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里写到了依赖型人格。每一种人格的塑造和养成都是植根于童年,从童年的土壤里慢慢开花结果的。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对于80后90后来说,他们的父母也许被时代的洪流洗礼过,因此在养育风格上也呈现了多样性和复杂性,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被忽略、被轻视、被控制。
张爱玲在她的小说里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描述她在童年经历里的阴影,直到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小团圆”也是在着笔于她所经历的那些创伤。
童年对人的一生影响是巨大的,而童年所受到的伤害对将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心理学家海灵格先生在一次个案中,对当事人说“回到你的家乡去”。
在这里,也许可以隐喻为“回到我们内心的家”。
我们听过很多的故事,在成长的过程中,急于迫切想要逃离家庭,成年后的若干年,却依然还在苦苦追寻在内心世界里和过去的自己和过去的经历握手言和。
这种和解本身是非常艰难的。但在人的漫长的一生来说,它又是经常不得不去面对的关卡。
就像西西弗斯的神话,每一次推石头到顶端,石头会砸下来,然后一切又要重来。
因此,在这里,想和大家一起进行探索和探讨,怎么样去和过去的童年创伤和解。
01、觉察过去经历所带来的伤害感
对于很多人来说,“我曾经经历了什么?”是比较难去意识到的。
也许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伤害、挫折,可能才有机会发现,“哦,我原来是在年幼的某个时段被伤害过”。
当我们在内心把当下的经历和过去的经历进行了某种链接的时候,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整理和顿悟的机会。一方面会产生无助感,“我原来是因为过去某件事而耿耿于怀”,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产生顿悟感,“原来不是现在某个局面困住了我,而是和过去某种感觉有关”。
以依赖型人格为例。在上一篇的小南,当她在现实中感受到特别焦虑无助的时候,突然联想到了,童年时被父亲斥责否定时的感觉,内心感觉很无助,很脆弱,很希望有个人能帮助她逃出那个尴尬低气压的环境,但是却没人来帮忙,这种感觉,长久地留在她内心某个角落,一有现实的境遇触碰到她这种无助脆弱的感受时,她就会自动回到当时的感觉里,而且感觉自己做不了任何反应,像是被卡住一样。
对于小南来说,很重要的是,要尝试去慢慢辨认和区分出来,哪些感觉是过去经历的影响?哪些感觉是当下经历所带来的影响?这就像一个混乱的麻线团,要从这个线团里慢慢去把这些情绪和记忆理顺,把过去和现在的不同的影响区分开来。
在实际的生活中,有时候会需要一个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来一起帮忙,去理清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纷扰。
也正如古人所说“心如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它需要人们鼓起勇气来面对那些散落的记忆,但同时当真正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又蕴含着解放自我的生机和希望。
02、用心去感受那个童年陷入困境的小孩
有时候让我们很气恼和沮丧的是,也许你已经很努力在小心跨越童年时的黑洞。
比如,你不擅长拒绝别人,你已经很努力很认真提醒自己,这次一定要勇敢拒绝,可是,当你反应过来的时候,你已经委屈自己答应了别人一件你并不是很想做的事情。
于是你开始在内心指责自己,懊恼自己很无用,对自己感觉很失望。
但我们不敢拒绝别人,也许正和我们在童年时经历的有关,我们希望被社交关系所认可,就像童年时我们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每次努力考试,不敢提任何要求,也会无条件地服从父母的安排。
往往这种时刻,可能是需要我们来花时间关心自我的时刻。当我们又和过去一样,再次陷入困境的时候,可能是开启和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孩对话的机会。在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意象对话来完成这样的一个内心沟通。
闭上眼睛,先让自己放松下来,然后慢慢去回忆和感受,那个内心里的孩子,大约几岁?她/他在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下,经历了什么?她/他有什么样的情绪在涌动?有哪些感受冒出来?
用心去慢慢接近和感受这个孩子,看一看她/他有什么样的需要?作为成年的自己,可以给她/他一个拥抱吗?或者安慰?或者可以给与他/她什么样的支持?
当你做完这一切,感觉内心里的那个孩子慢慢安全放松下来后,再慢慢睁开眼睛。无论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情绪流动,有什么样的感受升起,尽量尝试保持开放和接纳。
我们如何碰触我们的心,我们也会慢慢从这里生长出力量。
安抚过去受伤的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它再次跑出来,也请你愿意花一点时间,去留心对待它。当那个受伤的孩子,以某种方式可以不断被看到和承认的时候,它也会慢慢安静下来。
这就像,我们在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一样,当我们的孩子哭泣时、暴躁时、难过时,我们花一点时间陪伴孩子,慢慢安抚孩子情绪安静下来。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收获了来自父母的爱与肯定,也会因此积攒他们的自信与勇敢。
同样,当我们用对待孩子的方式来对待内心的那个自己时,也会因此而积聚自我抚慰的力量。
03、在现实的当下去发展和丰富应对困境的技巧和策略(问题解决策略)
当我们去和过去的自我进行和解的修复之后,有人也会问,我做了这些,但是我的现实处境还是很困难,怎么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和过去和解,关注那个受伤的孩子,是对内心对自我进行整合和重构的过程。而另一方面,我们的确需要去发展应对现实困境的能力。
同样以不擅长拒绝别人为例,当我们不小心又一次委屈自己答应了别人。这时候,我们尽量不要气馁,也不要责怪自己。我们可以尝试去复盘,在整个环节中,有哪些地方是可以改进的,会有利于我们练习在人际中坚持自己和拒绝别人。
有时候可能我们也要稍微忍耐一下那种恐惧和焦虑感“别人是不是会讨厌我?别人是不是会不喜欢我?他们会不会像我的父母当年一样会责骂我”等等。
我们需要稍微去坚持一下“被讨厌的勇气”,然后在这样的尝试下去获得和从前不一样的体验。
通常来说,当我们尝试拒绝和坚持必要的自我时,很有可能会获得别人的尊重,这就好像我们在明确地告诉对方“这是我的边界”,他人也会因此去尊重我们的边界。
建立边界是非常重要的,用边界保护为自己营造了一个保护伞,那么就可以在这个保护伞中用很多具体的行为,去关爱和强化自己内心的小孩。例如:
休息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包裹在毛毯里,并让自己处于温暖的灯光下。从躯体感受上,最直接地告诉自己:现在是安全而温暖的。这个过程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跟伴侣一起完成。
在摇椅或沙发上前后轻轻摇动自己身体,让自己感觉在摇篮中一样。其实轻微地摇晃,对人们有着不错的安抚作用。
条件许可时,试着养一只宠物。哺乳类宠物会无条件地依附于你。你从宠物对自己的依附中,可以感受到你是怎么样依附于他人的。同时,在你照顾宠物时,也渐渐学会了掌握生活的节奏,并且照顾自己。
每周要至少为自己留出专属的半天时间,专注于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例如用甜点和美食犒劳自己,打电话给朋友倾诉,甚至去拥抱一个人等等。在自己设立的保护伞下,你内在的小孩可以任性、可以委屈、可以傲娇。
人的内心成长,是一条漫长且孤独的路,但往内探索,又有无尽的奥秘和宝藏在等待发现。让人欣喜的是,很多妈妈们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也更为坚定地重视自己的心灵成长,这是非常勇敢的,虽然人迹稀少,荆棘密布,但每一次小小的成长也都会带给人坚定的满足感。
愿每一位走在这条路上的你愈来愈发现真实美好的自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20700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3307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08480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1386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9929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