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自我心理学观点
自我心理学是精神分析的新流派,强调社会、文化和人际关系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Spitz对婴儿生命头一年的自我发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认为客体关系对婴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感对婴儿的作用上,母亲对婴儿的情感满足可以决定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态度,并且帮助婴儿形成情感定位,建构人生经验;
婴儿与爱的客体关系是婴儿的攻击驱力的一个出口,当爱的客体缺失时,攻击驱力只能指向剩下的唯一的客体——婴儿自己,表现为无法消化食物、失眠,甚至主动攻击自己,撞头,如果母育剥夺完全时,婴儿的生命会慢慢衰弱甚至死亡。
Edith Jacobson认为个体生命最初几周处于原始的心理生理自我,自我、伊底、力比多和攻击力都为分化,在于母亲的互动中,逐渐形成一种融合部分的自己对象表象。
当力比多和攻击发展出来后,两者相对立,形成个体对象关系的内部世界形成好的和坏的对象表象,个体通过内投和外投保持良好的对象关系,形成一套理想化的自己表象和对象表现,理想在现实中遭到考验,发展好就形成超我,自己表象与对象表象分化开来,整合成自我理想,出现偏差就会引起现实检验的丧失和自我界限不明的病理状态。
01.人本主义观点
Abraham Harold Maslow作为人本主义的先驱,一生致力于研究人类的“自我实现”,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两股力量,安全需要和成长需要(自我实现),安全需要就是害怕承担成长的风险,害怕独立、分离与自由,迫使个体紧抓过去不放,不愿失去已有的东西。自我实现是个体通过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本性与潜能而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处于他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
他研究48位杰出人士,终结出自我实现者的15种人格特征,第二条就是“对自己、他人和自然的接受",并提出自我实现的8种方法,其中四条是从不同层面表述接纳自己,分别为
1.“承认自我的存在,要让自己显露出来”
2.“在怀疑时,要诚实地说出来,而不要隐瞒”
3.“从小处做起,顺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要敢于与众不同,要有勇气作出自己的选择”
4.“要识别自己的防御心理,并有勇气放弃这种防御”
这足以说明自我接纳是自我实现的基础。
Carl Ranson Rogers通过大量的的实践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人格理论。他认为人格是由自我概念和经验共同构成,自我概念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尤其是受他人评价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是个体对自我的稳定的、组织化的知觉;
他认为个体存在机体评价过程(organismic valuing process)和价值条件化评价过程(conditionsofworth)。
机体评价是指个体先天具有的通过自身机体的满足感和自我实现为标准来评价人际交往中的经验,这种评价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个体的需要状态而改变,强调个体的主观选择性,促使个体准确的接受各种经验,就像天冷时,母亲给孩子加衣服,孩子很开心,但若不冷,母亲也给孩子加衣服,孩子就不喜欢;
价值条件化是建立在外界的评价之上的评价过程,个体存在尊重、关怀和爱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一需要,个体会渐渐内化外界的价值观念,并压抑自己的机体评价,改变自己的言行以期获得外界的认可。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价值的条件化作用过强的话,就很容易出现扭曲的自我概念,对自我的态度取决于外界的评价,以致他为了博取好评、完成责任、避免不悦和惩罚而压抑自我实现的需要。
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一种维护个体机体评价和去价值条件话的积极关注体验,即使自我行为不够理想,也仍能感受到外界真正的理解、尊重和关怀;无条件积极关注是婴儿最基本的必需品,在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氛围中成长的儿童,能无条件接纳自己,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无需通过防御机制来维持自我。
03.认知行为流派观点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lbert Ellis创立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ftonal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他认为心理困扰主要来自关于自己、他人和世界的不合理信念,并将心理困扰分为自我困扰和不适应性困扰,自我困扰来自关于自我的不合理信念。当个体对自己或外界的需要没能被满足时,个体就会以某种方式贬低自己,表现出对整体自我的不接纳和消极评价,形成自我困扰。
一个人无法无条件自我接纳的核心原因是他内心有一个不合理的自我概念负面形象,并现实生活中不断的寻找证据证实这个“自我概念",这就是Robert C.Merton所说的“自我实现的预言"/“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我预言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证实:
(1)过滤:通过有色眼镜(图式)来看待自己和世界,倾向于寻找能支持自己观念的证据,只能看到或者听到某些与自我概念相符的信息,而看不到、听不到其他与之相违背的信息,因为个体不希望自己是错的,当个体的期望得不到实现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感受。
(2)投射性认同:在客体关系心理学家Melanie Klein认为,投射性认同是个体诱导他人以他预想的某种特定的方式来行为作出反应的人际互动模式曙引。不接纳自我的人(投射者)为了摆脱自己对自我的不接纳,缓解内心的压力,就将这部分“放置"在另一个人身上(接受者),认为对方不接纳自己,并在无意识中强迫对方表现出对自己的不接纳,从而真实的感受那种不被接纳的感受,加固这种不接纳的感觉,形成恶性循环。
(3)强迫性重复:个体小的时候被伤害,如果他抓住这个伤害不放,虽然生理年龄不断长大,已经淡忘,但是那个伤害一直都在潜意识中,控制他不断寻找甚至制造类似的情境,期望自己在心的情境中战胜儿时的那种伤害,但今非昔比,他永远也做不到。所以只能是一次次的在自己无意识创造的情境下受伤。
04.行为主义观点
行为主义理论学家认为人与动物的行为是后天通过行为结果的强化而获得的。
Martin E P Seligman(1967)首次发现习得性无助现象。在研究动物的实验中,他刚开始像Pavlov一样把狗关在一个铁笼里进行条件性反射实验,所不同的是只要蜂音器一响,他就给狗施加无法忍受的电击,狗刚开始在笼子里四处乱窜,惊恐哀叫,屎滚尿流,多次实验后,狗就再也不狂奔,只是趴在地上惊恐哀叫,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就算门是开着的也不逃跑。
这就是经典的习得性无助实验,习得性无助是指有机体在多次经历了某种失败经验后,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特殊心理状态畸引。当其经历的总是不接纳、否决与失败,他就会对怀疑自己,无法接纳自己。
参考文献
张书维.内隐、外显自我接纳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4. DOI:10.7666/d.Y2553319.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85118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0968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1423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2621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13109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