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对孩子多讲付出而很少讲满足
作者:肉丝 2020-09-10 18:17:29 成长心理

前段时间我与朋友聊起“延迟满足”这个问题,但是慢慢的我发现我们的话题一直聚焦在延迟这个点上,却忽略了满足。好像在我们看来满足不是什么问题,一旦我们已经在讨论延迟满足这件事,就默认了我们有能力去满足孩子,问题不过就在于到底是即时满足好还是延时满足对孩子好。

为什么我们对孩子多讲付出而很少讲满足

当我静下来,我才意识到其实我们真的不太懂什么叫满足,在我们的文化中甚至不常用这个词,我们习惯用付出这个词汇。我们经常对孩子说,我对你付出了那么多,这算是最常用的表达。而满足这个词经常和溺爱联系在一起,我总是顺着你,我给你太多了,在我们的文化中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会惯坏孩子。

“满足”与“付出”其实在讲同一件事,即在养育过程中,父母或者养育者、教育者将某些有价值的“东西”给予孩子,但表达出来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那么我们为什么习惯用付出这个词汇而不用满足呢?满足和付出,它们各自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为什么我们对孩子多讲付出而很少讲满足

首先我想先谈一下我们文化中的付出,我们的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在表达他们对孩子的付出时,经常使用的有两句话,一个是“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还有一个是“我做的这些都是为了你好。”

人类社会某种程度上是被他们口中诉说的语言所塑造的。特别是那些我们使用最平凡的语句,那些我们说出来的时候伴随着深刻情绪的语句。它们是承重的,是切实的起到作用的,我们不能忽视它们。

1.“我为你付出那么多”这句话无疑是一种控诉

教师在我们的文化中总是与付出,奉献联系在一起,我记得我的小学班主任经常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奉献给学生。有一次她给我们讲老师的平均寿命只有50几岁,就是说当老师太辛苦了,寿命短,虽然我对这个数据是质疑的。但不管怎么说,当中小学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确是很辛苦,备课,讲课,批作业,还有很多上级的考核。更加核心的是你的工作好坏直接与学生的考试成绩相关,学校的办学指标直接挂钩学生的升学率,在中国的这种升学压力下,他们的压力可想而知。

小学六年我一共经历了两位班主任,她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你永远看见她们一副生气的样子。我记得其中有一个老师每次上课绷着个脸走进来,把手里的书砰的一声往讲台上一扔,然后就一言不发,过了十分钟才开始讲课,她真的经常这么干,底下的学生哆哆嗦嗦在下面大气不敢出,知道肯定又是哪里惹她生气了。

这就造成了一种很大的落差,对老师来讲她的确是很辛劳,付出了那么多。但是作为学生,他们却并不觉得受用,你的付出对他来说就像是一种惩罚,你总是不满意,你总是发火,你咒骂,你体罚,你让学生害怕你。于是就像上文所讲“我为你付出那么多”这句话在这里变成了一种控诉:为什么我付出那么多,你们却还不听话,还不按照我要求的做,让我失望?!

为什么我们对孩子多讲付出而很少讲满足

可是很少有老师想过这么一个问题,你的付出跟孩子的需求根本就不匹配。你的付出根本就不是在满足孩子的需求,你的付出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在满足你自己的需求。我们的文化一直有这样一种倾向:认为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什么对他有好处,只有父母老师才知道。所以父母给的就一定是你想要的,一定是对你有好处的,这想都不用想,必须接受。

这里就引出了第二句话:“我这是为了你好”。这是一个百试不爽的逻辑链条。首先,父母老师根本不在乎你的需求,先是自顾自的付出,若是你不接受,他们马上抛出第二句话:这是为了你好。

2.“为了你好”其实是一种自我辩护

为你好这句话可能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了。当你仔细审视它的时候,这句话就变得非常奇怪。当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孩子说出为你好这句话时,他们似乎是在说:我自己是没有需求的,我做这件事完全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了你。当他反复这么说时,它听上去就像是一种自我辩护。即使孩子没有问,父母都在拼命解释:我没有需求,这不是为了我。

而事实是他们当然是有需求的,他们的需求是如此的急迫,如此的强烈,以至于他们需要不断用“为你好”来掩盖他们自己的需求。并且这需求原本就跟孩子不相干,是他们自己的生活中需要去面对的。

就好比我们那些班主任,他们所有做的一切真的是为了学生吗?当然不是,特别是当他们给你脸色看,惩罚你,咒骂你,甚至殴打你的时候。他们有自己的需求,有自己生活中工作上的压力,甚至有自己情绪上的发泄。但是没有一个老师会在学生面前讲出自己的需求,说如果你们考不好,我就会被扣工资奖金,被领导批,完不成效绩,得不到职称,请你们帮帮我,帮我缓解工作上的压力。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实实在在是在为自己考虑,为自己担忧,为自己拼搏,可却把所有这些都说成为了孩子,对孩子的付出。

这就是我们文化中“付出”这两个字背后包含的意义,他不是真的在满足孩子的需求,相反它常常是一种控制和索取,是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向孩子索取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孩子变成了他掌控生活的工具。这种“付出文化”甚至会造成这样一种结果,父母越是向孩子索取,在我们的文化中就越被认为是负责任,越是爱孩子。你只要给这种索取套上付出的面具,就像拿到了通关文牒一样,整个社会给你开绿灯,你可以毫无顾忌的去向孩子索取乃至掠夺。

在这种环境和关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必定被迫去适应外界的要求。这个适应不是因为孩子信任外界,恰恰相反,他要去防范外界。因为他从小从那里得到了太多的惩罚,索取和威胁,他要想的是怎样避免再次遭受这种惩罚。经过我们父母和老师不断的训练,这种防范这种焦虑倒是成了孩子生活中的核心动力,成了他做事的因由。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既然付出不是真的去满足孩子的需求,那真正的满足是什么呢?我们怎样才叫做满足孩子呢?并且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为什么我们对孩子多讲付出而很少讲满足

为什么我们对孩子多讲付出而很少讲满足

3.活好自己,孩子才能受益

我想首先第一步不是想着如何去满足孩子,而是停止再向孩子索求,停止去驱使孩子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有句话讲的非常好:“孩子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对于家长如此,对于教师更是如此。既然是客人,就得有界限,他会慢慢长大,会有自己的选择自己的需求,会走上自己的道路,我们不能去占有他们的生活,不能替他们做选择,请把他们的生活还给他们。至于我们自己的人生问题,自己的焦虑,得有我们自己去面对。

那么在不去向孩子索取,建立了人我界限这个前提下,我们如何去满足孩子呢?所谓的满足我想绝不是满足父母老师的需求,那叫自我满足,而不是在满足孩子。这个满足必须以孩子的需求为准。一个孩子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需求其实就是稳定持续无条件的支持。孩子就像一颗树,它能够拔地而起,开枝散叶,矗立在大地上靠的是下面这片土地、土壤给它的支撑,它的根须深深的扎进泥土,抓住了下方这片土地才能够将树干矗立起来。

这种持续稳定的支持不仅是物质上的保障,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保护。想要提供这种心灵上的保护和支持,不是把功夫下在孩子身上,而是养育者自身需要有一种信任,这信任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我们自身是否对生活抱有信任,有了对生活的信任,我们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可以温柔坚定的去面对,而不必紧抓孩子,让他来保障我们的生活,让他带给我们希望,相反是我们给他保障给他希望。

其次,我们是否对孩子抱有信任,我们是否相信孩子自身带有的自发性和活力,他的善良和智慧,这些本身就能够使他成长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生命本身就有驱动力,你不用赶鸭子赶着他走,生命本身就有导航,你不必强拽着他走。有了这种信任,不但养育者的焦虑能减少大半,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必要的阻碍更是会减少许多。

当我们抱有这种对生活的信任,带着这种信任生活,那么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在与孩子的关系中自然而然的就会滋养他们。你送他一个礼物一个玩具,你带他去开心的玩一天。你给出去的不仅仅是那个礼物,还包括这个礼物背后你对他的信任,以及你对生活对这个世界的信任,这些正是滋养支持一个孩子成长的土壤和养料。

我们的文化常常美化父母老师等抚养者和教育者对孩子的付出,把它放在一个很高的道德高地上予以推崇。但是又往往在这种自我标榜和感动中失去了觉察,甚至不再为他们自己的人生负责。你没法给出你没有的东西,当你自己充满焦虑充满怨恨,那么你再怎么付出,你能给出的也就是焦虑和怨恨,真正的给予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得先活好我们自己,你好了,你安心了,你对生活有了信任,孩子自然能收益。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桃花运情商控制情绪安全感偏执型人格焦虑症弗洛伊德易怒症霍格沃茨边缘性人格障碍智商心理咨询师心理测评聊天治疗师叛逆期无性婚姻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心理自卑依赖型人格障碍女人心理抑郁症容貌焦虑PUA产后抑郁症男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