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校园霸凌危机事件,咨询师应该怎么做?
作者:杜奕 2020-09-08 10:47:05 人际心理

在讲这个题目之前,我做过一个小调查,问了身边的一些朋友,发现我们中的大多数在上学的时候,曾经目睹过校园霸凌事件或者成为校园霸凌的对象,只是当时对这个问题并没有认识,还以为是一群坏学生在打架。直到现在,看到一些新闻和热点话题才知道,原来校园霸凌给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带来这么多的危害。

校园霸凌事件影响的绝不仅仅是霸凌者和受害者,而是影响甚至塑造了不良的校园文化。校园霸凌事件中,除了我们都知道的受害者和霸凌者之外,占人数比例最大的其实是旁观者。这些旁观者对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有可能毫不知情,只是从其他同学处听说而已,因此可以被称为局外人。校园霸凌对局外人也造成了诸多影响,比如他们中的目击者会因为没有及时制止事件的发生而感到内疚,而更多道听途说的同学会因学校里发生了霸凌事件而感到恐慌和担忧。

发生在校园里的霸凌事件大概分为五种类型:肢体上的、言语上的、社交中的排挤孤立和散布流言、网络欺凌和性欺凌。这些霸凌共通的核心特征有三点,一般来说,只要满足这三个特点,都是校园霸凌事件。

(1)霸凌者带有敌意,而且是故意为之;

(2)霸凌者和受害者的力量和权力不对等,比如高年级同学欺负低年级同学,或者班级干部欺负普通学生;

(3)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发生。

面对校园霸凌危机事件,咨询师应该怎么做?

除此之外,校园霸凌事件还有其他特点:

(1)对象多样性。除了学生之外,在一些职业高中,还会针对一些老师,涉案人员会呈现低龄化的态势;

(2)形式多样性。除了我们经常听到的生理侵害和人格侮辱外,现在还会将殴打视频传播到网络对受害者声誉造成损害;

(3)群体性。霸凌者往往是以两人、三人或团伙形式出现。

(4)地点隐秘性。霸凌事件多数发生在课堂以外的地方,比如校园的某个角落、教学楼的工具间或者隐秘的楼道等。

(5)受害者在事后选择沉默,以避免招致更猛烈的报复;

(6)随着时间推移,霸凌者对受害者的伤害程度越来越深;

(7)霸凌者对受害者除了造成身体和精神伤害外,还会给受害者造成心理伤害,比如受害者会感到恐惧、绝望,甚至有可能选择自杀。

面对校园霸凌危机事件,咨询师应该怎么做?

某学校出现了一起殴打学生的案件,我们团队接到了校方电话,约定了时间赶了过去。在跟校方进行会谈的时候,我们梳理了各个层面的信息,确定了本次事件的四个干预目标:第一,安抚被打的学生;第二,妥善处理双方家长对学校的不满情绪;第三,开展反霸凌的宣讲;第四,待霸凌者恢复上学后随即展开心理教育和干预。这里面也包含了危机干预的三个步骤:确定问题的目标、评估风险和资源、给予希望和共建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在危机管理会议上确立了问题和目标;其次,我们评估了这次事件后续发展发生刺激风险的可能性;再次,我们评估了能够利用的资源,包括校方、学生、家长、校长等能够提供的资源;最后,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灵活运用和调整。

管理会议召开后,我们先对两名被打女生分别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包含了对情绪的评估和安抚,了解事件更加具体的线索。受欺负的孩子在事后会有一系列情绪波动,即创伤后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在沟通和了解后的一个星期内慢慢减轻。而后,我们对打人者进行了沟通和心理辅导。两名学生表示愿意回到学校上学,学生的家长也表示接受。

面对校园霸凌危机事件,咨询师应该怎么做?

本次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在事件发生后进行反校园霸凌宣讲。对于反霸凌宣讲顾虑最多的是校方,因为本次事件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并不知情,所以校方担心会有新一波流言蜚语。于是,我们把反霸凌事件作为心理活动月的一个版块,做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方同意了我们的方案。除了对学生的宣讲外,还有家长篇和学校篇,尤其是对老师开展班级冲突事件管理和相关心理培训,这一举措受到了老师们尤其是年轻的班主任的热烈欢迎。

本次事件后续的进展慢慢步入正轨,学生和家长都对学校重拾信心,但还是出现了一个我们预料之中的意外。其中一个女生在上学两天后,又回到家里表示不愿意再上学。危机干预的目标并不是直线式的,反复性和多变性也非常常见,针对这些多变,我们只需要根据内部变化进行调整即可。

经过了解我们发现,女生A回到学校后,看到当时欺负她的同学在对她不怀好意地笑,她感到毛骨悚然,觉得对方在挑衅,但后来我们问过这位同学,他说他只是在表达善意。我们和老师经过探讨,为他设置了一个边界:不得靠近这两个女生,也不要有过多的目光接触,如果想要表达善意或者歉意,可以通过他们都认可的一位体育老师来转达,而非直接表达。双方都接受这个处理方案,而后,我们又对该女生进行了几次心理辅导,直到应激反应慢慢消退。

面对校园霸凌危机事件,咨询师应该怎么做?

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说,打人的孩子要受到惩罚,但惩罚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尝试从受害者角度理解霸凌行为。霸凌者通常以自我为中心,过分看重某一方面的自尊,无法理解他人的感受。校方要引导霸凌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引发其责任心,同时维护好他们的自尊和自信,让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了这件事情,但有过能改善莫大焉。

而作为老师,需要特别留意班级里容易成为霸凌对象(霸凌者和被霸凌者)的五种学生:

(1)家庭比较弱势的学生。比如大城市里外来的子弟,他们封闭、不自信,容易成为霸凌者的欺负对象;

(2)条件优越又喜欢炫耀和露富的学生。他们容易成为高年级学生的勒索对象;

(3)来自有暴力倾向家庭的学生。打人者也是受害群体,如果父母有暴力行为,那么他们的孩子也容易成为施暴者;

(4)来自不稳定家庭的学生。比如父母争吵频繁,家庭中没有温暖,这样的孩子容易抱团取暖,如果团体里有人涉足校园霸凌,不管是受害者还是加害者,那么其他人就可能成为被连累者和追随者;

(5)智力和身体可能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学生。

班主任要特别关注这五类学生,同时要在班级里宣导理解他人。我们对其他人的认知都很有片面性、很刻板,当我们在学生中倡导这种友善的时候,无形中就会减少校园霸凌的发生。从焦点解决的系统观来说,有良知且正确看待霸凌事件的学生占大多数,所以我们要发挥绝大多数人的力量,因为他们是校园霸凌事件中重要的载体,他们的价值观和判断很可能让霸凌在老师和学校不知道的情况下消匿于无形,这就是我们强调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因。

面对校园霸凌危机事件,咨询师应该怎么做?

被欺负的时候,可以采用拖延战术,沉着冷静地拖延时间,然后把事情告诉家长或者自己可以信任的老师,不要以为忍气吞声和息事宁人就可以化解,因为欺凌能发生一次,就可能发生第二次、第三次。所以我们要告诉自己的孩子,遭遇暴力事件一定要求助,人身安全最重要。

我们要用焦点解决的力量,看到系统和整体,不仅关注受害者、霸凌者,也要关注局外者和旁观者,这是预防性举措的最关键的理念。

校园霸凌不是个人行为,也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责任,它是每位管理者、老师、学校、校工、家长的共同责任。反校园霸凌是一个文化倡导和行动的世界,事前的预防、事中的妥善应对、事后的倡导缺一不可。我们特别希望通过心理咨询师的介入,能让这样的事件得到专业的解决,最终改善校园文化,让校园霸凌消弭于无形。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健康测试存在主义叛逆期孤独症情商测试产后抑郁源码霍格沃茨智力人际关系洁癖焦虑亲密关系心理效应心理医生心理焦虑症回避型人格障碍心理测评系统MBTI测试情绪管理思维反刍易怒症控制情绪九型人格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