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家庭暴力?它是一种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伤害或摧残行为,具体表现为身体上的殴打与残害;或是精神上的伤害与折磨。
人类之所以能在地球上区别于其他物种,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会将人类动物性的一面逐渐隐匿,将和平与友好的一面展示出来的过程。
当前的社会心理学家普遍持有这样的观点:攻击性源于人类的进化,而且由于其生存价值而一直保留了下来。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我们会发现:家暴的施害者不过是在释放他们的动物天性罢了。
而这种天性的释放,不论性别,而是个体社会性和动物性博弈的结果。
当在家庭的互动中,人们的社会性有所削减,动物天性被释放出来时,暴力就可能发生。
昨天是“沱沱的风魔教”,今天是蒋劲夫,未来还会有其他人。
在中国,家庭暴力的发生率为29.7%—35.7%,受害者多半为女性,近年来老人、儿童和男性的比例也有所上升。
家暴的频频发生,总令人无奈,为什么暴力总是容易出现在家庭中?
针对于此,2019年12月4日,深圳市华康博爱心理学研究院来到南山区蛇口街道东角头社区,现场开展 “家’圆’行动——反家暴心理干预计划项目社区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宣传展架
本次活动由华康心理黄思乔老师提供现场心理咨询、心理小知识普及等一系列心理健康服务,相关助理和社工派发活动宣传单,现场吸引了数百位社区居民前来了解详情。
附近居民前来咨询
前面提到,为什么本应属亲密关系之中会发生暴力?
这是因为,当两人逐步建立起关系的过程,双方的边界会逐渐弱化,继而双方的意见、想法会逐渐形成整体,这是亲密关系一个必经的过程。
但如果双方产生不同的意见时,双方都会产生消除意见分歧,将意见达成一致的想法,而当使用家暴的一方发现没有办法达成共识,就容易产生愤怒、冲动的情绪,从而激发他的暴力行为。
所以,我们看到,那些在沟通中,越是爱强词夺理,无理取闹,越容易激起愤怒。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差,因此在愤怒时产生暴力也就不足为奇。
如何识别自己是否被家暴了呢?
发生了家暴,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家暴只分两种:零次,或无数次。
更准确点说,家暴如果发生一次,就绝对会有下一次。即使这个这次甜言蜜语说再也不会,下次依然还会发生,一错再错的行为,应当避免不要再发生,这不是一次次的选择忍让。
所以,当我们面对家暴的受害者时,与其问“受害者为什么不离开”,不如问“加害者为什么还没被阻止”?施暴者需要承担责任,接受惩罚,矫正错误观念,学习愤怒管理技能等等——这些,需要公权力的介入,也需要大环境里存在足够的反暴力与性别平等的声音。
世界卫生组织在《理解并处理暴力侵害妇女行为》报告里提到,要减少对女性的暴力,除了在个人层面进行干预,还有其他有效的具体方法比如——
1.组织媒体宣传,让更多人知晓现行的反家暴法律;
2.提升女性在离婚、财产、子女抚养和监护等方面的权利;
3.社区为家暴受害者提供综合服务;
4.性健康与生殖健康的医疗机构,要关注可能遭受暴力侵害的女性;
5.在学校里教授暴力识别与预防课程,影响青年人的认知、态度与行为;
6.鼓励男性参与推广非暴力与性别平等;
7.早期识别并介入干预那些高暴力风险的家庭;
……
家庭暴力不是私事,不是不可外扬的家丑,而是全社会要联合起来对抗并干预的暴行。既要鼓励受害者站出来报警存证,也要给予受害者足够的救助与保护。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16105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190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2283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2595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12865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