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为性所苦的人,我向你们推荐《爱与放手》。
性教育,是理解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与人生脉络的工具。如何让一个人了解性教育是什么?怎样进行性教育?如果说,还有谁能够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我认为,那个人非吕嘉惠莫属。
原本,我们各自在不同的城市从事心理师的工作,直到我们各自在不同的时间、因为不同的事件互相认识。现在回想起来,我和嘉惠的相遇或许是一种命定的契机。由于在成长的过程中,隐晦、禁忌、羞耻与关于性的种种在我们身上加上了层层束缚,限制了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我们不仅对抗着自己,也对抗着世俗。在遇见她之前,我们多多少少都在原本的生命当中,因为性而经历深浅不一的苦;而在遇见她之后,性渐渐地不再是一种自己和自己的争执。
嘉惠对我们来说,亦师亦友。
身为荷光性咨询专业训练中心的一员,我们得以在性议题的专业工作上头角峥嵘。这一切的开展,其实是从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改变与疗愈开始的。
这本书的主题不是问题化的性,是人如何看见并且安顿自己。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目前或曾经遭遇的磨难其实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困难。或许你会因此感受到些许宽慰,并且窥见安顿自己的一种方向。
从青少年性议题专家的角度来说,我向你们推荐《爱与放手》。
在多数人的成长过程中,关于性的议题很少有机会被提及、被述说、被讨论,所以在学习环境极度匮乏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无论今天我们的角色是父母、教师,还是性谘商师,几乎没有人在一开始就准备好要和孩子谈论关于性的种种。
其实,在各种性议题当中,要能照顾自己,又能顾及对方,从来就不是一种抉择,而是需要反复练习之后才能逐渐掌握与熟练的能力。父母无法教导孩子他们自己都不会的东西,所以毫无疑问地,父母必须先熟练掌握照顾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辅助他们培养出照顾自己的能力。
有人对父母说,身教是也。
可是,身为谘商师,只要仔细想想就不难发现,这种晓以大义的身教说法并没有真正帮到正因孩子性议题而感到焦虑无力的父母。因为他们需要的是具体的建议,而不是意见。引述嘉惠的观点:如果希望父母成为可以支撑孩子去经历改变和成长的人,那身为谘商师的我们就必须先成为可以支撑父母在当下稳住阵脚并且经历改变的人。
怎么做?从照顾眼前正痛苦的人开始。问题是,眼前正在经历痛苦的人是谁?正如本书第六章提到的,社工难以教导家长从包容与陪伴的角度看待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性问题。但其实这些难以调整方向的父母,他们现在正遭受严重的创伤,即孩子不符合期待所带来的创伤,这伤及了他们的面子,伤害了他们作为父母的自尊。
怎么照顾在孩子性议题中也曾受伤的父母?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会学到具体的建议与做法,同时看见身为助人工作者,自己目前尚有不足的地方。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各式各样的冲击与变化,而面对青少年阶段的孩子,成人经常发现很难在一对一的互动形式中与他们进行有效能的对话。
青少年正处在通过与同伴互动建立自我认同的阶段,此时他们关注的重点经常不是父母,而是身边的伙伴,因此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可以和同伴一起体验和学习的环境,比如青少年性教育夏令营。
在多名性谘商师的引导与带领下,夏令营能让青少年在安全的氛围当中吸收知识、解答疑惑,并且充分表达内在感受。而身为助人工作者,如何将孩子在营队当中体验到的美好,转化为亲子之间更多对话与沟通的契机,自然需要掌握与熟练更多的技能。
另外,身为孩子的那些年,我们也都有点逃避跟父母坐着面对面说话,正式的场合总是让人觉得有点紧张。如果不想严肃地说话,那么,来玩游戏如何?我们为青少年开发了一套谈论身体变化、爱与性专用的桌游,可以让孩子们在参与游戏的同时,听、说、分享和学习。
我们说的孩子,既包括现在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也包括当初没有机会好好经历青春期的孩子。
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运用资源并且适时求助也是成人熟练运用之后才能教给孩子的能力。我们必须明白,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努力不是为了预防某种问题的产生,而是为了带给孩子我们未曾有过的美好。
性教育,不仅是生理教育,更是全人教育!台湾著名性谘商师吕嘉惠,基于依附关系为主体、能力建构取向为支撑、系统合作为辅助的亲职性教育观念,通过孩子典型性问题性困惑讲透性教育,让你在孩子性发展路上不缺席。性教育,家长和老师的必修课。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79397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305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8722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215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84594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