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匿名者的狂欢
作者:易读心理网 2020-11-08 12:19:06 心理百科

在这个时代,网络暴力已经随处可见,这是最简单也最残忍的,影响最恶劣的暴力方式,“网络暴力”匿名者的狂欢。杀人不见血,匿名者在网上针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打破道德底线,近日,郎朗在机场没有帮妻子拿行李事件,被部分网友指责,遭到谩骂,这就是网络暴力,现在的郎朗不敢让妻子在拎包,害怕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匿名者的狂欢

郎朗回应妻子帮拎包:现在她拿东西的时候,我说你一定要让我拿,我说你别害我,你知道吧,不要太溺爱!

这句话是郎朗与妻子的对话,就是因为郎朗没帮老婆拿行李这件事,郎朗透漏在生活中确实是妻子照顾自己多一点,加上前段时间受伤妻子非常担心自己,所以她主动拿行李,现在她拿东西的时候,我就会说一定要让我拿。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网时代,我们的一言一行也借助网络平台在传播,再这样的环境下,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会被大众拿着放大镜去挑错。

“网络暴力”匿名者的狂欢

电影《搜索》中女主公叶蓝秋的遭遇,就真实地说明了网络暴力的伤害,一位花季少女,有着令人羡慕的美貌,和一份体面的工作,可是因为坐公交时说了一句气话,却招来了小三等污名,并因此而遭到人肉搜索,最后无处可逃选择自杀,与现实中的暴力想必,网络暴力的参与者范围更广,影响更大,生活中小小的事件,可能因为网络的传播而引发大的暴力性事件,太多太多的网络暴力不敢去想象。

网络暴力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民通过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的发帖,回帖或者是网络创作,打着道德的名义对自己认为不道德,不公正的现象进行讨伐。对网络事件的相关人群发表具有诽谤性,污蔑性,侵犯名誉和煽动性的言论,文字,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肆意攻击,还会进行人肉搜索,并且公布当事人以及亲友的真实信息,以侮辱,人身攻击和发布追缉令等方式达到维护社会正义的伦理纲常,以实现群体性情绪宣泄为目的的网络行为

“网络暴力”匿名者的狂欢

一般来说,网络暴力的动机有两种:

道德审判

这一类型是围绕某一具体的舆论热点事件而产生的暴力行为,这种暴力行为发端于社会中的热点舆论事件,往往起始于正义和道德的初衷,基于朴素正义的动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它以暴力的形式展开,但却是为了社会正义。

这类事件没有特定的舆论发起人,也没有限定性的攻击对象,凡是与道德正义相关的普通人也可以作为网络暴力的目标人群。前文提到的“郎朗没有帮妻子提行李”就可以归为这类。

在这类事件中,大量的网民在网络舆论中就这一热点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针对的往往都是热点舆论事件中的相关人物。伴随事态升级,网络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转向人肉搜索。网民追查此事件相关当事人的真相与隐私,并将调查结果公之于众。接下来,越来越多不明真相的网民盲目参与,正义和道德的初衷逐渐被掩盖扭曲,最后演化为打着道德旗号肆意谩骂、曝光隐私、现实谴责等方式来实现道德审判,给当事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困扰。

“网络暴力”匿名者的狂欢

恶意攻击

这一类型的网络暴力行为始于情绪宣泄和网络舆论所进行的纯恶意性攻击,也称为网络欺凌。

这类暴力事件有特定的舆论领袖和有特定的回应。导火索通常为针对某一热点事件发生后,目标人群对此舆论事件回应所发布的信息。当目标人群发布的信息与大众群体的观点或情绪有较大差异时,随即围绕此条信息,在意见领袖的引导下事态不断扩大。

起初只是此条原始信息受到指责,此后凡是与此条信息相关的人和事物都会被迫卷入,这条原始信息的发布者会成为众矢之的。此种类型的网络暴力实质是一种以特定事件回应为缘起,以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当事人为对象的衍生性的网络暴力。如果目标人群为明星和名人、政府官员和富人、专家学者和其他网络红人等,则会引发更广范围和强大更大的网络暴力。

言语攻击除了会对个人目标造成负性心理影响之外,恶意的用户评论煽动其他人模仿该行为,也会引领某种言论方向或者增加网友对发布者的愤怒和厌恶以及降低对整个事件的满意度。

这类网络暴力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通过描述一件为大众所感兴趣的事件,或者对某个人或某单位的一个帖子或报道进行评论,从而引导或激发网民的社会情绪,进而对此发表煽动性、攻击性和侮辱性言论,达到诋毁目的,并最终引起大量网民的追随与围观。

“网络暴力”匿名者的狂欢

所谓的“公知”在这类网络事件中往往充当着网络推手的作用,在此过程中,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会进一步加深网络暴力事件中受害者的无力感。网民的猎奇和娱乐心理、盲从和宣泄心理等因素成为了滋生网络暴力的土壤。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介,网民与传统受众在信息的接收和使用上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这些特征会影响到网民的网络行为。

第一,道德观念成为网络道德审判的合理化理由。

目前存在的道德滑坡和道德缺失现象日益凸显,网络暴力是民众道德审判和道德民兵在网络上的折射。由于道德话语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特别容易被唤醒和被认同,众多网民基于维护道德的正义感和热情参与了道德审判,却给当事人造成了不道德的伤害。弱势群体不花费精力去辨别事件的真伪,先入为主地认为某个特定身份的人做了某件事情就是不道德的,上来就乱骂一通,陌生网友们的意见也呈一边倒的趋势。

“网络暴力”匿名者的狂欢

第二,和人们的从众心理有关。

当个体感知到自我与群体的行为与态度不相符的时候,来自于社会的压力或者是个体自身的压力都会促使个人趋向于与群体或社会相一致的行为与态度。大概有38%的人只是跟随其他人的观点。更多时候,个人宁愿改变自己原有的意见,从而与所处群体或社会保持一致。

网络环境中网民的行为同现实中的个体一样也会有从众行为,人们在了解到信息时,虽然每个网民都有充分发表意见的可能性,但是当面对具体事件,产生对事件或涉及主人公的不满或分歧时,网民的行为还是倾向于寻求群体认同。当网络中激烈的口水战来临时,当负面的谩骂之声占据上风,一旦个体意见与众人相斥,则很快被讨伐声所淹没;而倘若与众人观点相近,那么非理性的观念聚集在一起很容易产生共鸣的效果。

后来者也会先入为主地跟随前面人的行为,骂声越来越高,迅速将非理性情绪蔓延开来。从众带来的后果会使得事件的传播越来越偏离事实真相,引起后来人的激愤,陷入恶性循环。

“网络暴力”匿名者的狂欢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人手握麦克风的时代,尤其是自媒体发展,使人们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言论自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自愈能力职业价值观焦虑症心理学家人际关系产后抑郁测试正念绿帽情结思维反刍叛逆期弗洛伊德男人心理心理医生心理测评原生家庭心理医生社会心理学心理效应俄狄浦斯情结PUA安全感哈利波特亲密关系性取向自卑洁癖双向情感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