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感谢“懒妈妈”:妈妈越懒,孩子越优秀
作者:李小猫 2022-08-02 19:50:37 成长心理

当你的孩子回家跟你说:“妈妈我被人打了,你会怎么做?”

有的妈妈可能会选择自己找涉事孩子进行沟通,有的妈妈可能会选择找对方的父母进行交涉。无论是哪一种做法,妈妈在这件事情当中处于主导地位,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稻盛和夫的妈妈,会问孩子:“你是对的那一方吗?”如果得到肯定的回答,就会就近找一个靠在墙上的笤帚或别的东西塞给孩子,边塞边说:“再去把对方打一顿!”然后就把稻盛和夫赶出门。如果稻盛和夫犹豫一下,就会被她敲脑袋。

稻盛和夫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他在27岁时创办了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在52岁,创办第二电信株式会社,两家公司都成为了世界500强公司。而在2010年,他78岁高龄的时候。日本航空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他受邀出任董事长,仅仅一年时间就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最高利润。

他在《母亲的教诲改变我的一生》这本书里说道,自己非常感谢懒妈妈,感谢她在打架事件中没有过多干涉。

不干涉让他学会直面冲突,学会经营与伙伴之间的关系,他不再内向弱小,甚至成为了当地的孩子王,而这也是他第一次尝试团队的经营管理。

但这不干涉的背后,却始终有一双关切的眼睛:妈妈详细地了解了事件的经过,也了解可能会产生的后果,估量了孩子的承受能力。

“放任不管,任其发展”是稻盛和夫的“懒妈妈”坚持的育儿之道。她从不包办孩子的各项事务,也不干涉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方式,让孩子有足够的空间自由地探索。

妈妈虽懒,但只懒在手脚,不懒在心思。这样的“懒妈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稻盛和夫感谢“懒妈妈”:妈妈越懒,孩子越优秀

懒妈妈,让孩子独立成长

很多妈妈是“割草机式”妈妈,从早晨孩子起床,穿衣,洗脸,刷牙,到孩子上学,放学接送,把孩子照顾无微不至,却让孩子的成长路上寸草不生。很多妈妈为什么会包办孩子的一切事项?原因有二,一是觉得孩子做不好,二是觉得孩子做的慢。

当孩子刚开始学习一项技能时,不熟练、犯错、需要花很长时间是很正常的。妈妈要做的,不是又快又好地帮孩子做完,而是耐心地等待,让孩子自行摸索,不管结果如何都没关系。

谢娜曾晒过女儿2岁大时自己洗碗洗盘子的照片,她说,宝宝洗得不是很熟练,洗手台对她来说也有点高,水开得太大,把台面和衣服溅湿了。整个过程也很慢,但谢娜并没有着急地去帮忙,只是静静地旁观,让孩子获得完整的体验。

稻盛和夫感谢“懒妈妈”:妈妈越懒,孩子越优秀

“洗碗”之类的事,是孩子成长中特别微小的事,也是大人习惯性包办的事。

但在孩子漫长的人生中,总有父母无法包办的时刻。孩子越早经历挫折,付出的代价就越小,越早体验成功,积累的信心就越足。

所以,“懒妈妈”选择让孩子在童年时期尽情体验,让他在不断犯错、掌握方法、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挫败感,也体验成就感。

当孩子终于完成一件事情,他会由衷地觉得“我能行”。一次次“我能行”的体验累积起来,才有了在学习和工作中独立完成、独当一面的能力。孩子的世界很小,但这就是他的全部。他需要在这个小世界中充分地体验成败,证明自己的力量,才有勇气和信心去更广阔的天地中证明自己。

勤快的妈妈看似为孩子的成长,扫清了一切障碍,却让他失去了本该练习的机会。

懒于包办的妈妈,放手让孩子不断试错,为孩子的心灵装上了坚硬的铠甲。

懒妈妈,让孩子更自觉

在微博上有一句话获得了很多赞:“我本来正准备去做一件事儿,但被人一催,就立马不想干了。”很多人评论说:“这就是我了。”

这种人有一个词形容叫“行动杠精”,每一个“行动杠精”的背后,可能都有一个爱唠叨的妈妈。

稻盛和夫感谢“懒妈妈”:妈妈越懒,孩子越优秀

勤于唠叨的妈妈,对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断地提醒和催促,甚至有时候,孩子已经准备去做了或者正在做了,妈妈还在一旁喋喋不休。

久而久之,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大幅度降低,甚至一听到催促就有了逆反心理,成为了一个“行动杠精”。

育儿专家尹建莉说:“自由的孩子最自觉。”表面来看,妈妈的唠叨是对孩子的善意提醒,但本质上却是让孩子失去了选择“做什么”“怎么做”的自由,也是对孩子的不信任。

孩子不愿听,听了也不做,应该怎么办?

聪明的妈妈,懒动嘴,勤动脑,用“身教”代替唠叨。

在疫情期间,海清发微博谈论12岁的儿子朱弘烨上网课的情形:体育课要求折纸做飞镖,为了有好成绩,儿子整整折了三小时,折得特别仔细。

稻盛和夫感谢“懒妈妈”:妈妈越懒,孩子越优秀

海清儿子一直被网友戏称为“神仙儿子”,不管是练习琴棋书画,还是完成各科作业,全都不用妈妈操心,还能出门帮妈妈背包,回家帮妈妈洗衣服,是个自觉性很高的小暖男。

稻盛和夫感谢“懒妈妈”:妈妈越懒,孩子越优秀

翻看海清的微博就不难发现,儿子自觉性的培养离不开海清一举一动的示范:儿子练书法,海清陪着练;坐飞机出行,儿子写作业,海清在一旁看剧本;在儿子上兴趣班的间隙,海清看书、背台词……

稻盛和夫感谢“懒妈妈”:妈妈越懒,孩子越优秀

海清用实际行动告诉儿子,你在学习,我也在成长,我们一起坚持。

对孩子来说,唠叨一百句也只是耳旁风,还是妈妈的“身教”印象更深刻,也更具带动性。

不必让自己的唠叨声成为孩子生活的背景音,而要让“身教”成为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

懒妈妈,呵护孩子想象力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谈到他如何走上科幻小说创作之路时说,童年时期想象力的培养对他意义重大。

当他还是个孩子时,他就沉迷于对宇宙的幻想,他想象着光线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穿越广阔寂静的太空,想象着满天群星之间的距离有多遥远。

看到刘慈欣对宇宙产生了兴趣并在这上面花费大量时间,他的父母没有觉得儿子不务正业,也没有急于指点孩子学习科学知识,而是任由孩子沉醉于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之中。只是在那个贫乏的年代,尽可能多地按孩子的兴趣给他提供科学著作、科幻小说等各种书籍。

儿时的想象力没有被扼杀,反而得到了长足发展,成年以后的刘慈欣创作出了被称为“中国人想象力巅峰”的《三体》。

妈妈总是想把自己的人生经验、知识一股脑地教给孩子,勤于指点孩子,让孩子少走弯路。

但成人的思维已有固定的框架,看世界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局限,随意地指导孩子,对孩子的想象力反而是一种伤害。

想象力的培养,需要一段不被打扰的时光,需要一点不被既定轨道约束的肆意。

有的时候,做减法比做加法更合适。妈妈“懒”一点,孩子的想象力丰富一点。

懒妈妈的懒,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智慧的“佛系”。

孩子的成长的确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教育,正如一棵小树需要时常修剪枝丫才能笔直向上生长。但这样的修剪只是适时且适当的,并不是用铁丝和绳子,将它捆绑成自己想要的盆栽。

我们常将“说得多”“做得多”视为爱,但更多时候,“不说什么”“不做什么”才是爱。

爱是全身心的奉献,爱亦是留有空白的克制。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没有人能替代孩子成长。”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不打扰,其实是最适当的呵护。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PUA存在主义产后抑郁测试女人心理焦虑易怒症回避型人格障碍绿帽癖心理医生霍格沃茨恋母情结恐惧症正念咨询师九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自愈能力智力MBTI测试心理治疗焦虑症树洞容貌焦虑心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