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孩子活泼爱笑,是全家人的开心果,简直是我的天使孩子,可是一到晚上,光奶睡、抱睡还不行,还得抱着走,边走边摇晃,全家人轮流上夜班,已经被搞趴下了,一听到她的哭声我就焦虑得不行。
白天也不怎么睡,但是好歹还能自己玩,我也可以喘口气;晚上就磨人了,问题是只要我哄,我抱,看着闭上眼睛睡着了,可是一放床上就哼唧,一抱起来接着睡,好像床上长刺了似的。
白天见不到妈妈也无所谓,晚上必须要含着奶头睡觉,本来计划上班就慢慢断奶的,结果晚上奶睡,断了好几个月也没成功。
上述这些情景,想必每个养育过孩子的家长都感同深受,深有体会。在家长看来,哄娃睡觉绝对是一项技术活,一觉睡到天亮、夜晚醒了自我安抚入睡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可遇不可求。奶睡、抱睡、抱着走、边走边晃、落床醒……这些养育路上的“磨刀石”,无比考验精力和耐心。
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办法能够让孩子自己睡觉呢?
01、知己知彼从了解睡眠特点开始
要改善孩子的睡眠问题,首先要了解他们的睡眠特点,顺势而为,而不是想当然。
和成人比较,婴儿期的睡眠时间较长,每日可达16-18小时,断断续续,没有明确的昼夜节律。他们往往经快动眼睡眠(在此睡眠阶段中,眼球会快速移动,同时身体肌肉放松)进入睡眠。
3月龄左右,他们开始出现日/夜周期,经非快动眼睡眠期进入睡眠。总睡眠时间缓慢减少,最终在青春期后达到成人标准值[1]。
睡眠时长的个体差异较大,特定年龄段儿童平均睡眠时间的差异可多达2小时。
各年龄段儿童的适当睡眠表
数据来源Uptodate:儿童睡眠生理
入睡时孩子即出现快动眼睡眠,年龄越小,快动眼睡眠的比例更高,1岁内约占70-80%。快动眼睡眠中,孩子睡眠周期短,很容易苏醒,做梦也是在浅睡眠期。
这也是家长反映孩子为什么总是看起来睡得不踏实,前一秒还在睡觉,后一秒就开始哼唧的原因。
婴儿睡眠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睡眠,就要以同样的方式接觉。想想之前孩子在睡觉时,你会不会一听到他有什么动静就会立马把孩子抱起来或者喂奶,而不是先观察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呢?
说到这里,家长可能会恍然大悟,原来抱睡、奶睡都是家长给自己挖的坑,现在要避开这些坑,就要断开入睡与这些事件的联想,锻炼接觉的能力。
随着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会发生可预计的变化,包括总睡眠时间和快动眼睡眠时间比例逐渐下降,向成人的入睡模式转变,即通过非快动眼睡眠入睡。
02、让孩子养成按固定时间睡觉的习惯
建立睡前仪式
建立不含刺激性活动或电子设备相关的睡前仪式,建立稳定地睡前仪式对抵抗就寝、入睡所需时间较长和夜醒都有帮助[2]。
这种仪式应持续20-45分钟,包括3-4种安抚活动,如洗澡、换睡衣和讲故事;不应包括看电视或使用其他电子设备[3,4]。
给予睡眠联想
睡觉前给予适当的睡眠联想,应为孩子在夜间触手可及的物品,例如毛毯或玩具等过渡物品。小月龄时,可以用安抚奶嘴。
从3月龄左右开始,应该在孩子困倦但还没睡着时将其放在床上,这么做可避免将入睡与被抱起或摇晃之间建立联想。
给予适当安抚
对于已经形成奶睡、抱睡联想的孩子来说,刚开始的睡眠调整可引起他们哭闹,家长仍然可以安抚他们,但是这种接触应该短暂(1-2分钟)并且中立,比如拍肩膀、臀部,而不是抱起来或喂奶。
家长可能要问,孩子哭多久才能去安抚,这个并没有推荐的最佳时间,应该根据自己对哭闹的忍耐力和孩子的气质决定间隔时间。
固定睡眠起床时间
睡前仪式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建立就寝和睡眠时间表,此计划必须确保孩子获得生长发育所适宜的睡眠量。
睡眠应该符合孩子的自然入睡时间。即使放假不用上学,也应该维持固定的睡眠和起床时间,相对固定的作息有助于强化生物钟,使孩子更容易入睡。
03、让孩子习惯策略性小睡
白天小睡时应考虑到正常发育性日间睡眠模式、24小时睡眠需求,也就是夜间加上白天小睡的总时长是否符合本年龄段的推荐睡眠时长。
睡眠需要驱动力,两次睡眠时间至少间隔4小时以上,才有足够的动力让孩子再次入睡。因此,小睡间隔时间过短、相对于夜间睡眠时间过长或小睡时间过晚都可能导致失眠。
综上,夜醒、抱睡等是常见的婴儿睡眠问题,自主睡眠的训练方法是有的,但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家长温和而坚定的反复尝试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Anders TF, Sadeh A, Appareddy V. Normal sleep in neonates and children. I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leep Medicine in the Child, Ferber R, Kryger M (Eds), W.B. Saunders, Philadelphia 1995. p.7.
2.Newton AT, Honaker SM, Reid GJ。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and processes for behavioral sleep problems among preschool and early school-aged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 Sleep Med Rev. 2020;52:101303. Epub 2020 Mar 20.
3.Foley LS, Maddison R, Jiang Y, Marsh S, Olds T, Ridley K. Presleep activities and time of sleep onset in children. Pediatrics. 2013 Feb;131(2):276-82. Epub 2013 Jan 14.
4.Carter B, Rees P, Hale L, Bhattacharjee D, Paradkar MS. Association Between Portable Screen-Based Media Device Access or Use and Sleep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Pediatr. 2016 Dec;170(12):1202-1208.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72815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1225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288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2251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413062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