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年轻人的眼中,年老好像是一件尚遥不可及的事。但是,“老龄化”真的与我们当下的生活如此难以勾连吗?在老年群体之外,年轻人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化社会的了解与看法究竟如何呢?这应该是不少人好奇的问题。因此,基于知信行理论框架,我们对来自不同高校、不同专业22~25岁的17位大学生进行了访谈,以下是访谈结果。
01、老龄化认知
1. 您认为什么是人口老龄化?
大学生群体对于人口老龄化有基本的认知,但还较为模糊,主要从老年人数量增多以及年轻群体自身的压力增加、负担加重的角度来定义人口老龄化。大多数人都认为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是继续加重,并且不可逆转。
2. 您害怕衰老吗?
谈及衰老,多数大学生感到恐惧,觉得衰老就预示着要被时代淘汰,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他们对老年人形象的认知整体而言偏向消极和负面:从生理特点来看,普遍认为老年人行动能力和健康水平会下降;在心理特点上,认为老年人学习能力下降,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较低;
在社会层面上,认为老年人落后于时代发展,跟不上时代潮流。但与此同时,那些与家中老年长辈互动频率高的大学生在谈及到老年群体整体形象时会呈现出更多积极的态度,更多地表示老年人和蔼可亲、勤劳,拥有充足的人生智慧和社会经验。
3. 您觉得我国现在步入老龄化社会了吗?
访谈对象对于“老龄化社会”的具体标准没有明确概念,对于当前老龄化社会形势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滞后。受访者在访谈中反复使用“猜测”、“应该”、“感觉”等这些带有不确定性的词语来表述自己对于老龄化社会的认识。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我国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或说只是有老龄化趋势,认为该问题并不算严重。
02、老龄化态度
1. 您认为人口老龄化有哪些影响?大学生的对老龄化影响的看法存在以下特点:只看到经济发展的面向,认为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不足、人口红利下降,进而导致经济增长变缓。(2)集中于年轻人负担的角度,认为人口老龄化增加年轻人负担,加上沉重的生活成本,而导致年轻一辈人生育意愿和抚育能力的不足,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形势而造成恶性循环。(3)仅看到消极后果的面向,见“挑战”而不见“机遇”,忽视了老龄化潜在的积极因素。
2. 对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态度如何?绝大部分人对该战略在认知上缺乏了解,从而造成情感上的认同不足,仅基于政治正确性和立场正当性表达了对国家做出该战略必要性的肯定,是从结果推导出其合理性。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相信国家必然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老龄化现实国情做出科学决策,从赞同国家决策制定的结果而推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紧迫性。
3. 人口老龄化对大学生自身有哪些影响呢?对自身养老负担的态度需要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来看,两个群体之间的差异很大。非独生子女基本都认为养老压力对自身几乎没有影响,养老问题离得还远。特别是在兄弟姐妹可以共同承担养老责任和分担照护任务的情况下,他们的心理负担得到有效减轻。而且他们也提到,与独生子女的处境进行对比能够获得心理上的相对轻松。反观独生子女,他们则表示提前感知到的养老负担和心理压力很重,预想到父母的养老问题十分担忧,因而希望国家能对独生子女予以适度的政策支持。
就经济负担和照料负担来看,大学生普遍对自身未来的经济水平以及负担养老的能力呈不确定甚至是悲观态度,可见当前尚无法获得稳定经济来源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未来养老经济能力的预期,这种态度还可能与他们当下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有关。就照料负担而言,大学生通常表示虽然自身可以接受机构养老,但也尊重父母在传统观念影响下选择居家养老。他们的理想状态是不和父母住在一起,但要离得近和方便照顾父母,因而普遍表示有相当的照顾压力,担忧由于工作而缺少精力陪伴父母。
03、老龄化行动
首先,在自身及家庭养老规划方面,即作为承担者和后备者,他们的养老规划缺少全生命周期视角和有备而老的意识,大学生认为老年相关问题离自身太过遥远,是临近老年才需要思考的事情。
多数学生仅在心理上将进行养老规划的时间节点设置为自己步入工作或者父母真正开始退休,但实际践行情况并不一致。例如有些人的父母已经退休了,但他们尚未做出相应的行动。由访谈可见,只思考过父母的“老”而未想到父母的“养老”是一种常态。
大学生对自身养老感知的“遥远”在于“实际规划的远”而非“心理想望的远”,他们对老年生活都有美好的愿景和向往,例如畅想养花、养宠、旅游、打游戏、与好友交往等退休闲暇生活,但缺乏现实规划去支撑实现今后理想养老生活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消解当下生活压力的心理补偿,是当前生活压力下的一种精神寄托。
其次,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参与和践行方面,即作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参与者,大学生尽管思想上认为自己应当被包含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体之内,在行动方面却认为主要还是靠政府和社会,目前尚未落实到切身实践当中。
04、结语
结论:
(1)大学生对人口老龄化的概念模糊,对老龄社会形势的认识存在滞后。
(2)大学生主要从年轻人负担的角度理解人口老龄化影响,见“挑战”而不见“机遇”,老化态度和养老预期较为消极。
(3)大学生表示父母的养老问题尚不迫切,尤其是非独生子女没有明显压力;对自身老年生活仅有美好向往而无现实规划,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参与还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根据七人普的数据,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已经超过18%,表明我国即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去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具备全人群的视角,增强各类主体的积极主动性以做到全社会共同应对;也要具备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在进入老年期之前就从人的生命全程考虑老龄问题。
从红颜美少年到半老白头翁的转变,实非一朝一夕之事,但老化这个过程却由每一个当下组成。人生是一个连续体,年老后的健康、精神和生活状态都与曾经的生命历程息息相关。
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年人与年轻人并非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而是不同的生命阶段,此刻的他们正是未来的我们。在这样一个老龄化社会,更多的关注此刻的他们和未来的我们,是此刻的我们需要做的事。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8546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0940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7357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5114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12154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