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需要被纠正吗?
作者:黄贝尔 2020-11-04 09:58:22 成长心理

易读心理一直陪伴着许多家长和孩子的成长。随着时间推移,爸妈身边的宝宝也从软软糯糯的小肉团,变成了横行天下的小霸王。

所以,爸爸妈妈面对宝宝的变化,心里面也会不断蹦出来更多的问号。

随着孩子长大,2至7岁的孩子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并不少见。在发展过程中,他们开始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看待生活。有一种形容是:他们开始将别人视为太阳系的一部分,自己是太阳系的中心。

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需要被纠正吗?

图 源 | pexels

看着孩子们逐渐蓬勃的自我意识,爸妈们渐渐开始觉得自己好像管不住这些小朋友了,经常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她的行为就好像整个世界都围绕着她转,非要拿到她想要的东西。"

"他总是抢走哥哥手中的东西,或者说一些伤害别人的话。为什么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尊重和无礼?"

"她似乎不能接受任何事情否定(或者和她意志相反)的答案。只要她想要什么,她就希望我放下我正在做的任何事情。"

"我希望我能让他在做事之前先想一想,不要总是闯祸。"

小脑袋里究竟在想什么?

其实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目前比较通行的是参照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如果我们光谈2-7岁的孩子,皮亚杰把这个时期的孩子归为“前运动思维期”,而在这个阶段里,孩子的行为会出现大概六个特征。

下面,我们除了拿出专业名词外,会给出一些具体的实例,让爸妈们更容易地理解孩子的行为。

1. 符号化

这个现象大致出现在2-4岁的孩子里面。由于话还说不明白,所以他们只能借助一些符号、物体来表达自己。

例如,孩子可能会把五颜六色的巧克力豆,形容成不同的感受。比如自己害怕吃辣椒,看到红色的巧克力豆,就说这是“辣辣的”;或者不喜欢吃蔬菜,看到绿色的巧克力豆,就说这是“菜菜”。

2. 中心化

中心化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只关注一事件的一个方面的特质,这也是属于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在这一阶段,孩子难以同时思考多方面的问题。

例如,孩子看到了便利店,想到要吃雪糕,爸妈不给他买,他的心里就只会想着便利店的雪糕,而不会去思考为什么爸妈不给他买。

3. 自我为中心

这也是这篇文章的重点。自我中心主义,指的是孩子无法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根据皮亚杰的观点,自我中心的孩子认为其他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与他完全相同。

例如,当孩子在游乐场没有玩够,爸妈急着催他走,孩子心里可能会想:大家都没玩够,为什么要走呢?

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需要被纠正吗?

图 源 | pexels

4. 泛灵世界观

孩子对于没有生命的物体,都会赋予生命的特质或意义。

例如见到巨大的卡车,会认为那是大怪兽;晚上睡觉看见窗外有光斑打在墙上,会认为有眼睛在盯着自己看。

5. 人为论

人为论指的是,这个年龄的孩子会认为,世界上的很多事物都是“人为”的——因此人也能改变它们。

比如,他们可能认为天空和云都是“人造”的。又比如,当听说身边有病菌(疫情),他们可能会挥舞手臂,驱赶病菌,甚至拿“武器”把疫情赶跑。

6. 不可逆观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当事情发生后,很难通过逆向思维去探究事情的起因。

例如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想探索自己的世界,结果在超市里和爸妈走丢了。当爸妈反过来问:你为什么要自己一个人跑开?孩子往往无法给出答案,甚至只会说:“不知道”。

当爸妈能够从一个比较全面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的认知特点,那么再去学习如何应对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也就不是难事了。

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需要被纠正吗?

图 源 | pexels

“以自我为中心”需要被纠正吗?

我们不倾向于用“纠正”这个词。所谓的“正”,可以说是某些爸妈心目中的一些标准,或者一些规则。

如果不根据孩子认知发展的自然规律,而在主观上设定一些自己的标准,再试图让孩子遵守,这不是纠正,而是武断。

来自德国普朗克人类认知和大脑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曾经分析过一些孩子,看他们是否能够在游戏中让自己(或群体)利益最大化。

研究发现,其实在2-7岁的孩子身上,多数都会体现出“利己”意识,而在6-13岁群体中,很明显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开始为利益的均等而展开博弈。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去辨别"公平"与"不公平",而是由于他们不成熟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在面对具有强烈“利己”的情况时,无法去思考“利他”行为——简而言之,大脑没有发育成熟。

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需要被纠正吗?

图 源 | pexels

因此,如果某些家长还在纠结于是否要纠正孩子的行为,请问又该去纠正什么呢?显然你并无法让孩子的大脑发育得更快一些。

这里需要明确一点:以自我为中心这种状态,并不代表孩子与周边世界是没有交流的。相反,他们只是在用有限的能力,去解读这个世界罢了。

所以,当这个世界呈现给他们的内容是善意、包容、慈爱或充满乐趣的,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对世界的解读也会具有同样的属性。理解了这一点,家长就该知道怎么做了:

1)别跟着孩子一起“以自我为中心”

当某些家长遭遇孩子的小任性,不知为何,自己也“任性”了起来。比如孩子不肯离开便利店,一定要买零食,这时一些家长的思维就变成了:“我非要让你现在就离开这个店!”

其实仔细想想,这时的家长,岂不是把自己降级成了一个2-7岁的孩子?

家长这时可以拿出好几个策略,有时甚至可以利用一下上面提到的孩子的其他认知特质。例如:避免站在对立面:“宝宝喜欢这个吗?妈妈也想买饮料,宝宝也帮妈妈挑一个好不好?”悄悄对孩子说:“这个糖果摆在露天哦,上面有没有细菌啊?”在进店之前就对孩子说:“你今天的预算只有5块钱哦!”

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需要被纠正吗?

图 源 | pexels

2)帮助孩子去规划自己的行为

帮助孩子设定计划,教他们设定优先级,并奖励他们。

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即使是很短或很小的目标,也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并亲身体验等待和计划的好处。例如:xxx游乐场人多,xxx游乐场人少,宝宝是想去人多的还是人少的?这两个玩具只能拿一个。仔细想想要哪一个?如果你自己能做决定,等会还有个小惊喜给你哦。

3)为孩子的认知发展准备“温床”

为什么一些孩子的行为会出现偏差,甚至可能有点失控。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已经“预判”了自己可能会被拒绝,或者被责备,因此也就产生了焦虑和恐惧。很明显,这也是长期和家长的不良互动中产生的思维惯性。

其实当家长明白了孩子不同阶段的认知发育特质后,就应该知道,不应该用责备的态度来面对孩子每一次的自我行为,而应该开始向孩子阐明:在你的行为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妈妈知道,这是你的玩具,别人不能抢。但是你也不可以打别人。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哦。你把玩具砸了吗?没事的,来告诉妈妈,为什么砸玩具?是不是因为太难了,搭不起来?我们一起来解决好不好?

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需要被纠正吗?

图 源 | pexels

以上的一些策略,也可以被归纳为家长同理心的展示。尤其是与“自我”的孩子交流时,同理心的展现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同理心其实很难通过说教而去传递给孩子,往往只能通过“示范”和“演绎”来完成。

因为同理的过程,其实就相当于家长把自己置身于2-7岁孩子的思维空间中,去体验他们所体验的世界,再用成人的话,帮助他们把感受说来,并引导他们找到答案。

面对“以自我为中心”的小朋友们,请抛弃掉否定、责备和纠正这些意识。

记住一句话:“唯有被同理够多的孩子,才可能发展出同理他人的能力。”

参考资料

ScienceDaily. 2020. Self-Centered Kids? Blame Their Immature Brains. [online] Available at: [Accessed 23 October 2020].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职场心理弗洛伊德洁癖无性婚姻自闭症心理医生树洞心理医生叛逆偏执型人格外貌焦虑社交恐惧症双相情感障碍产后抑郁症社交恐惧症绿帽情结亲密关系安全感抑郁症测试心理恐惧症社会心理学俄狄浦斯情结自愈能力焦虑职业价值观反社会人格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