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做了什么?
作者:袁艳香 2021-09-18 17:32:16 成长心理

在我们家族系统排列的课堂里,或者是单独处理一些个案时,经常会有父母因为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那里,给予孩子全部的关注和付出。

最后的结果是孩子叛逆、不想上学、排斥父母、抑郁、想摆脱父母的管控等等一系列“疑难杂症”的出现。

我们今天针对这个现象做一些解读,希望给做父母的朋友一些参考。

解读一:父母把内心的弱小投射给孩子。可能父母从小也没得到过他们父母很好的照顾,内心是匮乏的,无力的。所以投射性地认为他们的孩子也没能力处理事情,于是任何事情都想替孩子操心,做决定,不信任孩子,觉得孩子哪哪都不行。

这种情况下孩子真的会变得“无能”来满足父母的预设:学习、生活自理等各方面都搞不定。父母对孩子面面俱到的“操心”,剥夺了孩子成长与探索的空间。也反应了父母内在的焦虑与不自信、不安全感

解读二:父母过度掌控孩子,用大量的“道理”来要求孩子,或者期待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改变,在一些很小的细节上也不遗余力地纠正孩子,无视孩子的感受,孩子似乎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一样,必须要按照父母的想法来才能求得片刻的认同。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父母内在情感的匮乏,对自我的不接纳以及对现状的不满,甚至对自己也是苛刻的。所以父母用“道理”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无力感和脆弱,并且把对“完美”的渴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来替他们实现内心的愿望:优秀、成功、被人羡慕、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全面发展等等。

用完美的孩子来满足自己的匮乏感,补偿自己的缺失和遗憾。这样的家庭教育结果就是孩子要么变得“叛逆”来表达对父母过度控制的愤怒,要么孩子变得压抑没有生命力,成为满足父母需求的“机器人”。

这些都是挺让人唏嘘和痛心的事情。

很多遇到这种情况的父母前来求助。

父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做了什么?

在一个个案中,一个母亲说她非常爱她的女儿,但是女儿却很抗拒她。

当我们进行排列时发现,母亲把所有的关注都给了女儿,眼含热泪向她女儿的代表进行移动。然而女儿却一直颤抖着后退,说面对母亲很恐惧,想远离。

李博文老师让这位女士自己母亲的代表加入了排列现场。这时候,代表发生了一些移动。

李博文老师问这位女士的女儿的代表有什么感受,女儿(代表)说,当自己外婆的代表加入排列时,她开始想关注自己的母亲。

李博文老师让女儿的代表暂时脱离代表。

排列的现场只有案主本人以及她的母亲代表了。案主看到她的母亲后嚎啕大哭,对母亲有一些情绪的表达与宣泄,说母亲冷漠,一直不曾感觉到母亲的爱和关注。之后李博文老师引导她和母亲完成了彼此的表达和一些仪式。

当案主再次看到自己的女儿(代表)时,感觉非常平静。而她女儿(代表)也非常平静,不再想逃离。

个案完成后,案主自己总结说,她深深体会到,原来自己那么爱女儿,把所有注意力都给了女儿,背后其实也是向女儿索取,希望女儿满足她的很多期待——因为自己内在是匮乏的,不曾从自己的母亲那里得到满足和爱的滋养。

但这样的爱是违反爱的序位法则的。

海灵格老师书中写到:

亲子之间爱的序位主要原则是:父母给予而孩子接受,父母将他们从自己父母那里以及伴侣之间所得到传递给他们的孩子。

而现实中,显然是,很多父母内在匮乏,虽然用尽全部能量“爱”孩子,但实际上是在向孩子索取,而给不到孩子滋养的爱和教育。亲子关系倒置,注定会失败。

当然,我们不是在评判父母,只是在分析解读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希望能够给做父母的朋友一些参考。任何一个人都无权去评判别人的命运。每一个个体,他之所以是现在的自己,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他可能背负了她原生家庭、她的家族的一些命运。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测评叛逆产后抑郁女人心理恐惧症心理治疗情商安全感反社会人格情绪管理心理学边缘性人格障碍亲密关系智力存在主义心理效应自闭症恐惧心理霍格沃茨人际关系思维反刍绿帽癖社会心理学回避型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