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人情与原则的关系
作者:砂糖兔 2022-07-29 20:04:21 人际心理

生活中或许有不少这样的时刻——关系普通的同学忽然请你吃饭,在节日收到了意外的礼物,在你遇到困难时有人帮了你大忙,……

在这些时候你会作何感想?是会开心、感激?还是会觉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一定要找机会还回这个人情?

无缘无故的恩惠总是受之有愧。我们可能宁愿自己多做一点也不想找别人帮忙,因为人情债实在是太难还了。这种感觉其实并没有错,“接受人情”对我们而言确实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

接受人情可能使你天然处于一种劣势地位

“互惠”在我们的印象中,可能意味着在给予和接受方面的平等,但其实就获得的社会认可而言,互惠这件事对双方而言是并不对等的。想要还回人情,我们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有一系列实验证明了这种现象的存在。

在虚拟的经济博弈游戏中,玩家A(作为实验设定的亲社会行为发起者)会先分给玩家B一美元的奖金,而在第二轮游戏中,玩家B(作为实验设定的亲社会行为接受者)会回报给玩家A一美元奖金。被试在目睹这一过程后,给了玩家A更高的评价,即更加赞赏和尊重玩家A,即使玩家B给出了同等程度的回报[1]。

如果我们让玩家B回报得再多一些呢?

在第二次实验中,玩家B会回报给A1.5美元的奖金,但即使如此,被试仍然会给予玩家A更高的评价。甚至将实验条件改成两个回合,让玩家B来当下一轮亲社会行为的发起者时,被试依然认为玩家A更值得钦佩[1]。

如何处理人情与原则的关系

并且研究人员发现,被试会做出如此判断,是由于玩家B的回馈行为被认为是一种义务,是出于不安、愧疚等情感而不得不这么做,而玩家A是主动且慷慨地迈出了亲社会行为的第一步。

由此可见,人情确实不是一个能够轻易还清的东西。那么,如果我们干脆选择不回报人情会怎样呢?

一些情景实验为我们揭晓了答案:与选择不发起亲社会行为(比如在你过生日时同事没有送蛋糕给你)相比,选择不回应亲社会行为(比如同事在你过生日时买了蛋糕给你,而当同事过生日时你并没有回报蛋糕)会遭到更严重的道德惩罚[1]。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来缓和这种地位评价差异呢?

研究者发现,当回馈者是以间接或者匿名的方式作出回应时,他们的行为更会被认为是自愿的而并非义务所迫,也会因此获得相比于直接回馈更好的评价。

可以试着想象这样一种情景:当一个人走进一家咖啡店,被告知他的咖啡已经被上一位顾客买单,因此是免费的。接下来他可以有两种反应,A:表示感谢并愿意在这位好心顾客下一次来时为他付咖啡钱(即直接交换);B:表示感谢和将爱心传递出去的愿望,为下一位顾客付咖啡钱(即间接交换)。你会认为哪种行为更慷慨,更令人尊敬呢?

在实验中,尽管仍然比不上亲社会行为发起者所获得的评价,大多数观察者都对回报者的间接交换行为给出了比直接交换行为更高的地位评价[1]。

如何处理人情与原则的关系

总之,接受人情确实会带来一些负面结果。在比较亲社会行为发起人和回馈同样亲社会行为的人时,人们会给予发起人更高的评价,并且,选择不回应亲社会行为会遭到更严重的道德惩罚。

那么,这种现象有没有文化差异呢?在强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东方社会会更明显吗?

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体主义文化的差异

//1.文化与自我概念

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自我、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持有不同的信念。

在个体主义文化中,人们会秉持独立的自我概念,会以独立于他人的方式思考自己,在行动时更多地考虑个人的想法与喜好。这种自我观念会影响对关系的认知,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倾向于认为关系是自由选择的,并且相对较少地意味着义务。

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会秉持互依的自我概念,即认为自我是与他人相互依存的。在这种自我观念下,社会关系和群体团结比个人需求更为重要,关系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感[2]。

//2.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如何看待

这种文化背景与自我概念的差异影响了不同文化下的人们对于“人情”的看法和反应——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更难轻易接受别人的人情。

有研究表明亚洲人比北美人更倾向于拒绝一个普通熟人送给自己的小礼物。亚洲人在接受礼物时倾向于考虑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他们拒绝礼物是为了避免在无法回报的情况下产生负债感。北美人更倾向于根据礼物的吸引力来接受礼物,而不考虑自己的回报义务。然而当礼物来自亲密的朋友时,这种文化差异并不明显[3]。

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倾向于将送礼行为归因于外部动机和情境,比如认为送礼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而送礼物。而在个体主义文化中,人们倾向于将送礼行为归因于内部动机和个性,比如送礼者是为了让收礼者开心而送礼物[3][4]。因此,如果人们认为一件礼物是出于自利的动机,而不是出于真诚地想要让自己受益的愿望,那么他们的感激程度也会大打折扣。

安娜是一名研究生,她在外地收集论文数据,当地的一对夫妇邀请她住在自己家里,租金全免。安娜在这里住了5个月,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她帮助这对夫妇在网上做生意,并为此花了很多时间精力。

五年后,这对夫妇联系了安娜,因为他们打算搬到安娜隔壁的城市,希望安娜能够过去待几天帮他们接收家具。如果你是安娜,你会答应这对夫妇的请求吗?

在这个情境中,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更倾向于答应请求。这是因为,接受人情后,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也会有更强烈的“负债感”。

一个人在接受帮助后,往往会立即感受到一种回馈对方的义务。而跨文化研究表明,美国人的这种义务感在给予对方回报后就会消失,而印度人的这种义务感即使在回报了对方后,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5]。

并且在集体主义文化下,人们会认为背负一段时间人情债比立即回报更可取,更有人情味[6]。

我们该如何面对“人情”

我们对欠下人情债的担心不无道理,并且还有着更广泛的文化渊源。那么我们该拒绝他人的帮助吗?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处理人情造成的负担呢?

如何处理人情与原则的关系

如果你想给予他人帮助又担心给对方造成人情压力,也许可以试试提供隐性社会支持,比如让对方意识到你的存在,给予更广泛的心理支持而不讨论具体的问题。

一项关于文化和社会支持的研究表明,与美国人相比,亚洲人不太愿意在面临压力事件时寻求帮助,也较少从明确的社会支持中受益,但是却可以在心理和生理上受益于隐性的社会支持[7]。

如果你因为人情与回报的问题不堪其扰,害怕接受人情,那么可以换一个角度,不将人情看作一种负担或者不得不履行的义务,而将其视为一种亲社会动机的来源、一个帮助他人的理由。

前文提到的实验证明了,当回报并不是直接给予提供帮助者时,或者并不是出于履行义务的动机而做出回报行为时,人们会给予回报者更高的地位评价。也许人与人之间就是在一次次亲社会行为的循环往复中建立起了更加紧密的联结。

后记

在现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学堂君也不禁好奇,当差序结构严谨的传统社会逐渐消逝,西方的教育及文化逐渐普及,市场机制与现代管理规则的建立,对于“社会关系”的反应方式会像它们已从西方社会中消退那样,在中国的社会情境中逐渐减弱吗?

你认为现代的中国社会还需要“人情”吗?

参考文献:

[1] Flynn, F. J., & Yu, A. (2021). Better to give than reciprocate? Status and reciprocity in prosocial exchan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21(1), 115.

[2]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2), 224.

[3] Shen, H., Wan, F., & Wyer Jr, R. S. (2011).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refusal to accept a small gift: the differential influence of reciprocity norms on Asians and North America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0(2), 271.

[4] Park, S. Y. (1998). A comparison of Korean and American gift‐giving behaviors. Psychology & Marketing, 15(6), 577-593.

[5] Goyal, N., & Miller, J. G. (2018). The importance of timing in reciprocity: An investigation of reciprocity norms among Indians and American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9(3), 381-403.

[6] Blau, P. M. (2017).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Routledge.

[7] Taylor, S. E., Welch, W. T., Kim, H. S., & Sherman, D. K. (2007).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 of social support on psyc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stress respons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9), 831-837.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无性婚姻悲观主义产后抑郁症社交恐惧心理咨询师倾诉心理恐惧症心理健康测试弗洛伊德心理医生控制情绪双相情感障碍心理治疗回避型人格障碍社交恐惧症依赖型人格障碍心理测评系统智力测试恋母情结绿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