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在县城里开了一间杂货铺,请了两个远房亲戚帮忙照看。
这种小店你知道的,东西多,货物杂,小A又没有建立现代化的收银机制,账目方面一直没有搞清楚。
为了扭转这种情况,小A开始要求每一笔收费要记账,然后每日核对。一周下来,小A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每天的钱不是多了,就是少了,账目相符的情况只有一次。
钱少了肯定不好,这代表着损失。那多了是怎么回事呢?核对发现,是因为收款的亲戚王姐没有下账。比如对方买了两件奶,王姐只记录卖出去一件,这样收到的钱就比账目上显示的卖出去的货物价值多。
小A很生气,猜想王姐这么做是为了偷钱,就去找王姐询问这个事情。本意只是想提醒一下,毕竟也没有处理啥的。
于是,小A对王姐说:“王姐,最近这段时间账目老是出错,不是多了就是少了,你收钱的时候能不能认真一点?”
王姐脾气也不好,怼了回去:“小A,我怎么不认真了?你知道一天收钱多繁琐吗?人多的时候根本忙不过来,还要给你一笔笔记录,多耽误时间。顾客等得不耐烦就催我,有些看我记半天不想等东西一丢就走了,去其他地方买了,就不明白你弄这些干什么。”
小A也有情绪,说道:“我是老板我提一些要求怎么了?前几天一共就卖了1000多块钱,能有多忙?哪家店不要求核对账目?你一直弄不对账目还好意思说?”
王姐楞了,想了一下说:“行,这个活我干不了了,这几天身体也不是很舒服,我先回家去休息一段时间。”
王姐两天没来上班了,因为是亲戚,小A妈妈很快知道了这个事情,劈头盖脸把小A骂了一顿,说她不会说话得罪人。小A很委屈,我正常管理,王姐不遵守规定还给我脸色看,亲戚又怎么了?自己妈还帮着外人。
这个例子中,小A的目的是想通过沟通,提醒王姐注意收款方式,保证每天的账目不出问题。她已经很注意分寸了,心里怀疑王姐偷钱,嘴上可一点都没表露出来。即使这样,沟通还是失败了,两个人沟通完都是一肚子气,事情没解决,互相都觉得委屈,王姐还用身体不舒服在家休息的方式来表示软对抗。
小A沟通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表达了过多的主观评价。随便评价别人,其实是一切撕逼的开端。
没有人愿意被评价,评价常常意味着否定,代表了“我”对“你”的指责。背后的潜台词是“你不行”,“你需要改变”,“你还不够好。”
那应该怎么沟通呢?
良好沟通的第一步,是描述“事实”。
事实是什么?事实并不像一盘西瓜里放着的一颗苹果,泾渭分明,层次清晰。事实更像是躲藏在一堆大米中的一颗小绿豆,略微翻动就不见了。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提到,人是一种特别会编织故事的动物。我们给各种现象赋予意义,在事实和想象共同织就的世界中生活。
这导致我们经常分不清楚事实和观念。
在上面的例子中,“账目老是出错”不是事实,“六天时间账目不符,一天时间账目相符”是事实。
面对有理有据数据详实的事实,人们很少对此有所抵触,准确的事实是有效交流的基础。
良好沟通的第二步,是不评判别人。
评判是用自己心里的主观感受,给对方贴标签。评判在我们的生活里如此常见,以至于成为交流的主要方式,我们还不自知。
评判是有效沟通的主要障碍,一旦开始评判,对方犹如一个国家受到攻击,自然就会启动防御模式,关闭城门,竖起导弹,战机升空,全面警戒。
这个时候,带着善意和合作而来的商队被隔绝在城门外,双方真实的需求被剑拔弩张的敌意所掩盖,本应是互相依靠需求链接在一起的亲密关系,被评判的敌意所隔离,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
随之而来的,就是狡辩推诿,怒火中烧,胡搅蛮缠,怼天怼地,愤怒抱怨。
没有人喜欢被评判,这是一个人维护自尊的方式。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凭什么就得让我听你的?
评判的模式
评判常常以“你或他+怎么样”的句式开始,不说自己,只说他人。在评判的时候,一个人的感觉是很好的,因为他站在了一个充满权力的位置,永远不会犯错,自己内心的虚弱、无力、痛苦、悲伤都被掩盖。
这种感觉很吸引人,同时,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很可能激起对方的反评价,为了维持那种美好的感觉,人们不得不继续评价,用更快的频率,更重的语气加强力量。
到这一步,再往下发展就是争吵了,从对一件事的攻击,上升到对一个人的本身的攻击。
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例子,感受一下什么是评判。
E1
说法A:“他找的那个女朋友长的可丑了。”
说法B:“他的女朋友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E2
说法A:“那个部门的人干活非常不靠谱。”
说法B: “那个部门的项目有两次延期交付。”
E3
说法A:“你为啥要买这个傻逼投影仪?”
说法B:“你买的这个投影仪,对我来说不是很实用。”
E4
说法A:“小王是不是抑郁了?”
说法B: “小王上次没说几句话,就开始哭泣。”
上面的例子中,你更喜欢说法A还是说法B呢?如果你是当事人,哪种说法更让你容易接受呢?
或许你想要一个标准答案,但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我不会评判你的选择。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A说法都是评判,而B说法都是事实,那我和你的观点一致。
良好沟通的第三步,是表达自己的感受。
感受是一个人依据情境内心深处自然产生的情感,我们说一个人是否能接受本来的自己,最主要的依据就是他是否能找到自己的感受,接受自己的感受,坦诚不扭曲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中国文化讲究“喜怒不形于色”,推崇胸有城府“古井不波”的表情管理,认为什么感受都写在脸上的人不成熟,成不了大事。
由此,表达自己的感受成了一件羞耻的事情,一件显得自己特别没面子的事情。
不信,你可以问问自己,你有多久没跟自己喜欢的人说“我爱你”了?
北京大学心理系的徐凯文教授做了一个研究,这个研究是现代“空心人”患的“空心病”。
空心人的意思是:很少谈论自己的感受,更喜欢用理智去判断一些事情。我们看走在路上的行人,很难从他们的脸上看到内在的感受,大部分都是行色匆匆,表情冷漠。
来看一个例子。
刘姐丈夫游戏瘾特别大,下班一回到家就开始打游戏,碗也不洗,地也不拖,刘姐很累还要做家务,心里很委屈。
刘姐对丈夫吼道:“你整天就知道打游戏,也不知道帮忙做家务,这个破游戏有什么好玩的?我当初真是瞎了眼才嫁给你。”
丈夫听了一声不吭,手底下把游戏按钮按的死死的,鞋一脱躺在沙发上,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继续玩。很明显,丈夫起了逆反心理,这是在用继续打游戏进行消极反抗。“你不是看我打游戏烦吗?那我就继续打游戏,气死你。”
在一个平行时空,刘姐换了一个说法:“老公,我上班回来很累,还要一个人收拾家务,看到你躺在那打游戏,我感到很委屈,你可以帮我洗碗吗?”
老公乖乖放下手机洗碗去了。
刘姐两次表达传递出来的信息,让丈夫产生的体会是不一样的。
第一次表达,指责和抱怨代替了感受。没有人想被指责,丈夫即使知道自己不占理,也要继续对抗,以维护自己的自尊。
第二次表达,刘姐主要讲述了自己的感受。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她跟丈夫产生了一个情感上的链接,使丈夫可以从她的视觉去看待整个事情,跟她站到了一起。
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相互间产生的感受。
怎么表达感受
因为长期不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实际上,有很多人并不清楚怎么表达。
表达感受,可以用“我感到“这样的句式开始,后面接”不舒服/伤心/开心/害羞/痛苦/委屈/不安全/不被尊重/被忽视”等等。
但要注意,“我感到你不尊重我”,“我感到你是一个自私的人”这样的话语并不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看起来是以“我感到”开头,但本质上还是在评论对方。
良好沟通的第四步,是不预设结果的直接表达需求。
我在上一篇文章提到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本质是一种互惠。
我们的需求让彼此的生活相连结,若我们硬是假装自己毫无需求,反而会让自己远离人群。
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饺子皮需要肉馅,肉馅需要饺子皮,合在一起才是饺子,少了谁都不行。大家坦诚相见,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有需求是好事,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这是表达需求的第一原则,不含羞耻的直接表达。
表达需求的第二原则,不预设结果。
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不一定意味着会被满足——甚至可以反过来说,大多数时候都不能被满足——但说不说是我的事,怎么做是你的事。
你满足我的需求也好,不满足我的需求也好,那是你的选择,我都尊重。
预设了结果,就暗含着条件:你必须答应我,否则我就要生气/失望/委屈/报复你。
如果你要求别人尊重你的选择,你就应该尊重别人的选择。
在上面刘姐的例子里,她表达完自己委屈的感受后,直接跟了一个请求:“你(丈夫)可以帮我洗碗吗?” 这样的做法就特别棒。
总结一下,有效沟通的方法可以列一个公式出来:“描述事实”+“我的感受”+“我的需求”=有效沟通
公式中没有“评判别人”的位置。然而阻碍我们沟通最大的障碍,恰恰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评判。
我们的内在越匮乏,越需要通过对外界的评判来提升自己虚弱的自尊。评判阻止了你向他人表达自己,它是走向成长的障碍,评判就像是对他人的持续进攻,但是你真正对抗的是自己的痛苦体验。
评判阻止了亲密以及亲密关系中的感情。它是对恐惧的防卫,它是不足感。评判是对你最想要的东西——亲密和接受——的抢先攻击,你在自己遭受拒绝之前首先发难。
人生导师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是表达自己而不评判别人”。当网络上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地图炮”(某某地方的人都是傻X)、“年龄炮”(90后都靠不住、80后都缺爱)时,我们需要深刻的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514423 人想测
免费测试
74336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81887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406137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16523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