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又如何、怎么度过“而立危机”
作者:徐莉 2022-06-21 19:12:59 成长心理

某一天清晨,当我合上埃里克森的书,心里升起一个念头,“我的而立之年危机过去了”。“而立危机”不是哪个心理学家书里的术语,是我自创用来指代三十岁前后的一个有关人格独立、如何做好人生重大选择的危机时段。虽然埃里克森讲青春期开始建立自我同一性,在我的体验里,建立好一个真正自洽的自我同一性并在此基础上能够踏实生活,属实不易。

这个过程前前后后大约花了二十年,前十年闷头读书,也试图思考“我是谁”,但那更多是一种试图思考的懵懂时期,后十年就是就是我在今次文中想谈的“而立危机”。

记忆中的二十五岁,表面上工作生活还算顺利,河流下面却涌动着不确定。工作上得到了很多赏识,也遭遇了显失公正的对待,总觉得未来不一定要待在体制内;在亲密关系上,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婚姻,因为心里的畏惧,想着是不是独身也是一个选项。那一年参加过一个家庭系统排列,代表上场,站在我的位置上,说,哇!这个位置很难受,然后描述怎么怎么难受。我点点头,是我从来没有和人说过的那些难受。后面代表就在满场找方向,最后带领者说,你要找到自己。

找到自己,这句话听起来比较抽象,怎么找,上哪找,自己是什么。如果说别人看到的外在,不是我内心认同的,那就从心里认的开始找,那些没有人问过、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称赞但又确实存在的烦恼开始找。烦恼包括不擅拒绝、边界被侵入、自我怀疑、自我破坏,以及谋求认可带来的疲惫。

三十而立又如何、怎么度过“而立危机”

咨询师

我的咨询师问我,你今天说了你的母亲、父亲,你的领导、同事,那你自己呢,你心里的感受呢?

如果感受是一条线,自这个起点,沿着这条线走啊走,伴随着对于内在需要的认清,就见到了我的依恋创伤及其表现:既对不被关注恐惧,也对关注恐惧,既对不被理解恐惧,也对全被理解恐惧,既对不被肯定恐惧,也对太受肯定恐惧。既怕人近了,也怕人远了。不同的方向,都是焦虑。留在原地,如何活出自我?离开共生,如何走向人群?三十岁快到了,如何立己,要如何度过这一生,年少时的理想还能实现吗,都是问题。

回望过去,那个时候我也没有想到,时至今日,这些问题都真的有了答案。事实上,诚如荣格所言,在某种意义上,生活中最重大和最重要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只能在成长中超越它们。而我对此的理解是,当时提出问题时的视野是有限的,在另一个层面上看,“问题”并不能成为问题。

比如,留在原地,如何活出自我?这个问题隐含着一个视角,那就是“共生”需要走出,好像“共生”是个什么地方,需要去到另外一个地方才能开始真正的生活,这是个误区。真正限制住我们的是心中的执着,认为别人该为我的感受负责是种执着,认为我要不受外界环境、他人情绪的影响同样也是一种执着。

不知道读者有没有类似的感受,一个当代青年的长成过程有可能是这样的,母亲的爱不是理想的爱,母亲的回应有时不及时甚至是糟糕的、带来被控制和吞没的恐惧,父亲的教导不是理想的教导,父亲可能缺位、人不知道在哪里、难得教导几回可能带着拒绝、侵入还有刻薄,带来被羞辱的恐惧,因痛苦总是使人印象深刻,在痛苦中甚至觉得这就是全部了,人就有了很多“招数”来应对这些痛苦,无外乎尽力表现特别好期待得到好的回应、或者表现特别差来表达“就算我差,我也想要、我也值得”,大多数其实是一会好一会差,到底哪个是自己,结果怎么都难受。

这个难受本质因为这些都是使用招数的结果,而使用招数是内在恐惧和痛苦大的结果,内在恐惧和痛苦不是我们的问题、是当时当地的一个反应。这让我想到童年的时候人们救山火,山火要蔓延,救火的方式不是扑灭每一个火苗,有时候是在外围砍出一圈空地,阻止火势扩大,里面该燃烧的接受它燃烧。

对待我们心里的愤怒和恨、恐惧和痛苦亦然。

“可怕的母亲”和“可怕的父亲”不是某一个人心中的坏念头,这两者都在集体无意识中以“原型”的方式存在的,而长大意味着终究要正面与之相会,经受过失望,经受住悲伤,经受过紧张,经受住害怕。承认这些都伤及了自恋,但是经过自恋受伤的感觉,我认。

说到这儿,想到埃里克森一件轶事,就是他改了自己姓。大家普遍知道的是他名叫艾瑞克· 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是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少有人知道他曾叫艾瑞克·洪柏格。艾瑞克·洪柏格的父亲是名儿科医生,叫做西塞多·洪柏格。但自幼年时他就有一种古怪的感觉,就是他不属于父母亲,并幻想能成为“更好的父母”的儿子。他一直觉得奇怪,为什么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他却长得身材高大,金发碧眼。周围的犹太人总叫他是异教徒。他也很奇怪,为什么自己表现出和血缘毫不相干的长相。

后来他才知道,洪柏格先生并非他的亲生父亲。母亲在埃里克森三岁时嫁给了他,他的生父是带有斯堪狄那维尔血统的高大男子。当埃里克森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内心在“反血统”的危机中混乱,引发了他对“同一性危机”概念的思考。1939年,37岁那年,他更换国籍时给自己的姓是在自己的名字Erik后加了一个son(儿子),就像宣言“我艾瑞克从此是我自己的儿子”,他用这种方式给自己漂泊的心找到着落。

而我,在各种现实困难中慢慢看到束缚自己的各种内心模式,在意象里一点点看清“不愿倾听的母亲—孤独的孩子”、“严格要求的父亲—害怕的孩子”等内在关系对子,历经一轮又一轮的子人格对子的整合,穿越过诸多压抑与应对,在意象对话中面对和转化“消极父母”中的能量,直至获得了理解和支持自我的力量,与此同时,为情结之痛做出的应对得少了,心愿之光便日渐显现了,这是属于我的着落。

好似站在个人史、社会史、心理学史的河流中,我又读到“自我同一性的感觉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不禁微笑,我们的体验在此相会,这就是自信;可以面对纷繁的价值系统中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那一款的能力,那么一个人的光芒一定会透出来,至此,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也成为可能,真正的亲密成为可能。于我,是乐于做一个咨询师和心理学传播者,在困难面前耐心,乐于见到这条路更加绚丽。

有人说西方文化的弊病之一是自恋文化、自我中心,其实也有一些学者试图走出这样的藩篱。如果说儒家讲“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埃里克森也提出步至中年期或者说壮年期,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这一阶段的消极发展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和痛苦,积极发展是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的幸福,工作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当然更大的自我超越甚至是对于我执的超越也是东方文化的高地,庄子《逍遥游》的境界是高山仰止,心中的眺望。

现阶段,三十而立,立家立业,由危转机,因烦恼而寻觅的我找到了我,由此顺理成章地走向人群,就像这篇文章,也是一封给人群的信。

愿更多人能在烦恼中找见自己,我确信有心就会找到。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绿帽情节智力测试自卑心理亲子关系容貌焦虑无性婚姻MBTI心理咨询心理学心理医生焦虑症强迫症思维反刍人际关系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恐惧心理女人心理性取向情商测试情绪管理产后抑郁洁癖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