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薛老师,最近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文章批判婚外情、婚内出轨、小三,这些现象,请问您对这些现象有什么看法呢?
薛老师:
这样的现象其实比比皆是,但凡出现在舆论上,在道德上,必然遭到指责。而婚内出轨,它的目的,大多时候又不指向婚姻解体,他们既想要维护婚姻,又要保持一个婚外情,或者婚内出轨这样一个现象的存在。
代价是背负着一些道德上的骂名,可是这目的又在哪里呢?
如果这样的事件没有任何的意义和好处,为什么这么多人又趋之若鹜?显然,这个里面可能隐藏着一些必然的,或者说在婚姻当中很难找到的,可是维持婚姻又是很重要的元素。
其实,从恋爱发展到婚姻,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恋爱当中的情感很丰富,但是它也以保持不确定作为前提。一旦情感获得了充分的确定性,进入婚姻,那不确定感就消除,而婚姻的生动性,就消失了,这种情况下,活力就会降低。
所以进入婚姻之后固然获得了决定性,但事实上,情感的链接是减弱的,这是成为一个社会人必须要接受的,也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境况。但是,从获得生活存在感的角度而言,人们从内在又想要回归到更具有生动存在感的地方。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定的条件的支撑,那么,婚内出轨的行为,就很自然就不容易发生。
所以从更简单的角度来说,婚内出轨,第三者其实是牺牲了自己很多的感觉,或者说向对方提供了很多自己跟情感相关,跟感受相关的很多感觉。但是结果只是,更好地维护了对方的婚姻关系。除非两个人是结婚为目的,那是另当别论。
但大多数情况下,受到指责的婚外情,都不是以重新组成婚姻作为目的,所以反而成了一种婚姻平衡的第三方。那么这种情况下,其实我们就可以看到,婚内出轨或者婚外情,它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在特定的情况下,感觉失落了之后无处可找寻。
也就是说,婚姻完全确立了之后,本来应该有更多的时间跟精力,把自己的感觉转化成跟社会价值有关的方向,去加以追逐和努力,这样的话就不再停留在情感的需求当中。但是如果所做的事情带给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大,那么,就非常容易回过头去,希望能够在情感的层面上找到更多地存在感。
所以,在这个社会当中,这种现象很多,只是意味着说,可能很多人在价值感和意义上其实是迷失的。虽然他们可能做的事情也很多。这才是让我们应该要警觉的地方。
问:
薛老师,有一个现象叫做斯德哥尔摩现象,讲述的是一些被害人,在被歹徒囚禁或者是关押、施虐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当他们被营救的时候,他们反而会特别的强调,这些关押他们的人其实对他们是不错的。
这跟营救他们的人,或者跟大众眼中所看到的事实好像完全不一致。很多时候会让很多人感觉到匪夷所思,为什么他们对于一个迫害自己的人,会处处给予维护呢?
薛老师:
这种现象,当然在精神病理学当中,就被命名为叫做斯德哥尔摩现象。那么就其实质的原因是,其实当这个被害人被营救的时候,在他的感觉当中,首先被救出来的是他的身体,是他有形的这个部分。那他的心里的部分,是不是伴随着他这个身体被营救同时被营救了呢?显然这不一定是一致的。
那为什么他心里的部分感觉,没有真正的被救他的人所看到,他就会有这样的一个举动,去维护迫害他的人呢?
因为迫害的人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把非常多的这个无价值的、无力的,甚至很多很沉重的感觉,在迫害他的过程当中,放到了这个被害人身上,这些感觉其实非常沉重,又很难忍受。
当然,唯一消除的方式是,救助他的人,能够了解到这种感觉,并且能够把它说出来,这个是最理想的。但事实上去营救他的人,未必能够在第一时间,在心理上直接就能够感知到这一切,那是后续的工作。
所以当他被救出来的时候,他会面临被摧残、被压迫所导致的很多感觉,在心理层面上其实无处安放。并不像他身体被救出来了,那些东西也被获救了。简单来说,身体被救出来了,可是灵魂依然留在原地。
这就会导致一种自救的方式,就是因为无法让这些沉重感被他人所看见,那他自救的方式就变成抬高迫害他的人,这样使自己所遭受的那种沉重和无价值的感觉,也没有那么难以承受,所以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也可以说是一种抵挡和防御。但是它确实是有它内在原因的。
问:
SM现象现在越来越多,为什么在正常的生活当中,很多人会通过这种方式,去追求这种更深层次的感觉,想问薛老师SM这个现象,跟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之间,到底有没有什么关系?
薛老师:
很多人都知道SM是一个施受虐的现象,那么从经历者的角度来说,为什么他们愿意去做这种施虐或者受虐的尝试。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会同时发生在性关系当中。好像他们要去摸索彼此更深的一个边界,借此来激发平时触摸不到的内在地体验和感受。
从个人的意义上来说,也能找到一些迹象。比如说跟这些人的早年经历可能有关系,但是在这里我想更多的还是从宏观上,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知道,如果要去摸索更深入的,更深刻的很多感觉,其实是为了获得某种存在感。
涉及存在感,在每个人身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种是跟感觉关联在一起的,与生俱来的,一种所谓的本能存在感。这种存在感伴随你感觉一起,不需要你做太多的努力,它本来就在那里。另外一种就是自我存在感,它跟身份绑定在一起,也跟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本来就存在的这种存在感,它并不一定能够关联在一个身份上,就会像一个没有身份的人,他也会有很多存在感。简单来讲,一个婴儿被生下来,他身上也有各种感觉,他一定是存在的,他也会彰显出他的存在感。但是婴儿没有身份,所以他其实没有自我存在感,婴儿在那里哭、在那里笑,他很自然,但这个跟身份没有关系,他也不会因为他的哭、他的笑,他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他只是量存在着。
那么要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就要跟身份绑定。那身份从哪里来呢?身份就是,把这些本来就存在的感觉,转化成一种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可以去追逐的欲望,然后自己借此来获得身份,然后就变成了一种自我存在感。但自我存在感,是一个替代性的。
我们说在社会文化层面上,你去寻找一些替代性的满足。比如说,原来只是饥饿,那应该吃食物,那现在慢慢的衍生成,这个车子、房子等等,这些都是替代性的满足。替代性的满足的好处是,他可以更稳定,那当然也就绑定了我们的身份上。
可是,当社会越来越发展,那我们把越来越多的感觉,统统转化成跟符号相关的,这种替代物满足的时候。我们其实就离本能的存在感越来越远。可是这两者其实是不能够偏废的,虽然,获得身份是需要不断的努力去提升自己的身份,但是,根基其实是不能丢失的。
所以当这个社会,共同趋向于不断去追逐欲望的时候,这些感觉就会被转化成替代性的欲望。停留在感觉远处的那个部分就越来越少,这时候,反向的就会推动一些边缘的人群,要去不断的去探索,挖掘更多更深的感觉。好让不断追逐欲望的这种张力,和内在本来就存在的这种感觉,产生相互的对应,好维持整个、系统的平衡。
所以其实SM是有它文化根源的。SM虽然很早就有,但其实它是在物质文明,或者说资本主义追逐欲望的方式发展起来以后,它的数量大大增加的。所以跟这个是有一定关联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00821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9741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6419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0332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49255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