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关系越近爱就越少?
作者:壹茜 2022-01-02 17:08:16 人际心理

关系越近,为何爱越少?

寒冬腊月,你走在街上,手被风吹得冰凉,决定排队买个奶茶喝。这时,排在你前面的小哥哥送给你一杯,你瞬间破防,热泪盈眶,感觉被全世界爱着。

回到家,老妈端出刚煮好的鸡蛋挂面,热情的招呼你来吃。你一脸不高兴,心里想:都跟妈说了多少次了,最近减肥,要少吃碳水,结果又煮面。

肯德基的小姐姐多送了你一包调料,你不断地说着谢谢;老公大老远开车接你下班,你上车只顾回工作电话。

同事在你困难的时候借给你一万元,你逢人就说同事好;父母把积攒了大半辈子的积蓄拿给你买房,你转身跟闺蜜吐槽父母喜欢控制你。

这些事情对比来看很奇怪,不熟悉的人的一点点善意,我们感恩戴德;身边亲人和爱人的努力付出,我们视而不见,或者觉得理所当然。

这可以总结成:关系越近,相爱越少;关系越远,情义越重。

但我们知道事实不是这样的。理性上,你当然知道老公肯定比陌生人更爱你;关键时刻你选择的求助对象,肯定是家人和爱人,而不是大街上的陌生人。

这其中的差别在哪里呢?为什么同样的一个关心你的举动,比如给你煮一碗面吃,你会觉得不同的人来煮的话,爱的比重不一样呢?

这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混淆了“实际的爱”和“感受的爱”。

什么是爱?当一个人愿意为你付出的时候,这就是爱。我们可以把这种付出称为“实际的爱”。

但爱是一种主观体验,它并不是付出者单方面能决定的,还要看接受者的感受。这个感受到的爱称为“感受的爱”。

一方面是给出来没有,一方面是收到了没有,这中间是有损耗的。

“实际的爱”和“感受的爱”之间的损耗,是由“期望”决定的。

我对你的期望越多,在同样的付出下,我感受到的爱越少。

为什么关系越近爱就越少?

可以列个公式:感受的爱=实际的爱-期望

举例来说,因为我对陌生人的期望为0,所以陌生人的一点点付出,我都能完全的感受到。陌生人的爱不经损耗的传递到我心里,感受到的爱就很强烈。

但我对家人的期望很多,除了意识层面的,还有潜意识层面,我希望家人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一切以我的需要为优先,把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这样巨大的期望把实际的爱抵消了,感受到的爱就减小了。

怎么样可以感受到更多的爱呢?两个办法,一是增加实际的爱,二是减少期望。

增加实际的爱意味着,你要让付出者愿意为你多付出。

对于付出者来说,TA关心你,照顾你,期待的是你的看见。

比如妈妈做了一桌好菜,所图不过是看着你把菜津津有味的吃完,然后给她点个赞,表扬她一句:菜真好吃,妈妈做得真棒。

你要是边吃边嫌弃,估计你妈当场就得让你滚下桌子。

老公难得表现一下,把家里孩子的衣服都洗了,他想听的肯定是“哎呦,不错哦,挺勤快的。”

如果你看他洗完就开始骂:“孩子的内裤怎么能和衣服一起洗呢?衣服要扯直才挂到晾衣架上,歪歪扭扭挂着多难看。”

相信我,下回他宁愿加班累成狗,也不会回来洗衣服的。

要让实际的爱增加,就要不断去看见付出者的付出。

妈妈做了菜,不管合不合你胃口,先说一句辛苦了;老公洗完孩子的衣服,不管多笨拙,洗得让你多不满意,先说一句你真棒。

这样别人才有动力继续去付出啊,你也不吃亏。动嘴的事,总比动手要来得轻松。

减少期望意味着,你得减少别人的“应该”,自己多扛起责任。

成年人之间谁也不欠谁什么,主动去付出是爱,强迫去付出是罪。

不能因为他是我老公,他就应该对我付出,就应该白天上班,晚上陪娃,出门买菜,回家做饭。

不能因为她是我妈妈,她就应该对我付出,就应该主动贴心的对我嘘寒问暖,帮我去跟邻居吵架,帮我在饭店催菜,帮我打扫卫生。

大家都是成年人,凭什么跟你在一起之后,都要围着你转呢?

他们是你的丈夫、妈妈、爸爸、姐姐,你也是他们的妻子、孩子、妹妹呀。家本来就是互相支持的,你用“应该”来要求别人,用“躺平”来要求自己吗?

古时有一个成语,形容夫妻关系的,叫相敬如宾,我觉得这是夫妻长久相处的大智慧。

这不是说对待伴侣要像对待客人一样客气 ,而是不要用太多“应该”、太多期望去要求身边的亲人。

用相敬如宾的态度对待身边人,更容易感受到爱。

每个人都不容易,别人愿意为你付出,不管他是什么人,都值得感谢。

我为什么对其他人有期望,是因为我有需求。

减少对其他人的期望之后,需求怎么办呢?需求是不会减少的呀。

现实层面,我需要其他人帮我做饭、洗碗、帮我跑腿,接送孩子;情感层面,我需要人关心我,照顾我,听我倾诉、陪我八卦,还需要和谐的性生活。

这些需求,都需要人来满足。

当我们用“应该”来要求别人满足自己的需要,可以减少提出需求的羞愧感,但也减少了爱的传递。

用尊重的态度跟别人商量来满足自己,可以促进关系的正向增长。同时你也要面临一个风险:别人不愿意帮助你,或者那个当下别人有事,没办法帮助你,你怎么办?

那有什么,自己来呗。

那些家务活,有什么是你做不了的吗?孩子在学校受欺负,跟对方家长理论,老公不在,怕个毛线,我自己上。

一个人要有两种能力:依靠的能力,独立的能力。

当我可以依靠的时候,我小鸟依人;当我需要独立的时候,我盛气凌人。这两种状态可以自由切换,不僵化,不固执,这就是一种好的状态。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产后抑郁回避型人格障碍心理学家正念绿帽情节悲观主义心理学冥想MBTI焦虑症智商桃花运恐惧心理抑郁症测试原生家庭心理咨询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心理效应易怒症控制情绪源码情商测试智力测试男人心理自卑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