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时代消弭了/加深了我们的知识鸿沟?
作者:wxy 2022-10-20 21:48:09 心理百科
短视频时代消弭了/加深了我们的知识鸿沟?

在这个本就填鸭式教育、药片式摄取知识的时代,作为4G网络副产品的短视频行业,其诞生的初衷便是更快节奏地获取信息。它通过快速滚动的页面、纷纭多彩的信息洪流给观众营造了一种占有知识的错觉。等两个小时过后,把发胀的眼睛从花花绿绿的屏幕上移开,你的脑垂体还在因海量信息的刺激而兴奋异常、因纵享这饕餮盛宴而自我陶醉和满足。但当你端详满怀的“知识”碎片时,你发现你只记住了花边和BGM。这件事的性质就好像空有噱头的饥饿记忆法,你只记得你很饿,饥饿状态下所记忆的内容实则并不深刻;你只觉得看短视频学到了很多,至于到底学到了什么就不知道了。应了霍金先生的言论——“知识的敌人不是无知,而是已经掌握知识的幻觉。”

退一步说,即使确实能掌握很多信息,此处的“信息”与彼处的“知识”不能说差之毫厘,只能算谬以千里。我想化用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在《财富》全球论坛上的讲话,以帮助各位理解所谓“知识鸿沟”——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些国家将成为头脑国家,他们创造并出口知识;而另一些国家成为躯干国家,只能引进并使用知识。可见,知识鸿沟之所以是Knowledge Divide,不完全定义于知识存储量的多寡、更关乎知识创新创造的主观能动性。而“知识”一词本身,就包容了一个听取、理解、吸纳而后再运用、再创造的过程。那些你听闻的名人轶事,只是读了故事后一笑了之,此为“信息”;从名人生平中感悟其人生境界、而后超拔出自我的处世哲学,此方能称之为“知识”。而短视频数量多、时长短的基础特性决定了在其浏览过程中注定无暇把“信息”内化为“知识”,其内容芜杂、博取眼球的次级特性决定了在浏览后也无心更无力分拣出有再利用价值的“信息”。所以企图从短视频的浊浪里淘洗出珍珠,有可能,但概率微乎其微还极容易溺水。

或有人以三分钟的生活小妙招、豆瓣分享帖来反驳,那我只能再搬出知识的界限——缺乏了再创造环节的“知识”充其量不过叫“常识”,常人都通晓的知识也就失去了知识出口所具有的价值。

坦诚地讲,刚看到这个辩题时我脑子里闪过的是罗翔老师、还在鸽的毕导和何同学,是让我受益匪浅的半佛和衣戈,是一数和JAVA、绘画、建模的全套免费课程。但定睛一看,才哑然失笑:十几分钟怎么配叫短视频啊?那些某音刷惯了的人进了知识区怕不是得急得倍速再快进。

再回到全球论坛上美国参议员对我国副委员长的另一席话,“所有从中国来的船都是满的,所有去中国的船都是空的。”因为当时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是知识实践的最终产品、是要在海上颠簸的商品,而向美国进口的却是金融服务和软件等知识载体、没有分量却千金难买。把知识鸿沟投射到个人身上亦是如此,知识的生产者通过互联网来丰富自己的信息储备量、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而知识的消费者从短视频里大量摄取低质的知识、在感官的麻木中丧失了独立思考的空间。知识鸿沟便是如此在短视频时代加深的。短视频充当的是分解者的角色,使循环加快、分化加剧。

如果我们不想在知识经济时代一贫如洗、不想成为知识交易过程中的祭品,首当其冲应该摆脱的便是对短视频获取知识的妄想、对他人观点输出的依赖,然后我们应该成为知识的缔造者、时代的开拓者,用我们的知识拥抱我们的时代。

4G的终焉是短视频的泛滥,我们站在4G与5G交汇的路口,或许应该有更多思睹。不少人在4G的浪潮中成为速度和节奏的奴隶,而我“希望五年后再回望这篇文章,发现速度是5G最无聊的应用”。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自卑心理测评心理恐惧症焦虑症依赖型人格障碍外貌焦虑PUA九型人格倾诉焦虑症强迫症洁癖EPDS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心理学家抑郁症测试自闭症社交恐惧智商九型人格桃花运俄狄浦斯情结绿帽癖智力测试咨询师存在主义自愈能力霍格沃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