碍安全感霍格沃茨职场心理恐惧心理心理测试恋母情结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