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早期焦虑与对死亡童样人格的否定
作者:李仑 2021-01-19 14:12:40 成长心理

01、婴儿早期焦虑与表现

婴儿最早的焦虑是被迫害焦虑。婴儿晚上要吃奶的时候,哭得非常厉害,好像快被饿死了,这来自他对食物的渴望。另外,婴儿长到三个多月的时候,晚上经常感觉到很困,要睡觉的时候哭得格外厉害。这是因为婴儿到三个月大,大脑里很多神经元的发育已经基本完成了,所以就有想睡觉的感觉了。

这时他感觉到好像要被现实抛弃了,或者哲学一点说,他感觉到要被这个睁开眼睛看到的世界抛弃了。在他心里,这种困意是一种与死亡有关的被抛弃的感觉。我们在很多临床中都发现,三个月左右的婴儿想睡觉的感觉是一种濒死感,他觉得马上要堕入毫无意识的深渊,所以他晚上一到困的时候就闹觉,哭得格外厉害,抱他很长时间后好不容易睡着了,稍微一放又哭了,这就是婴儿的濒死感。在这个阶段,妈妈要花非常多的时间哄婴儿睡觉。每个婴儿被哄睡着的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妈妈要去研究怎么哄他睡觉,这个就是最早最核心的抱持。

儿童的早期焦虑与对死亡童样人格的否定

换句话说,婴儿三个月大时,大脑发育到一定程度,能够感觉到睡眠带给他的失控、濒死感以及被抛弃的感觉,他非常恐惧,于是开始哭泣。他通过哭泣告诉养育者:我快死了,我对困这种快死的濒死感无能为力。这时候养育者把他抱在怀里,轻轻地拍打他,回应他的哭泣,用呢喃的声音去陪伴他,婴儿听到养育者轻声的呢喃,感受到养育者无条件、有力量、温暖、流动的陪伴,对快要入睡的失控的感觉就不再那么害怕了,或者说愿意“死”在你怀里,愿意相信在死亡的体检里,仍然有你陪伴着他。这就是被迫害焦虑与自身不完整的焦虑之间的循环。

自身不完整的焦虑是指婴儿在困倦的时候,觉得会失去一部分跟现实的连接,自己会变得不完整。拉康学派也讲自身不完整的焦虑,讲镜像自体——在孩子6岁左右,我现在讲的是十个月之前的婴儿期。

02、死亡童样人格的否定过程

安娜·弗洛伊德对父亲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做了进一步研究,总结了人类经常用的很多防御机制,其中有一个叫泛灵化。泛灵化的本质就是赋予没有生命的物体以生命,即给无机物以有机物的感觉。存在主义认为,泛灵化意味着存在界限被打乱。有灵魂和自由意志的人才能叫“存在”,没有就不能称之为“存在”,只能称之为“有”。机器、东西指向有,人指向存在,因为人有自由意志和灵魂。泛灵论的本质是给有的东西存在感,而儿童在与死亡相处的过程中,有一个武器就是泛灵论,即通过泛灵化跟死亡拔河和竞争。

在儿童的潜意识里,有机物、有灵魂的东西是活着的,无机物、很多东西“有”的状态是属于死亡的,所以儿童跟死亡搏斗的方式就是在潜意识里把有的东西变成存在的东西,给无机物赋予有机物的生命。这样的话,儿童就从死亡空间夺回来很多东西,战胜了死亡。

在0~5岁,儿童为无生命的物质赋予生命意志。到5~6岁,儿童认为只有会动的东西才有生命。这个会动分两个部分,一个是你让它动,再一个就是它自己动。到六七岁的时候,儿童可能还拿着玩偶,跟玩偶说话,他把玩偶抱过来抱过去就是让玩偶动起来。他赋予玩偶——比如玩具熊、小坦克车、小汽车、火车——动的能力,这实际上还处在泛灵化阶段,但已经跟前面不一样了:前面是为无生命的东西赋予生命意志,现在是动的东西才有生命,不动的东西没有生命。

不过,因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东方儿童在6~7岁可能才有这个机制,西方儿童5岁左右差不多就有了,因为西方对孩子逻辑思维的训练比东方早一点。东方文化实际上是混沌文化,西方文化是逻辑文化、实证文化,所以受文化属性的影响,儿童训练开始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儿童的早期焦虑与对死亡童样人格的否定

到8~12岁,儿童认为自己能够动的东西才有生命。这个时候儿童发现,我让它动它就动的东西没有生命,但是像猫、狗、鸟这些能够自己动的东西是有生命的,因为我没有动它,它自己也可以动。在这里有一个模糊地带,比如铁皮玩具等可以上弦的电动玩具。太小的孩子玩电动玩具其实不是好事,5~6岁的孩子玩比较好,因为电动玩具处在泛灵化阶段,就是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过渡阶段,大一点的孩子来玩可以区分过渡,帮自己建立过渡。

太小的孩子玩就会变成魔术——比泛灵化更严重的是魔术化,就是这个东西没有生命,突然之间它有生命了。水晶舞鞋就是魔术化的东西。魔术化的东西在儿童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的话,长大以后就会变成夸大。佛教说不妄语,妄语就是夸大、歪曲。

到12岁以后,儿童逐渐变得和成人一致了,开始保持着与成人差不多的跟死亡之间的边界,真正认识到死亡。在这之前,儿童是通过泛灵论的发展,通过存在与有的这种边界的模糊完成跟死亡的搏斗。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焦虑症咨询师亲密关系产后抑郁症心理治疗职场心理依赖型人格障碍亲子关系焦虑心理健康测试弗洛伊德思维反刍安全感哈利波特恐惧症回避型人格人际关系心理恐惧症自卑心理情绪管理九型人格绿帽癖社交恐惧症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