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朋友因为家里“神兽”的学习问题,差点愁白了头。
不久前,孩子期中测试,成绩很不理想,于是她想方设法给孩子“补习”,为此买来了一堆“作业”,规定孩子每天做完学校的作业后,还得完成课外练习。
结果,她费了老大的劲找来的练习卷子,孩子碰都不碰,除非她坐在身边盯着。
否则,打着找水喝的名号四处走还算好了,最糟糕的是,还趁她不注意,拿着手机玩游戏。
某天,孩子玩手机被她逮个正着,气得她直接卸载了所有游戏,母子两人为此大吵一架,亲子关系闹得很僵。
最后朋友在群里抱怨:“那个熊孩子,真的很叛逆,说什么都不听。”
一群父母纷纷跟着吐槽,满满的深有体会。
看着大家的烦恼,不由想起张国维博士经常在《NLP亲子关系工作坊》课堂上说的一句话:
“孩子是没有问题的,家长也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他们沟通的方式。”
认真想想,确实,很多时候,亲子关系的不和睦,大多都是沟通出了问题。
或许有人会感到迷茫,既然孩子和父母都没有问题,那么在与亲子沟通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如何才能教好孩子?
张国维博士认为,孩子有3个成长关键期,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关注:
印记期(0~7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不懂分辨好坏,你给他什么,他就全都接受,并且还会根据这些外来的东西,形成自己最初的价值观。
举个例子,如果你常常骂孩子“真笨”、“好蠢”,他就真的会误以为自己又笨又蠢。
对孩子最毒的“无望”、“无助”和“无价值”这三个信念,一般就是在这个时候,受到太多的负面评价而造成的。
所以,此时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正面的信念价值观。
比如,孩子喜欢画画,在墙上乱涂鸦,不要急着责怪孩子弄脏了墙壁,打击他们的想象力。
而是赞美他有想象力,画得好,然后慢慢引导孩子画在白纸上,如“画在纸上更好保存”等。
模仿期(8~13岁)
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梦想,会尝试新事物,对世界的探索欲望尤其旺盛。
此时,父母需要在孩子,表现出榜样的一面,谈话的信息尽可能地要正面。
譬如,我们在工作或人际交往中遇到不公,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这事情真的太烦人了……”
就算要跟孩子提起,也得倾向正面,如:“在XX事情上,我学到了许多……”
这也是NLP里面的重定意义。
张博士常常会讲,身教比言传更重要。
在这个时期,孩子总是观察着世界,观察着周围的人,模仿着身边的人的行为举止,尤其是父母。
对于这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听父母说了什么还在其次,首先他们是看父母做了什么。
为什么很多时候“说教”没用?
那是孩子看到父母在看电视,还边看边笑,觉得看电视是愉快的事情。
然而,父母偏要跟孩子说,“电视不好看,快去做作业。”
诚然,父母的动机是好的,是想孩子更专心学习。
可是这种心口不一,却会导致孩子感到矛盾,不相信你说的话。
正确的做法,是你也在一边看书、学习,成为孩子的榜样。
社交期(13~21岁)
这个时期,孩子逐渐发展成一个独立个体。
他们有了自己的主见,又正逢荷尔蒙的分泌混乱,很容易就会叛逆,行事风格一会儿是成熟的,一会儿又变成孩子气的。
在这个时期,父母最需要做的是给予孩子尊重。尤其是孩子成年之后,父母需要把他当成年人看待,给予平等的认同。
对于一个人来说,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被看到。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被父母看到。
许多偏差行为的出现,其实都是希望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认同。
欣赏、肯定和赞美,对任何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孩子教育里面更为重要,因为你肯定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如在生活中,如果发现孩子认真读书、专心写作业等好行为出现时,立刻予以表扬、奖励……你会发现,这些行为渐渐变得多起来。
最后,请记住一点,孩子是没有问题的。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透过孩子的表面行为,去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沟通永远是双方的,改变是可以带动的。
当你开始改变,就会发现,自己成长了,孩子也会跟着成长。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53866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107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130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7292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942130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