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家庭里总是要有一个人特别的焦虑
作者:李松蔚 2020-08-26 10:23:13 人际心理

刘丹老师是国内系统式家庭咨询领域的专家。我一进入心理学领域,就听说过她的名字。但直到我2014年入职清华大学,和她共事的几年,才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和学习她是如何工作的,受到她的悉心指导。这是我一生的幸运。

我对刘丹老师的第一印象,是她有一双神奇的眼睛,总是能够从不同寻常的角度看到问题的另一面。

记得跟她认识不久时,有一位刚当了妈妈的朋友,抱怨自己的老公整日负能量,每天在家都会很焦虑,不但帮不上忙,还给自己添乱。其他人听到她的抱怨,要么是共情,一起帮她“吐槽”老公;要么出主意,教她“解决”老公的焦虑。这时,刘老师不紧不慢地说:“刚生完孩子,家里总是要有一个人特别焦虑的。我觉得,也许爸爸焦虑比妈妈焦虑更好一些,因为妈妈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更大。”这句话说出来,大家先是愣住,然后纷纷拍手叫绝。那位新手妈妈,脸上一下有了笑容,说:“有道理!我没有产后抑郁,都是被他给气的!”

“家里总是要有一个人特别焦虑的”,这句话让我觉得特别不可思议!她是怎么想到的呢?原本是在指责单个的人,说完这么一句,这件事就跟整个家庭产生了联系。这简直就像变魔术一样,一瞬间,问题的气质仿佛都变了:从难以克服的个人缺点,变成了全家人在这个阶段共同面对的压力。这一刻,问题不再是单纯的麻烦,而成了家庭焦虑的一个出口,甚至还有了那么一点点的好处!这种点石成金的独特眼光和表达方法,实在是太神奇了。

后来我知道,这就是系统式的思维,是几十年专业训练的结果。

刘老师不只是一个拥有系统思维和方法论的专业工作者,她还经常把这种思维用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跟她合作的几年里,我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她的一言一行都是系统式的,也许这已经变成了她的一种生存智慧,用来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难题或挑战。

李松蔚:家庭里总是要有一个人特别的焦虑

就在这个月,我们一起准备一个两人合作的课程。她一边拽着我沟通,一边解释:“对不起,我每次上课之前都会特别焦虑。我们沟通得充分一点,我就会放松一些,你可以吗?”我对她又无奈又佩服。无奈是因为,我要“被迫”按照她的要求,为这门课程付出更多精力去做前期准备;佩服在于,即使是这么简单的一件小事,她也要放在系统的视角下解决。其实以她的资历、地位,她即使说:“松蔚,我们沟通得还不够,你必须多花一点时间!”我也会毫无怨言地接受。但她把这件事说成她自己的“焦虑”。我们做的工作,就变成了“照顾”她的感受。这不但给我的压力小了,完成之后,我还会有一种“照顾”了她的成就感。

除了有一双系统式的眼睛,刘老师还长着一双系统式的手。

她对我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在于手眼结合,思想与行动统一。“光看到是没有意义的,一定要做到。”她强调操作,再深邃的想法都要落实到简单的动作上。刘老师每一次上课,都要求学生做一些看上去特别“笨”的练习。有时候她还要学生反复练一句话、一个词。这样的练习,确确实实有助于学生们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

我和刘老师共事的第一年,有一件小事让我印象深刻。有人带了苹果,几个同事分着吃。刘老师拿着一个苹果,用十个指头扣住苹果的上下两端,想用手掰开。我看她咬牙用力,苹果却纹丝不动的样子,赶紧说:“用手是掰不开的,我去借一把刀吧。”刘老师说:“能掰开。”我说:“掰不开。”她说:“如果就是想掰开呢,有没有办法?”我说:“还是用刀吧,掰不开!”她一边用力,一边说:“有很多聪明人,在做到一件事之前,他们想的是为什么做不到。他们的聪明才智都花在证明做不到上面。除非你让他们看到事情发生了。”她一边说,一边在我面前,把苹果“啪”的一声掰成两半。她看着我说:“之后,他们才会去想怎么能做到呢。”我无言以对。当然,我还是喜欢用刀切苹果。但以后再切苹果,我总是会想起这件事。我记住了,重要的是“让事情发生”。

“让事情发生”,也是刘老师做咨询的理念。在我们合作咨询、合作教学的这些年里,每次我在想法上天马行空时,就会被她拽回现实:“你的想法很好。我们把它变成动作,试试让它发生。”

我第一次看她的现场工作时,一位学员介绍自己和妈妈有矛盾,刘老师建议她:“你先对妈妈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完不要坐在原地,要站起身离开。否则,你就是在等待妈妈反对你。”那位学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刘老师说:“你试一下”,并立刻请人现场扮演那位学员的妈妈,坐到她面前,让学员说完自己的想法就起身离开。学员说:“不用试了,我知道怎么做了。”刘老师还是坚持,说:“试一下。”当时不要说其他学员,连我都有点儿不耐烦,觉得这么简单的动作,没必要再练了。但刘老师一再坚持,学员只好按照要求,对扮演妈妈的人讲了那句话。

出乎意料的是,讲完这句话,她并没有站起来,而是继续坐在座位上。其他学员以为她忘了,纷纷小声提醒:“站起来,走了。”但她还是坐着不动。渐渐地,大家意识到不对了。这个学员花了好几分钟才站起来,她转过身来的时候,大家看到她脸上全是泪水。她说:“我现在才知道,原来是这样的感觉。”

当时我很惊讶。现在我更惊讶的是,好几年后,当我回忆这些事情时,我还可以一下回想起那些栩栩如生的画面。它们对我来说,仿佛有穿透时空的力量,直到今天还是历历在目。我很庆幸,在学习系统式家庭咨询的这几年中,刘丹老师一直为我引路。她大师级的眼光和手法,为我树立了坚定的学习方向。

《家庭的伤痛与疗愈》是刘丹老师在教学和咨询工作中多年智慧的总结。我想,把这些经验总结到书里,变成一本沉甸甸的、有分量的读物,对刘丹老师来说,也是“让事情发生”。这是她的第一本专业著作。借着这本书,她的思想和实践就不只停留在大学课堂,而是可以实实在在地影响更多人。没有机会跟她学习的读者,也可以通过阅读本书,获得系统式的思考智慧,得到咨询实践的指导。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自愈能力恐惧心理焦虑亲密关系社会心理学心理测评系统爱丁堡绿帽癖容貌焦虑叛逆期易怒症心理医生MBTI聊天咨询师心理测试无性婚姻心理健康智商恋母情结弗洛伊德自闭症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