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是一位快10岁的小朋友,最近晚上总不敢一人在卧室里睡觉,需要把门打开或者开着灯才能睡着。点点说不能睡觉的时候一点声音也没有,即使听到爸爸到客厅里喝水的脚步声都会很安心。
我好奇地问点点,“是什么让你一个人在黑黑的屋子里呆着的时候感到害怕呢?”
“我觉得有个长着很多眼睛的妖精会盯着我看,就像西游记里的妖精一样。”
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幻想,这是很正常的。其实幻想或者说白日梦可以帮助孩子去解决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就像一个过渡空间,让他们在难过或受挫时逃到这个自己创造的世界中。虽然不知道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幻想,但其实孩子很多幻想都有现实基础的,而且很有可能使用投射或分裂这样的防御机制来减少自己的焦虑。
那什么是投射或分裂呢?投射简而言之就是把自己的情感、冲动或愿望放在另外一个人或物身上,比如你要穿秋裤是因为你妈觉得你冷。
分裂,一般指在我们的内在世界里把某类或某个人拆分成完全可爱对比完全破坏性两部分,而看不到绝大多数人有可能同时具备可爱或可憎的品质。比如,你在前一天还被某人描述成美妙的像天使一般的人,结果今天就变成了残酷的恶魔。
小朋友因为心智不成熟,有的时候无法消化巨大的焦虑和冲突,因此会把自己内心无法忍受的那部分情感体验投射出去,这样“妖怪”就存在于外部世界或动画片里了。 随着对点点的了解,原来她觉得家里人对自己保护的太好了,有时候自己想一个人下楼去玩。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不允许,要不得一起陪着她,要不就要在楼上的窗户里时不时的看着点点,生怕点点出现意外危险。
当点点小的时候的确也需要家人的陪伴,但现在点点长大了,马上就要进入青春期了,她想要有自己更多的空间,能有掌控感和自主性,不希望家人一直陪在自己的身边。
点点也知道,爸爸妈妈的这些做法是对自己的关爱,导致她没有办法开口和他们讲自己真实的需求和想法。但是点点却不能够自由自在的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她总觉得楼上有无数个摄像头在盯着自己看。
看到这里,你觉得点点这个比喻熟悉吗?
点点晚上一个人呆着的时候很害怕,在她的想象中有一个长着很多眼睛的妖精在盯着自己,而现实生活中让点点的烦恼是,当自己独自和小朋友玩耍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就像摄像头一样盯着自己看。
也许在点点的内心世界中还不能把长着很多眼睛的妖精和爸爸妈妈联系在一起,但她会把内在的恐惧投射出去,变成了那个夜里让人害怕的妖精。 父母太好了也是一种错?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讲的是一位单身父亲起初为了能够给儿子吃健康的食物,辞去高管的职位,跑到乡下开垦种菜,一去就生活了17年的故事。在此期间,这位父亲是一心扑在儿子身上,又当爹又当妈,儿子初中去上国际寄宿学校,父亲就在学校附近的山坡上种地,每天做不一样的菜,号称十年不重样。
为了培养儿子开朗的性格和社交能力,父亲就在寒暑假的时候征集各地的小朋友来农庄玩,吃住全免,只要能陪着儿子一起玩耍就行。结果儿子也很争气,长大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美国的高校。 如果故事停在这里,多么完美的结局啊。可就在不久前,这故事中的孩子自杀了。令人震惊唏嘘不已,看似这位父亲做的这么完美,可孩子依旧不留恋这个世界。
再点开这位父亲写的公众号,看到这样一段话:
“作为爸爸,在你日夜颠倒的学习生活中,能做的唯有默默的当好你的服务生,24小时关注你的生活。在你童年期里,十年每天给你做的菜永不重复,每个菜都是根据你当天的成长故事设计造型而来,这半年,继续着,每天不分日夜的跟着你的作息需求,给你做着从不重复的菜肴.....”
也许这样的父爱太过于沉重了!会让孩子窒息。
父亲做的太好了,可问题也出在这个太好上。如果孩子真的是爱你的,他怎么能够忍心看你每天又累又辛苦当个服务生,而自己无忧无虑的当一个所谓的精英人士?
事实是,当一个爱你的孩子,看到父母牺牲自己的一切快乐为自己而活时,他会压抑本该有的攻击,变成了一个样样精通的乖孩子。父母这么好的背后也许是在说,你看我都为你牺牲这么多了,你还不能达到我期待的样子吗?
孩子是最懂父母的人了,是搭上自己也要成全父母的。也许这位爸爸能“坏”一点就好了。
为什么一定要成为那个好父母?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好妈妈的执念来自于我们自己没有得到过母爱的补偿。 有的人觉得好妈妈就是应该和孩子每天都待在一起,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有缺席,这可能是源于自己小时候妈妈忙于工作,把自己送给爷爷奶奶照顾的经历。
有的人觉得好妈妈就是要包容孩子一切的错误,不能批评指责,这可能源于自己小时候经常受到严厉的批评和打骂。 于是我们努力强迫自己做到的,都是自己小时候理想中想要的妈妈。
溺爱的父母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但实际上,溺爱来自父母的自恋,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把孩子当做另外一个我,给予过度的满足,却以为那个就是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
在这样环境中生长的孩子容易形成一个假自体,比如开头故事中的点点,她觉得自己在家就像是带了一个面具似的,因为聪明的她知道扮演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是能够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开心的,于是那个真实的点点就被藏起来了。
假自体是温尼科特提出来的,是说孩子以妈妈的感觉为中心去构建自我,因为孩子早早就发现自己要满足妈妈的情绪和需求,不然妈妈就不会关注自己。察言观色的核心是恐惧,最深的顺从不是源自父母对自己打骂的恐惧,而是被妈妈抛弃的恐惧。
接纳自己有时也是一个“坏”妈妈
不敢成为那个“坏”妈妈,是不是我们不愿承认或面对,其实自己也有错?
好像我们在亲子关系中承认自己的错或坏,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
不愿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不是也是我们自己的需要? 小孩子因为还没有那么强大的能力去整合既好又让自己失望的坏妈妈,所以他会在气急败坏的时候脱口而出,我恨你,你这个老巫婆!而有的时候,我们真的会信以为真,并伤心欲绝,我这么对你好,为你付出了这么多,结果孩子非但不领情,还这么说妈妈。
其实学过心理学的人会理解,这个时候孩子在攻击是那个不能及时满足他的“坏”妈妈,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无法时时刻刻都做到满分的妈妈,这真是太理想了! 所以挫折是必然会发生的,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孩子一定会体验你为“坏”妈妈,而你也真的从某种意义上当过孩子的“坏”妈妈。这个时候你是真的接过了孩子的投射并认同了他,真的焦虑、生气和害怕起来?还是能够尝试着消化理解孩子的这些投射,而不伤害到自己。 当我们固执的坚守在一定要当一个好妈妈的位置上,这就好像文中那位父亲,这样的亲子关系就像是创造了一个实验温室大棚,一切都很理想,完美控制了各种实验变量,但却不是真实的,孩子最终还是要去真实的社会中做自己。真正的人格核心是个体的自发性和创造性。
什么是足够好的妈妈,并不是说你避免自己完全没有坏的时候,那这样和100分的妈妈又有什么区别呢?足够好的妈妈又叫60分的妈妈,而那40分就是你不可避免成为一个“坏”妈妈的时候。
重要的是,当你在成为“坏”妈妈之后,能不能和孩子去沟通那些真实的感受,真正的蹲下来和他进行一场对话?当然这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这些问题,意味着需要去面对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教育理念可能是错的。于是,很多人都坚持自己是对的,自然就会证明孩子是错的。
有的人,把这样的对话变成了一次次的争吵,成为了一道道裂痕留在了记忆的时光中;有的人,把这样的对话变成了一个个理解看到对方的契机,成为了一缕缕阳光照在了岁月的长河中。
● 作者介绍
李真
首都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毕业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高级中学心理教师资格
民航总医院航空心理室实习助理研究员
高校兼职咨询师
杨凤池心理工作室咨询师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881354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7117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9905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4248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22813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