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自杀坠楼频发,我们缺少怎样的死亡教育
作者:微量元素 2020-09-07 15:25:25 成长心理

有人说一次告别天上就会有颗星又熄灭。

不被允许出现的死亡

最近,互联网上的几则消息点爆了很多网友的神经。

一则来自于著名作家杨红樱,在其小说改编的漫画中,知名角色马小跳“我都想自杀了”的台词受到读者的质疑。而她给出的回应是一年之前已经就这部分内容进行删改,并将收回老版本。

另外一本出自儿童文学作家杨鹏的小说《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书里的主人公,一位中学生,在经历周围人的冷嘲热讽之后,选择结束自己的一生。同样,这本书已经被全部下架。

对这样的处理结果,网友的评价不一。

有些人认为,作者在文中将死亡这件事写得“没那么恐怖”,相反有些绚烂和华美,这将会引起不知世事的儿童争相模仿,这也是他们集中诟病的部分;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即便将死字从字典删除,人还是会死,因而重要的未必是抹去这两个字。

再也难以挽回的生命

和对文学作品的严格审核制度相对应的,是接连被报道的青少年自杀事件:

去年4月,上海浦东的高架桥上,一名17岁男生和母亲在车中发生争执,然后径直下车跳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今年6月,一名大学生在参加补考时被老师发现作弊,取消补考资格。之后,他选择从教学楼上坠下。

我们或许不应该责骂他们脆弱、没有承受能力,相反,我们或许应当思考,是不是教育当中欠缺了对于死亡的讨论,才会让他们,把死亡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手段?

上文所说的作者在书中提及自杀的争议,后续处理结果已经给出,但这些事情引起的争论其实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现在缺少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死亡教育?

有关死亡的思考,千百年来无数人也曾给出自己的答案,从这些理论、想法当中,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

死亡·他们说

儿童眼中的死亡,往往天然地带有一些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Youtube上的一段对4、5岁左右孩子进行访谈的视频里,对“人死了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他们给出了很多答案:

有的小孩回答,死了之后,人会到天上,坐在星星上,“就像我两个爷爷正在做的那样”。也有孩子觉得,死了之后人会变成风。

2017年上映的一部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或许是对此最好的描绘——亡灵之地的人们皆像还生者的世界中一样,自由地穿梭在美丽的建筑之间,到了亡灵节日,还可以回到人间同亲人相聚。

在这个世界,死亡并不意味着“消失”,真正的消失指的是再也没有任何人记得你。这是一种对死亡非常浪漫、非常温暖而孩子气的解读,也因此给了很多人心灵上的慰藉。

心理学家皮亚杰眼中,儿童对死亡的理解和认知发展过程紧密相关。他所提出的模型将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0—2岁

没有确切的死亡概念,认为死亡只有“存在和消失”的区别。

2—7岁

认为死亡是真实发生的,死亡意味着分离。他们也会对死亡产生神奇的想法,比如给出一些想象出来的死亡原因(如,死掉的人变成了天使);同样,他们会对死亡产生焦虑,比如害怕被抛弃,对死者产生罪恶感。

7—11岁

儿童发现死亡是不可逆的,对死亡的恐惧增加,且这个时候,对死亡的解释是拟人化的。

11岁以后

儿童开始将死亡看成是整个生命的一部分,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开始对死亡产生焦虑。

通过这样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出,儿童对死亡的认识逐步清晰和真实化,随着死亡这个概念由最开始的模糊到清晰,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也逐渐清晰。

2007年进行的一项对90名4-8岁的儿童进行的研究表明,对死亡生物学概念更加成熟的理解与对死亡的恐惧有关。这可能表明,为了减轻死亡恐惧,从生物学意义上和孩子讨论死亡是有帮助的。

少年自杀坠楼频发,我们缺少怎样的死亡教育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死亡教育?

死亡,在我们的文化当中一直是一个让人们不太容易开口的议题。

不论是孩提时候年夜饭前桌上那些摆放整齐的空碗,还是清明祭祖时放在火堆中的几张黄纸。虽然这些事看似离我们很近,但想要理解死亡真正的含义,还需要靠我们自己去摸索。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孩子将死亡看作一件很“神秘”而很“酷”的事情,甚至争相模仿危险行为;也有很多青少年渴望通过死亡博得关注。

我想我们不能把这些事全部归罪于小说家们。

在他们还没有形成对死亡的真实认的时候,完全选择闭口不谈,或是直接用“你长大了就好了”的话进行敷衍,是不负责任的。相反,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和孩子认真地谈谈生命和死亡,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所以,死亡教育中我们需要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呢?私以为有三点:

01、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而我们正在经历很长很长的一生

生和死,本不应该被完全割裂。

正是因为知道任何事情,包括生命都有其尽头,正在经历的每一天才都更应该被珍惜。即便有困难和艰险正在让我们感受到痛苦,我们也要期盼更多一点的耐心和勇气,去支持自己跨越生活中的每一道关卡。在这个角度上,每个正在生活中打滚的人,都值得满分的鼓励。同样,与其整日担忧太遥远的以后,不如珍惜当下。

02、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所以需要尊重生命,更要爱自己

死亡教育,其实也是生命教育。

抱有对于死亡一定程度的的恐惧感,其实不是一件坏事。只是这样的恐惧,不应当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活。同样,我们也应该尊重别人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自爱,永远是生活中的一堂必修课。

很多事情,是选择了一条路就没办法再按下返回键的。死亡就是其中之一。

有很多人,在选择自杀之后又中途反悔,却再也没有机会回到之前健康。很多时候,当我们觉得这件事已经值得用死来画上一个句号,或许一两年回看,会觉得这小事一桩。

虽然当下会觉得这是一个最难跨越的坎,等迈过去之后,你也许会惊讶于自己的勇敢。

03、及时表达爱意

而不是等到告别之后才追悔莫及

就像《寻梦环游记》当中说的那样,被遗忘才意味着一个人最终的消失。虽然生活中我们并不能真的期盼一个“亡灵世界”的存在,但我们可以在还有机会的时候选择陪伴和倾诉。不要吝啬、害羞于直言自己的感激和爱意,在还可以紧紧拥抱的时候,给爱的人一个拥抱吧。

结语

有段时间,我很喜欢听张学友的《离人》。歌里唱“有人说一次告别天上就会有颗星又熄灭。”

死亡或许也一样,每一个人的离开都意味着告别,就像天亮时候关掉一盏灯——虽然稀松平常,但对历经其中的人而言,这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如果我们可以更郑重、更慎重地谈起死亡和生命这个议题,更珍重生命,更珍惜自己,或许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新闻中,会少一点遗憾和懊悔。

Reference

Slaughter, V., & Griffiths, M. (2007). Death understanding and fear of death in young children.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2(4), 525-535.

朱莉琪, & 方富熹. (2006). 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

Youtube Lin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wXLw7nZYc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正念控制情绪恋母情结产后抑郁症心理咨询女人心理自愈能力心理测试心理学家外貌焦虑心理健康边缘性人格障碍自卑心理回避型人格障碍PUA叛逆期职业性格男人心理原生家庭性取向源码恐惧心理爱情挽回聊天抑郁症测试思维反刍心理治疗哈利波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