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小雨
原创:家庭治疗研究院(微信号:strken)
知乎上有个问题,引起了共鸣:孩子一放假,总玩手机,不读书,不写作业,怎么办?
孩子沉迷游戏,会损害健康、影响视力,还会分散注意力,导致成绩下滑,的确成为不少家长的一大焦虑。
于是,为了让孩子远离手机,家长们开始和孩子斗智斗勇,把手机藏起来、给手机设定密码、远程监控、转移孩子的兴趣……
但是,这些方法似乎效果都不理想,家长越禁止,孩子越反抗,最终,原本亲密的亲子关系走向了冰冷的终点。
家长们在焦虑之余,也很困惑:为什么我怎么劝他们,他们都不听呢?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沉迷手机呢?
全国政协委员丁磊很尖锐的指出了最根本的原因:青少年沉迷于手机原因,主要是因为家长!
其实,追其根源,真正的原因在于:
手机给孩子的,正是家长给不了的;手机吸引孩子的,正是家长不能吸引的!
孩子沉迷手机,只是一个表象,其折射的,是背后的家庭和教育问题。
这三种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被手机所吞噬。
01、缺少认同的家庭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
当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自然会渴望着更高一级的需求,而渴望“被呵护”、“被看见”,则是每个人都向往的精神需求。 知名心理学者武志红老师曾说:有一种目光,注视着你,审视着你,是为了看你是否符合他对你的期待;另一种目光,注视着你,是想看见你的真实存在。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为了活出你自己,而当你能够被看见的时候,你的真实自我会被照亮,你会自然而然的变得更好。
但是,很多时候,渴望被认同的孩子却恰恰从父母那里得不到认同。
相比孩子的社交、兴趣和游戏力,更多的家长关注的,是学习、是作业、是成绩。他们忽视了孩子的努力,也忘记了给予他们鼓励,他们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希望他们十全十美,成为人上之人。
不被看见、不被肯定、不被认同的孩子,就会到游戏世界中去寻求弥补。
钱志亮老师曾经提到过一个案例:一个14岁的男孩子,平时不爱说话,成绩也不好。他非常沉迷手机,每次拿起手机,就会和其他的伙伴一起打游戏。为了帮助他放下手机,妈妈想尽了各种办法,软硬兼施,但是,都没有效果。
直到有一年,妈妈生病住院,孩子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懂事了不少。
病中的妈妈,也终于能够静下心来和孩子聊聊天。
孩子在心里斗争了很久,终于,对着妈妈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在您和我爸的眼里,我就是一个学习不好的傻瓜,可是在游戏里,却有很多人羡慕我打得好,我在游戏里面有好多朋友,他们都认同我,他们不会因为成绩不好看不起我。
“看不起”,简简单单的三个字,道出了问题的根结。原来,孩子一直渴望得到妈妈的肯定和鼓励,但是,他始终没有得到。于是,内心空虚的他将目标转向了手机。
手机里有更宽广的世界,还有各种颇具吸引力的游戏。他和所有的伙伴是平等的,他努力升级闯关,得到伙伴们的肯定和赞扬,所有的委屈和压抑能及时得到释放,他获得了从未感受过的巨大的成就感。
那个沉迷于手机的孩子,其实只是一个一直在渴望被拥抱、被肯定的孤独的孩子。
02、遭遇冷暴力的家庭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说: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安全、快乐,没有哪个父母故意让孩子变得害怕、胆怯、不体谅他人、令人讨厌。
身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把所有的一切都给孩子,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拥有爱的本能,不等同于拥有爱的能力。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家长给予正确的引导。很多家长认识到“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时代早已过去,于是,他们转而采用责备、批评、嘲讽等精神惩罚,也即冷暴力。
遭遇父母冷暴力的孩子,像一棵被残忍剥夺了养分的大树,渐渐的枯萎,干了树皮,死了内心。
因此,这样的孩子急于寻找一个情绪的出口,从而捡拾起他们丢失的归属感。
最近,来自浙江的一名11岁的男孩子,为了玩手机,打游戏,偷偷地把家里还房贷的钱拿去充了值。
妈妈说,平时她上班,没时间照顾孩子。爸爸一年到头上夜班,回到家吃完饭就睡觉了。哥哥也忙着上班。孩子在家里没人管。
每次妈妈苦口婆心的劝孩子不要玩手机了,孩子都会和妈妈吵架,理直气壮的反问:别的孩子都充钱,你挣钱有什么用?
忙碌的妈妈,缺席的爸爸,失落的亲情,粗暴的教育,残忍地将孩子推向了手机。
还有一个网友,讲述了他的故事:我家开了一个游戏厅,妈妈整天不在家,不知道去哪儿了,爸爸就忙着看游戏厅。我没地方去,就只能跑到游戏厅玩。只有在这里,我才能有机会说句话,而且,我才能见到爸爸!
字字句句的背后,是一个孩子的伤心与绝望,还有,对于父爱母爱的极度渴望。
小小的手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孩子心中父母的替代品。
03、被父母控制的家庭
武志红老师提出了一个概念“母爱包围圈”,意思是一个人被母爱的意志和存在彻底给包围了。
小的时候,母爱包围圈能够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安全,当我们长大了,我们需要走出这个包围圈,去寻找自己的生活。
现实中,很多家长会把孩子当作他的私有财产,掌控他的人生。
这样的孩子,深陷母爱包围圈,没有足够多的自由。他们没有从家长那里得到足够多的爱,就会去寻找替代品。
孩子在手机中所获得的掌控感,让他们得到极大的满足。在他们的心中,游戏成为了“另一个妈妈”。
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个网友的故事,很是心酸:
他从小就被父母极度控制,他上了不喜欢的中学,学了不喜欢的理科。甚至,在他已经长大成人,读研究生的时候,妈妈还强行要求他出门要坐公交车,不要步行。
他的内心很痛苦,他说:我不想做只有一个选项的选择题。如果非做不可的话,那我选择撕毁答卷,或者毁灭自己。
他无法逃离父母控制他的手掌,于是,他开始逃课,整天抱着手机,上网,打游戏。只有在这里,他才感觉自己不是妈妈的附属品,而是真正的他自己。
最后,他拿到了一纸抑郁症的诊断书。
无疑,对孩子和整个家庭来说,这是一个悲剧,但是,这个悲剧的推手到底是谁?
答案不言而喻。
每一个被父母打着“爱”的名义被控制的孩子,都像是一个提线木偶,被禁锢了手脚和思想。他们或许最终活成了父母期待的样子,但是,他们内心无法说出的感受,却无人知晓。
父母的过度控制,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当这种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由量变演变为质变,孩子会冲破家长的牢笼,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寻找自己,做回自己。
为了帮助孩子远离手机,家长们会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学会自律,挖掘学习的乐趣。
这些做法都对吗?
当然,但是,这些都不是根源,最根本的是,我们需要听到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声音,看到他们心里的黑洞,感受到他们的呐喊,以及,对爱的渴望。
手机,不是洪水猛兽,它可以开拓视野,帮助孩子走入更加广阔的世界。
手机,也不是让孩子沉迷的原罪。
每一个父母,都应该给孩子足够的呵护和陪伴,用丰盈的爱填满他们的内心,找回他们曾经的笑容,重建内心的自信,做一个阳光快乐、信心满满、健康开朗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自然会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
唯有此,孩子才能放下手机,得到更多的养分,活得充盈滋润,而父母和孩子,也才能走入彼此的内心,携手相伴,共同成长。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62577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0716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040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8495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2384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