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历史中的心理学
从别的学科视角来看心理学史,其实还蛮有意思的,就像披萨传出意大利就会有人做出加菠萝的甜口披萨一样,在其他学科背景下看心理学的发展也能看到很多新鲜口味的八卦。
《情感学习》这本书就是这样的,它是一本讲述情感史的书,以情绪为主轴,讲的是在19 - 20 世纪,世界各地的大人们是在童书里都是怎么教育儿童的,其中也有心理学家的身影。
比如美国心理学会的首任主席,致力于儿童发展的斯坦利·霍尔先生,就是复演论的拥护者。
他认为人类个体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类似于人类自原始阶段到现代文明的进化过程,将儿童心智比拟为动物、原始人或者说非正常人的心智结构。
在这个框架下,那时候的家长得到不小的慰藉了:孩子之所以费解,那是因为他们都是原始人嘛。
儿童教育的总体目标也就明确了,那就是让 TA 成为一名受西方中产阶级与文明道德所控制、情感丰富又不失理性的成人。
太殖民主义和西方中心了啊霍尔先生……
行为主义的登场与退场
当然,后来心理学越来越强调实验、数据、专业和理性,20 世纪初,在和福尔摩斯助手同名同姓的约翰·华生先生的推动下,这种趋势达到了巅峰,并且为后世留下了行为主义的鼎鼎大名。
华生觉得过去研究婴儿的文献是纸上谈兵,是随意观察,真正的研究应该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大量测试并详细分析的,研究应该关注可观察到的外显的行为。
而情绪是内隐的,没有办法被观察到的,华生就将儿童的情绪简单地与生理反应结合在了一起,认为「一种情绪就是一种遗传反应模式,其模式涉及整个身体机制的深刻变化,尤其是内脏和腺体系统」。
对内隐感受的轻视,让华生的观点以激进著称,他对于孩子内心世界的态度与霍尔完全相反,将他们看作是小小的大人,认为对孩子的泛滥情感会带来问题:
「你的行为要永远客观、友善而坚决。千万别拥抱或亲吻他们,也别让他们坐在你的大腿上……不到一个星期你就会发现 ,原来要完全客观同时又善待孩子是这么简单,到时你就会为从前那套自作多情、多愁善感的方法感到惭愧无比。」
华生的育儿书在 1928 年出版后卖出了十多万本,也算是引领了当时育儿界的潮流了,但没过多久,奥德里奇夫妇出版的《宝宝是人类》又成为了主流,将华生的老派作风批评为养鸡场的量产模式,父母,尤其是母亲,又被鼓励享受天伦之乐,回应孩子在自然发展与感情上的需求了。
这让约翰·鲍比(又是约翰!)发展出了依恋理论,他在 1951 年为世卫组织提供的《母亲关怀与心理健康》报告中,提出了母爱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母子关系出了什么状况,那就是因为母爱缺乏或没有足够的情感。
「能够一年 365 天、每周七日、不分昼夜持续关注孩子,只有那位能从孩子的成长中获得深刻满足的,深知孩子能从婴儿成为成人都归功于她的女人,才办得到。」
后来,这种论断又引发了性别问题:这种对母亲的过高标准,未免有些太理想化也太给人扣高帽子了,但在当时,鲍比的描述是为了批判「自然主义」的风气:
如果真如华生所言,母亲对孩子的感受只是生物反应,那么母爱就不再具有任何字面意义上的「爱」了。
这么一看,姓华生的约翰是为了反驳不讲实验的风气用力过猛,而姓鲍比的约翰是为了反驳华生不讲情绪的风气用力过猛,就这样水少了加面,面少了加水,历史就这样左摇右摆地前进着,来到了现在。
儿童文学能提高孩子的情绪能力
现在的心理学家当然没有百年前那么极端啦。
如果要问现在的一位发展心理学家到底什么会影响一个孩子的发展,或者说应该怎么教育孩子,能得到的回答肯定能写一大本书,涉及到各式各样的事情。
而如果聚焦在儿童的情绪发展上,问如何让孩子发展出健全的感知、调节、回应情绪的能力,那么回应点就会落到父母减少冲突[1]、锻炼孩子与同龄人的社交能力[2]、使用权威型*的教养方式[3]等因素上面。
*权威型的父母既能够为孩子树立规矩,也会照顾孩子的需求,他们会让孩子自由地探索、让孩子基于自己的理由作出判断,鼓励孩子独立的同时也会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部分限制。
当然,还有阅读好的文字。一项干预研究就发现,阅读文学材料能够显著提高小学 2-3 年级学生的情绪能力,尤其是男孩,与对照组男生相比,阅读了文学故事的男生能够更好地识别出别人掩饰着的情绪[4]。
而《情感学习》这本书就列出了非常多的经典儿童文学著作,像是《纳尼亚传奇》,《柳林风声》,还有概括性的情节介绍,能够让读者快速涉猎不同的作品。
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所言: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看完这本书后,你也能够感受到非常多的情绪,学会不少东西。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209497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0379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3671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443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57215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