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里,好奇心诱导亚当夏娃偷食禁果;希腊神话里,好奇心驱使潘多拉打开魔盒放出灾祸;而现在,我们也常被告诫道:“好奇心害死猫。”因为好奇心在一些情况下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在整个人类历史中,神话、传统免不得为好奇心贴上了一些错误的标签,让我们总下意识地认为好奇心会引起一些负面的欲望,招致灾祸。
但其实,好奇心是人类独有的一份礼物,它是科学发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正因为有好奇心的存在,人类是世界上唯一会问“为什么”的动物。
丹尼尔和萨拉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假如你面前此时放了A和B两堆外形完全相同的木块,研究人员让你将它们分别放置在不远处的一张桌子上。你能轻松地将A组的木块稳稳当当地摆在桌上,而B组的木块摇摇晃晃,始终无法被你平稳地放在桌上。在这种情境下,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3~5岁的孩子们和黑猩猩的表现:
根据实验结果,61%的孩子至少用一种方式检查了B组木块的底部,50%的孩子同时使用了视觉和触觉进行检查;而黑猩猩没有任何一只尝试去检查B组木块,只是不停地尝试把假木块摆正,也就是黑猩猩并没有选择去探索"为什么"。
事实上,A组木块是一堆正常的普通木块,B组木块则是一堆被实验人员做了手脚的“假木块”,内含铅块,是无法被平稳放置的。黑猩猩作为和人类基因最相似的一种生物,但因为不会问“为什么”,在进化发展的道路上最终和人类走向不同的岔口。
这么看来,人类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求知欲。
好奇心是什么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心理学家们就对“好奇心”开始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好奇是人类探求新知识和新信息的内在动力,它能够激发人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并缓解不确定感[1]。
现代心理学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好奇心既有动机成分,也是一种状态、一种人格特质。
「信息缺口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好奇心的动机成分。该理论认为,在一个人「已知的信息」和「想要知道的信息」中间会产生一个缺口,即知识差距,这个缺口给人带来了不确定性(uncertainty),这种不确定性会让人感觉到不安。
于是,人们通过获取更多知识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减少这种不安感。
但必须补充的一点是:好奇心和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一方面,如果这种不确定性很小,不足以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当信息缺口过大时,人们可能会感到高度的困惑和焦虑,这时候也不会产生好奇心,因为我们意识到,这个缺口可能注定无法被我们所填补。
也就是说,当我们对问题的答案有了一些基本的线索或相关信息但缺乏信心时,好奇心最强烈。
如今,信息缺口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商业领域。比如电视连续剧的制片者就深谙信息缺口激发好奇心的道理,常常把每一集或每一季的结尾变成一个缺口——给观众留下一个悬念,成功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这样一来,你就会迫不及待想要观看下一集或下一季的内容了。
给好奇心分类
将好奇心分类则很好地表现了好奇心的特质成分。在这一领域中,心理学家伯莱因开创了先河,他提出了提出了两个维度的好奇心:
//特定型VS多样型好奇心
特定型好奇心反映的是我们想要得到某种信息的愿望,它驱使着我们朝着一个特定的方向研究独特的问题,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确定未来的解决方案。比如我们回忆一句诗词,猜一个字谜。
多样型好奇心则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探索欲望,为了避免无聊而寻求新的刺激,比如我们不停地打开手机查看新的消息。
//感知型VS认知型好奇心
感知型好奇心通常是由一些新奇的、模糊的或令人困惑的刺激所引起的,它激起的是人们肉眼的观察。这就好比我们第一次见到一个外国人出现在眼前,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突然见到一片偏僻的村庄……
认知型好奇心可以理解为 "求知欲",这种类型的好奇心也被爱因斯坦称为“神圣的好奇心”。认知型好奇心是推动科学进步最重要的动力,可以认为,那些存在于各个领域的先驱都具有强烈的认知型好奇心。它是一种心理决策过程,其目的是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学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于相互竞争的选择,人们会根据他们回答问题的潜力,给它分配价值。所以,就其本质而言,好奇心是一种推动人们发现未知的机制。
著名的美国的宇航员马斯格雷夫拥有6个学位:数学和统计学学位、操作分析和计算机的MBA学位、化学学位、医学博士学位、生理学及生物物理学硕士学位,以及文学硕士学位。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攻读这么多学位时,他表示,一种事情会自然地引向另一件事,在攻读某个学位期间,他发现有些问题可能需要其他领域的知识理论来补充或解答,这种对知识的好奇心促使着他攻读了一个又一个学位。
//物理性VS社会性好奇心
2016年,Grossnickle还补充了另外一种好奇心的分类方式:物理性好奇心和社会性好奇心。
物理性好奇心是指对自身或周围的环境的操控和探索;社会性好奇心是指用语言的方式,如向他人不断提出“为什么”的问题,来寻求答案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 [2]。
为什么我们需要好奇心?
//好奇心可以克服恐惧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可以调控中枢系统。2011年,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和贝里奇曾做过一个实验:在白鼠的正常生活状态下,给白鼠的伏隔核前部注射多巴胺,会使它们的食量变成平常的3倍,这说明大脑在指挥它们不断地“奖励”自己;而如果把多巴胺注射进伏隔核后部,则会使它们仿佛正在被天敌追逐,感到恐惧。
也就是说,当多巴胺在不同脑区发挥作用时,会使白鼠产生不同的感受。那么,是否有一种激活方式使得多巴胺从引发恐惧变为引发对未来的奖赏期待呢?
答案是肯定的,好奇心便是横跨恐惧和奖励之间的桥梁。当对未来没有奖赏期待时,神经科学使用脑成像的研究共同表明,对信息的好奇状态也能调节多巴胺系统中的神经区域,使得奖励而不是恐惧被激活 [4]。
//好奇心与创造力
《好奇心的秘密》一书的作者认为,好奇心虽然不一定是创造力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虽然没有证据证明好奇心一定会引发创造力,但几乎每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身上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好奇心。
心理学家则认为,好奇心与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因为好奇心可以促使人们收集信息,这是人们创造力形成的初始步骤。同时,好奇心有助于形成一种激励性的积极情绪,鼓励人们进行探索性的思考和行为,从而促进人们能力的提升[3]。
//好奇心影响记忆力
1、激发和满足感知型好奇心会增强无意记忆(非刻意形成的记忆)
认知型好奇心会增强无意记忆(不是刻意形成的记忆),并会激活海马(这是一个与学习有关的大脑结构)。这一发现进一步支持了如下猜想:激发好奇心是一种提高记忆力的有效策略,不仅可以推动人们去探索,而且可以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
2、认知型好奇心有助于加强对记忆的巩固
闵正康团队对特定-认知型好奇心的探究发现,受试者的好奇心越强烈,它们越愿意使用稀缺资源来寻找答案(也就是付出更大的代价,做出更冒险的行为)。通过大脑功能成像扫描发现了两个有趣的现象:一是当受试者猜错答案的时候,跟记忆有关的脑区活动增加;二是在最初探索阶段的好奇心越强烈,在1~2周后受试者越能回忆出答案(这种回忆程度通常是令人惊讶的)。
既然好奇心能对我们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那我们该怎么将它利用好呢?
如何培养认知型好奇心
//1、主动探究
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地获取信息都将有可能激发我们的好奇心,但是主动的观察往往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也就是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将更大限度地发挥好奇心在注意和记忆系统之间系统的连接作用。
//2、遵循我们的“本心”
对同样一个问题的探索,人们所愿意付出的时间、进行探索活动的次数和强度都有差异。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马丁·里斯提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需要遵循他们自身所具有的好奇心,并把由此产生的热情引入课堂当中。
比如孩童们对恐龙感到好奇,我们就应该从恐龙这一主题开始引导。在这一引导过程中,施教者可以不断提出问题,但不要急于回答,他们应该鼓励学生自行寻找答案,并寻找出验证答案是否正确的办法。
也就是说,每个人探索世界的模式彼此具有差异。追随我们的内心去探索,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
//3、记录那些吸引我们注意力或者引发我们探索欲的事物
对于生活中引人注目的事件和现象及时进行捕捉,长期积累下来,仔细观察、寻找规律,我们可能就能从我们的笔记当中找出一种潜在的主题或模式,激发起我们的认知型好奇心。
达·芬奇的画作就有许多科学与艺术的精妙结合:水纹与卷发的线条;河流的支流,植物的根茎,与人体的血管。达芬奇画作的伟大之处来源于他对自然、对科学、对艺术源源不断地好奇心。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发出一套独有的审美体系。
尽管好奇心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但它背后的相关心理机制非常复杂,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心理学家们持续保持一颗好奇心探究下去才能为我们解答。
不过,基于目前的研究,先人的智慧以及不容忽视的——你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经验,我们仍能发现,保持一颗开放包容的心,给自己生活找一些富有挑战性但又不至于太困难的任务,可以有效激发我们的好奇心。
最后,最重要的当然是去勇敢大胆地发掘自己独特的探索模式并坚持下去,这也许便是人类本身的智慧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天然, 俞国良.(2015). 人类为什么会好奇?人际好奇的概念、功能及理论解释. 心理科学进展(01),132-141.
[2] Grossnickle, E. M. (2016). Disentangling curiosity: Dimensionality, 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 from interest in educational context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8(1), 23-60.
[3] Schutte, N. S., & Malouff, J. M. (2020). 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iosity and creativity.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54(4), 940-947.
[4] Richard, J. M., & Berridge, K. C. (2011). Nucleus accumbens dopamine/glutamate interaction switches modes to generate desire versus dread: D1 alone for appetitive eating but D1 and D2 together for fear.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1(36), 12866-12879.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6880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9783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7228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494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050782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