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是一个全世界都存在的普遍问题。近些年,随着电影《少年的你》上映,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又成为了大众的焦点。为了有效降低霸凌的发生率,我们需要了解到底什么是霸凌行为、霸凌行为背后存在哪些心理问题、以及面对霸凌,孩子可以怎么做。
去年大火的电影《少年的你》将校园霸凌问题展现在了大家眼中,不少网友都表示自己在学生时代遭受过不同程度的霸凌。其实校园霸凌、青少年暴力等问题近些年一直存在,最近上过微博热搜的“湖北孝感校园暴力”就是一个例子。
想要有效的制止、预防和识别校园暴力,我们就要先了解暴力的定义、类型以及产生暴力行为的原因。今天岩读就来介绍一下校园暴力、青少年暴力背后的心理学。
01、校园霸凌只是打架而已?
通常来说,暴力(aggression)是指一系列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攻击性行为。这些暴力行为不仅限于肢体攻击 (physical aggression),如打架斗殴,它还包括语言攻击(verbal aggression)和关系攻击(relational aggression)。
和肢体、语言攻击不同,关系攻击通过损害社会关系、友谊来伤害他人。这种关系攻击在校园霸凌中其实很常见,例如全班同学故意冷落某一个同学,散播某个同学的谣言,或者威胁其他人不要和某个同学做朋友。除此之外,暴力行为的功能还可分成两种:主动性攻击(proactive)和回应性攻击(reactive)。
进行主动性攻击通常是为了取得某个物质上的东西,或者为了在一个群体中获得主导、控制权,例如高年级同学向低年级同学勒索财物,或者想当班级或者学校的老大,让同学们都对他惟命是从。而回应性攻击主要是对主动性攻击的一种回应,以表达自身的愤怒,例如新闻中那些时常承受校园霸凌,最后被逼急而做出过激行为。
有一些实验结果显示,发生肢体暴力的频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而语言暴力的频率却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关系攻击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生。这很有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青少年的语言表达功能也有所发展。并且,和言语暴力相比,肢体暴力通常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引起老师、家长的更多关注,因此,年龄较大的施暴者会更多的通过“不给自己添麻烦”的方式来欺负他人,比如威胁、辱骂。
02.校园霸凌只是男生之间的问题?
其实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这个观点,认为只有男孩子才会打架、欺负人,女孩子没有这个胆量。其实现在我们都知道,女生之间的霸凌只是“有过之无不及”。就像电影《少年的你》所呈现的,女生之间的暴力攻击并不罕见。除此以外,女性施暴者经常使用关系攻击,通过离间、命令他人不许和某个同学交朋友、散播谣言诋毁某个同学的形象来伤害他人。
有些研究表明,女生更关心小团体中亲密感和支持,而男生更追求独立和与大团体的接触。因此,女生施暴者更倾向于利用小团体中的关系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避免正面冲突。例如电影中的魏莱,她不仅通过肢体暴力欺负陈念,更是运用关系攻击让全班同学都不敢和陈念做朋友、甚至交谈。
03.暴力仅仅是“外在”问题?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出现暴力行为只要进行教育就能有效制止。但有些时候,攻击行为只是表象,孩子的内在心理健康也需要关注。
有的实验结果显示,主动性攻击的施暴者更倾向于拥有反社会人格,而回应性的关系攻击行为和焦虑症有关。一些受害者,出于反抗和报复,会进行回应性攻击。对于他们来说,运用关系攻击更像是采取一种匿名的报复行为,通过这种关系攻击,被害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被欺负所带来的焦虑感。实验表明,焦虑程度高的男生比女生更容易进行回应性的关系攻击。
那为什么只有回应性暴力攻击和焦虑有关呢?不少心理学家从社会认知偏差(social-cognitive bias)的角度提出了解释。Dodge(1980)年提出,当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在与其他孩子接触时收到了负面反馈,他更倾向于认为那个人是出于恶意。这种认知偏差会让孩子通过暴力行为来“反抗”这种他认为的“恶意”。
同时,研究者们发现焦虑的孩子在社交场合,例如学校,也存在这种社会认知偏差,比如只关注他人行为、评价中负面消极的一面。因此很多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认知偏差可以解释为什么焦虑的孩子会出现暴力行为,或者有暴力行为的孩子会焦虑。
相信看完上文,大家多少都对暴力行为和不同攻击方式有所了解,那我们要如何应对校园霸凌呢?
首先,学校和家长都应提高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孩子被欺凌不是简单的“同学之间闹别扭”,这是刻意的伤害行为。
其次,家长和老师需要耐心与孩子沟通,必要时出面干预。如果家长和老师秉持“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的思想,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会产生自我怀疑,认为自己活该受到霸凌。
就心理学而言,有专家指出,可以通过榜样训练、移情训练、归隐强化和游戏活动等方式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改善社会认知偏差,从而改善校园霸凌问题(白燕,2016)。
如果你身边有可能经历着校园霸凌的同学,我们不妨参考参考新闻中提到的“NOT”原则:
不要沉默,不要息事宁人(not);
遇到危险,迅速离开(off);
面对霸凌,要学会发声,及时与父母、老师进行沟通(talk)。
最后,我想说,面对各种类型的校园霸凌,我们“0容忍”!
参考文献
1. Marsee, M. A., Weems, C. F., & Taylor, L. K. (2008). Explor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ggression and anxiety in youth: A look at aggressive subtypes, gender, and social cognition.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17(1), 154-168.
2. Craig, W. M. (1998). The relationship among bullying, victimization, depression, anxiety, and aggress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4(1), 123-130.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207464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9200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0607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9393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332456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