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挫后如何恢复正常状态?
什么因素影响孩子的承受能力?
研究儿童的心理弹性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些问题。
心理弹性的概念
已有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给予心理弹性不同的定义,虽没有形成统一概念,但在进行研究时都认可两个基本的操作性定义:个体遭遇逆境和个体成功应对。
简单来说,心理弹性主要指个体虽然经历挑战或危机情景,但仍能避免危机造成的消极途径,成功应对创伤经历。
心理弹性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结果。
它一方面受主体外因素制约;同时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刺激,并随该刺激改变而改变,在动态变化中达到对外界环境的有效调控与适应。人的心理弹性是人面对困境和走出困境的保障。
此外,主体在反映客体过程中,其内部各心理要素间也处在一种联系和互动状态中。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
在研究有关儿童心理弹性的问题时,大多数研究者都以生活上有一定困难的儿童(例如留守儿童、心理受创儿童)等作为研究的主体。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已经超过2000万[1]。
在不少人眼中,留守儿童心理大多会有阴影,但其实留守儿童并不是一个不分化的群体,在他们中间,有适应不良的个体,也有适应良好的个体,直接把留守儿童群体与心理不健全儿童群体等同是非常不科学的。
如果对留守儿童内部进行研究,实际上,有很多儿童并没有因为亲子分开而导致行为不端、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父母外出情况的不同、在外时间的长短、与父母相处的时长等都有关系。其中,照看人为母亲的儿童心理弹性较好,照看人为父亲的儿童则最低(李永鑫等,2008)。
既然我们知道心理弹性的性质与重要性,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影响儿童心理弹性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
1、性别因素:多项研究表明,女童的心理弹性水平显著高于男童,而具体到心理弹性的不同准度则男女差异方向不同[2]。据调查,在8、9~15、16岁的阶段,女孩的心理弹性比率大于同龄男孩,但这种差异在16岁左右便趋于消失,这可能与男女儿童自小接受不同教育观念有关。
2、人格特征:李永鑫等人(2009)使用CPQ进行的研究表明,人格特征中的稳定性、轻松性、聪慧性、有恒性、自律性等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兴奋性、忧虑性和紧张性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有负面影响[2]。
(二)家庭因素
1、依恋关系:不同依恋风格的初中生心理弹性存在显著差异,安全型初中生心理弹性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种不安全型(代回、李义安,2013)。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母亲依恋、朋友依恋存在显著正相关(王淑芳,2007)。
由此可见,儿童与亲人(特别是父母)的依恋关系对于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父母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2、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较多的关怀和较少的控制干涉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弹性。与之相反的是近年来掀起的虎爸虎妈热潮,即父母对儿女的要求极其严格,孩子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听从父母的安排,笔者认为,这种强硬干涉的手段对于儿童心理的发展会造成一定的阻碍,不利于孩子成才。
同时父母婚姻关系良好、教育理念与行动相互统一也对儿童心理弹性的培养有正面的作用。
3、家庭环境:不仅仅是父母,儿童成长家庭环境中的其他人,例如祖父母、远房亲戚等的行为对儿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各方亲戚对儿童的关心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心理弹性,但过多干涉反而会给予儿童压力,使其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三)家庭外因素
儿童生活的环境主要有两个,即家庭与学校。
据研究,积极的学校氛围、对学校的归属感、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对于心理弹性的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2]。
另外,初中生学校归属感、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弹性之间有显著正相关。
简单而言,学校归属感、自我价值感较强的儿童在遭受挫折时能更好地处理负面情绪,走出失败的阴影。
研究儿童心理弹性的意义
儿童时期的教育对于个人的身心发育极其重要,而对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可以帮助教育者对儿童的心理状态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心理弹性的研究,人们可以估测出儿童面对困难挫折时的状态,并根据研究结果设计出更具创新同时又符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再者,研究儿童心理弹性对于高危儿童、处境不利儿童、处于应激状态的儿童的教育有极大的帮助。
通过对特殊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可以推敲出这些不利因素对他们的影响程度并从根源上找出帮助他们的方法。
参考文献 :
[1]骆鹏程,李永鑫.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3860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3671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067573 人想测
免费测试
157891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2756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