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收到的留言中,有一位妈妈向我述说着自己教育孩子的难题。她描述了自家的情况:儿子十岁,聪明、爱学、活泼好动,而家庭和谐的背后隐藏着妈妈脾气不佳的问题。妈妈坦陈自己在孩子犯错时的不当处理方式,即时意识到问题并在近几年积极努力进行改变。
现在,随着孩子步入第二个叛逆期,她发现儿子在面对稍微不如意的情况时会表现得特别暴躁,而平时与同学朋友相处时也缺乏顾及他人感受的意识。面对这一现象,这位妈妈迫切地向我请教:“作为妈妈,我该怎样学习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呢?”
对于这位妈妈的问题,我回应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母亲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出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和学习父母交往方式的模仿。心理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叫做‘镜映’,它由大脑前额叶皮质层中的镜像神经元控制,能够引发人的共情、共鸣和共感。您对孩子表现出的关切和焦虑,正是推动您自己进行改变的动力,使您思考如何让孩子变得更好。这表明您是一位非常负责任、敢于直面自我的母亲。”
我指出孩子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后期,十岁的孩子开始培养自己的独立想法,尽管在辨别是非方面尚显得不足。在这个时候,父母的教养方式应该随着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而调整。我建议妈妈采用演绎或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在模仿中学会表达和与他人交往。
最为关键的是父母自身的表现。在与孩子相处时,要注意照顾他的感受,尽量避免用发脾气的方式解决问题。孩子需要感受到被爱、被尊重和被理解,只有这样,他才能向他人传递同样的情感。
改变教养方式不仅要注重孩子的行为引导,更需要关注父母的情绪管理和沟通技巧。在与孩子交往时,尽量保持冷静,理性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和尊重。在家庭中建立积极的沟通模式,让孩子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能理解家长的期望和关切。
多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可以尝试与孩子一同参与各类活动,促进亲子关系。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展现个性,并在其中找到共同的话题和兴趣点。通过亲近的互动,加深亲子之间的默契,也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
建议妈妈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包括作息、饮食和兴趣爱好等方面。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维持心理健康。适时地给予孩子一些自主权,让他有机会在一些小事情上做决定,培养他的责任心和自主能力。妈妈在帮助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不要忽略了对自己的关怀。保持心理健康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走向健康成熟的道路。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8320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0725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451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836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89829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