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看见心理的编辑黑羊。
我发现,“爱自己”不仅正在被鸡汤文过度使用,而且正成为消费主义的洗脑话术——买一支口红、买一个包包、住高档酒店……总之,“对自己好点”。
“爱自己”,难道真是鸡汤文里描述的那种“美好”,或者花钱愉悦身体感官吗?
今天,我想和你分享来自心理咨询师达芙妮的一篇文章。她认为,“爱自己”很可能是痛苦甚至绝望的过程。而且在谈爱自己之前,很多人连“自己”都还没有。
文章也许会给人痛感,但痛过之后,就是希望。
作者|达芙妮
来源|工业时代的月亮(ID:gysddyl)
爱自己三个字说起来容易,但这个事要把它做下来,在生活中扎扎实实地变成一项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持久反复不停地修炼。
下面要谈一些关于在爱自己方面容易出现的误区。
01、爱自己,前提是首先要有自己
爱自己之所以这么难得,是因为在生活中往往爱自己很少,不爱自己却很多。
最突出最普遍的是,有的人他还没有“自己”。
有的人爱的是自己的要求,也就是一个理想化的自己,一个他想象出来的他想要的自己,为此他总用各种要求激励自己去奋进,去不停地追求各种要求、优秀——美丽的容颜,健美的身材,体面的工作,丰厚的收入.......
是的,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状况,因为从我们生下来来到这个世界,就被灌输进了这样普世的价值观。
父母希望你学习好,希望你懂礼貌,希望你乖巧懂事,希望你是好孩子,希望你能干,希望你有出息;
到了学校,老师喜欢你学习好,成绩好,你要不停追求成绩,这样未来才有希望和前途;
工作之后,要努力升职加薪,追求职业晋升,以期拿到更多的薪水,获得更多的物质回报。
我们周围的整个世界,基本都是围绕着一个人的外在(你的有用性)展开的。
如果你的父母和早年的亲人也不具备看见真实的你的能力,基本上你真实的自己就处在一种严重被忽视的状态,你不知道你还有个”自己”,这个自己里有你的感受,你的需求,你的恐惧,你的热爱……
你没有心思和空间来关注一下这个自己,而是被迫为了获得外界的关注和认可,出于生存的本能,你被迫去追逐这个世界关注的那些东西:成绩、乖巧懂事、很多的钱、很高的地位。只是因为绝大部分世人的眼光都聚焦在那些东西上面。
而你,只是出于一种本能的对获得爱、获得看见、获得关注和认可的渴望——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去拼命地想拥有这些东西。
因为在你的世界里,你认为,只有拥有这些东西,你才能得到这背后拥有的爱。
于是你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工具。一个为了获得爱而不惜奴役自己的工具。
这个工具的目的是不停的追逐财富、地位、美貌,身材。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到爱,得到别人的关注、认可、崇拜、欣赏。
不然的话可能就会没有人关注,没有人爱,你会无人问津,甚至在想象中可能会被抛弃。(如同进入死亡之境)
因为这样的人太多,于是整个世界似乎变成了一个扭曲的所在:
“人类生来为了被爱,
而物质财富是为了被用。
但是现在世界是倒过来的。
是因为物质财富被爱了,
而人类被用了。”
…….
普世的价值观它很难让人去爱自己,看到自己,反思自己,相反,它提倡的是追求功名利禄,其实就是对他人有用。
这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是没问题的——问题被掩盖在繁荣的假象后,比如你一路是学霸,一路都靠着一些优秀获得很多认可和赞美;或者你一路靠着懂事乖巧,孝敬父母,为别人付出而获得夸奖和认可。
但是它隐含的问题也是很大的,比如你因为持续追求优秀而日渐疲惫,接近猝死边缘,你因为维持优秀而常年生活在压力之下,你因为不再成功而陷入恐慌和抑郁之中。你因为过于懂事而常年压抑自己,你因为只懂付出而总是构建被剥削的关系。
直到遇到一些问题,或许我们才被迫去反思“我是谁”。
追求功名利禄是没有问题的,乖巧懂事在某些时候也没有问题,但是把自己仅仅等同于那些功名利禄所兑换下的“我”,那些乖巧懂事兑换下的“我”一定是有问题的。
因为那不是你本真的自己,而可能只是你自己的局部,或者连局部都算不上,可能只是局部浮现的表象。
因为我们渴望得到爱,我们被看到的只有这个局部,被接纳的也只有这个局部,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局部当成了我们的全部。
但那其实不是你。
所以当我们说起“爱自己”时,好多人其实是茫然的,因为他连自己在哪里都不知道。
他只知道他空洞,无聊,迷茫,压抑,难过,抑郁,绝望,厌世,孤独,悲观。(但其实不要害怕,这些负面情绪可能是通向爱自己的秘密列车。)
他拥有的爱自己的方式只是:吃喝玩乐以及吃喝玩乐的升级版。
在普世的一种向外追求的思索体系里,人其实都是在追求来自别人的爱,通过追求功名利禄,追求高颜值,追求我对你有用,来兑换别人的爱,或者储存很多可以兑换的价值以让自己自我感觉良好——我值得被爱。
但是很奇怪的是,人们不知道,外界的那些人他们其实也没有爱。所以就会导致兑换不到的情况普遍发生。
就是这个世界,在人与人之间,真正的爱是如此稀缺,以至于爱的赝品和爱的幻想和幻想破灭之后的泡沫是如此之多,由此构成了我们如此虚假单调的又贫乏又苦难又互相怨恨互相纠缠的生活。
当一切回到“自己”,这是艰难和不甘心的过程。然而,很多人都体验过了,这又是智慧开始的过程。
02、不去感受自己,就不知道自己是谁
很多时候,我们不愿去感受自己。
因为从小到大,就没有人关注过我们的感受。
大人看不见我们的感受,父母看不见我们的感受。
我们做为小小的存在物,只能不停地靠适应他们来获得一些关注和认可。
久而久之,我们也就习惯了忽视自己感受的存在。
我们和自己的关系里只有要求,不停地提要求,不停地去做到。做不到就痛恨攻击自己,做不到就很恐惧和焦虑。
但是我们没有时间和空间来体会一下那些做不到时产生的恐惧和焦虑是什么,它们在诉说什么。
它们太让人难受了,以至于我们要急于把它们搞走——做些什么或者去求助别人可以做些什么,来把它们赶走。
然而,它们可能只是我们真实的自己在哭泣,在求助,那个被称作“内在小孩”一样的存在,那个真实的你,从出生似乎就已经被遗忘的你,在大声地大声地哭喊。
多么的可怜,多么的可怜,多么的可怜。
可是你竟然想再次抛弃它,因为它的哭声是那么让你不知所措,让你恐惧,让你陌生,你如论如何也想不到,在这些恐惧、焦虑背后原来掩藏的是一个被遗忘的你,一个久远的婴儿。
天呐。
03、连结到自己的感受是痛苦的,所以总是要去逃避
不肯去触碰自己的感受,因为它是痛苦的。
所以宁愿用不停地工作去逃避,以免面对这个事实:
这个世界竟然如此荒凉,如此荒凉,没有一个人真爱我,没有一个人真的关心我,没有一个人真的关注我……
这太让人抑郁了,太让人绝望了,太让人痛苦了。所以要不停地工作,不停地工作制造价值,这样可以让自己看上去比较繁荣,比较有用,比较好像有价值,也比较好像还可以获得很多关注——
即便细想下去,可能也会发现他们也许只关注的是你的使用价值,但是只要拥有足够的使用价值,只要可以制造和占有一辈子可以使用的钱,不就可以随时兑换出想要的东西吗。
靠着这个幻想,我们无尽劳作,不用去触碰那些让我们痛苦的感受。
不去触碰自己的感受,我们就可以不用去回想到小时候那个支离破碎的家,那些心惊胆战的回忆,那颗伤痕累累的心,那些曾经伤害性的话语和伤害性的行为。
那时的我们曾经如此受伤,如此无助,如此惶恐,甚至如此绝望。我们不知道自己要如何度过。
如同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小姑娘玛蒂尔达问杀手莱昂:
“人生总是如此痛苦吗?”
只是后来,因为境况好转,我们暂时忘却了那些记忆。但不代表那些记忆就不存在了。而因为那些创伤导致的诘问还总是会出现:
“人生总是如此这样吗?”
…….
不敢碰触的感受,无法逾越的感受,造就了我们对生命体验的隔阂。
不去触碰,总是逃避,让我们的生命被囚禁在狭小的范围内,伸展不开。
你会发现有些人活了几十年,其实只是在活同一个模式。生活高度雷同,约等于人生只是几天的重复播放。
因为感受太痛了,有些感受可能是比死更难以承受的痛苦,触碰它们,你会抑郁,绝望,悲伤逆流成河......
但是穿过去,穿过去,淌过黑暗,淌过泥泞,淌过阴雨季,你才能真正来到阳光下,获得一个真正整合的你。
溃烂的伤害,在黑暗中发炎,腐烂,变质,它需要被清理,包扎,以眼泪,以疼惜,以爱和见证。
还需要的是——勇敢。
04、深深地连结到自己,才能去体贴自己,照顾自己
只有当我们愿意去链接到自己的内在,那个极度被忽视的小孩,去倾听它的声音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我们要如何爱它,此时才是一个爱自己的问题。
因为此时你会发现,爱自己是如此不容易。
因为有时候创伤发作如同毒瘾发作,我们出现非常难以耐受的情绪,巨大的痛苦和绝望会吞噬掉我们,我们才会发现,我们原来有如此大的创伤。
当我们被绝望、无意义、空洞、无力布满,不去拒绝体验这些感受,而是慢慢尝试去解读这些感受要表达的语言,传递到信息,此时我们才是真正爱自己。
所以,爱自己绝不仅仅意味着去吃美食,买美衣,追美女,开跑车。
爱自己,是愿意去连结自己,尤其不排斥自己的负面感受,愿意耐下心来倾听自己,愿意看见自己内心的小孩,愿意接纳自己,并且跟自己待在一起,并且愿意常年陪伴自己,愿意与自己交流。不抛弃不放弃。
我们很容易对别人说“爱你就像爱生命”。但我们是否愿意对自己说:
“爱自己就像爱生命。”
05、爱自己要经历绝望
人本能会渴望别人来爱自己,直到我们发现仅仅依赖他人的爱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爱自己的过程中会经历绝望。
绝望并非坏事,此一程彼一程。
有时候一段路的结束,是一个绝望,但同时又会是下一段路的开始,是一个新的希望。
不要害怕绝望。
穿越一扇扇绝望之门,或许你会发现,绝望也不过如此。
穿越绝望,就会有希望。
那个希望在你的手里。
在这个普世价值爱物质要更胜于爱人的时代,愿你拥有一身铠甲叫真正地爱自己。
比起优秀,比起财富,比起地位,比起爱情。
那可能才是世间真正的稀缺之物。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工业时代的月亮”(ID:gysddyl),作者达芙妮。
达芙妮,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咨询时长6500+小时;《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婚姻与家庭》、壹心理、武志红等多家媒体及心理机构专栏作家,新书《习惯逃避:你在害怕什么》全网热卖中。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229508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08489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7293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0717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50881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