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
作者:周婷 2021-06-17 11:09:13 成长心理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注定要开始面对各种失去,小到经常使用的某些物品,到与亲友的离别,陪伴我们的宠物的离去,到亲友、至爱的永别,到最后我们终将面对自己生命的丧失。

在面对失去时难以避免会有悲伤、孤独、无助,会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不同年龄在面对不同的失去时,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体验。

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会需要与孩子探讨失去的话题,其中,最常涉及的就是“死亡”。

不管是在哪个阶段,我们的社会和家庭都希望能呵护儿童,希望儿童能够免遭一些灾难、免遭一些痛苦,然而人生却无法避免面对很多失落。

小的时候,儿童可能会遗失他最喜爱的玩具,或者朝夕相处的宠物小猫、小狗离开了或者走丢了,之后可能会经历从小照顾他的祖父母离世,父母的一方离世,甚至最严重的父母双双离世。

如果我们把儿童的内心比喻做一座房子的话,在经历这样的事情之后,这座房子可能面临着震荡,面临着坍塌。

为了尽可能减少孩子内心的震荡,我们需要更多了解孩子在不同时期对于死亡的认识特点。

01、对死亡理解的年龄分层

按照国际儿童公约,我们可以把18岁以下的人群都称为儿童。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在18岁以下的阶段儿童经历了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幼儿园阶段)、童年期(7-12岁小学阶段)、青春期(12-18岁初高中及大学早期)。

对于死亡的认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儿童和成人的不同在于,儿童的理解力不同,尤其对于低龄的孩子,可能并不明白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死?死到底是怎么回事?第二,由于儿童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儿童的情绪管理和控制能力是有限的,相对于成人来说是不成熟的。

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

成年人对于死亡会有以下理解:

死亡具有适用性,死亡只适用于具有生命的物种;

死亡具有无功能性,也就是说人死之后,生命体的各种各样的功能都消失了;

死亡具有不可逆性,人死不能复生,死了之后再也回不来了;

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所有的人都难逃一死,所有的生命体都会经历死亡;

不可预测性,谁也无法预测我们什么时候会死;

死因多样性:死亡的原因多种多样。

成人理解这些死亡的特点是很容易的,但对于孩子来说并不一定能够理解死亡的这些特点。

关于儿童死亡认知特点的系统性研究是在20世纪30年代,其中纳吉的研究最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他研究了二战前生活在布达佩斯的378名儿童,总结了儿童死亡认知的三个阶段:

1-5岁以下:无法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逆性。

5-9岁:只有被死亡抓走的才会死,死亡不是普遍的,死亡是可避免的。

9岁以上的孩子才能够慢慢认识到死亡是普遍的且不可避免的。

除了纳吉的观点外,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探讨了儿童死亡认知的过程。

0-2岁:没有明确的死亡概念,但是对死亡会产生分离和被剥夺的感受。

2-7岁:对死亡会产生神奇的想法,认为死者还有生理机能,认为死者是从一种存在方式转换为另外一种存在方式,比如死了之后会变成天使;会对死者产生罪恶感,会觉得是不是因为我不守规矩或不懂事才死的。

7-11岁:理解死亡是不可逆的,对于死亡的解释通常是具象化的,认为死者仍有生理机能,知道死亡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只是发生在老年的时候。

11岁以上:理解死者没有生理机能,并对死亡感到焦虑

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

02、孩子关于死亡的疑问

了解了每个年龄阶段孩子对于死亡的理解特点,可以让我们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有一些启发。我们来看看三个案例:

案例一

我的孩子在3岁多时读了宫达西多的霸王龙和他的恐龙朋友的故事绘本,里面会有分离的一些故事,孩子经常会跟我聊一聊死亡的话题。

孩子会问:“妈妈,什么是死?”

我回答:“死就是再也见不到亲人了。”

孩子接着问:“什么是再也见不到?”这时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解释什么是再也见不到。

接着我问孩子:“恐龙宝宝的妈妈死了,恐龙宝宝会怎么样呀?”

孩子回答:“恐龙宝宝肯定会伤心的,会哭的。”

从这样的一段对话中,可以了解到,3岁多的孩子已经有了死亡的概念,但是并不理解死亡的含义,尤其不理解死亡的不可逆性,但是孩子知道死亡是一件让人伤心和痛苦的事。

案例二

某天孩子又问我:“妈妈,每个人都会死吗?”

我说:“是的,每个人都会死。”

孩子说:“啊.....真的吗,好可怕,每个人都会死。”

我回答说:“通常人是会在很老很老的时候才会死。”

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到,孩子通常不了解死亡的普遍性。我告诉孩子死亡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这个阶段也不适合让孩子特别焦虑,所以我会说通常人是在很老的时候才会死。

在下一步孩子能接受的情况下,再慢慢让孩子理解到死亡也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我们需要结合孩子的认知特点来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案例三

孩子问:“妈妈,去了天堂就再也回不来了吗?”

我回答:“是的,永远也回不来了。”

孩子又问:“那如果管天堂的人同意了呢?”

我回答:“他是不会同意的。”

孩子说:“那我坐宇宙飞船去不就可以回来了吗?”

我说:“不可以。”

孩子生气的说:“天堂可真不好,管着人都不让动。”

从这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3岁这个阶段他很难理解死亡的不可逆性,但孩子会对死亡有探索和好奇。

家长应帮助孩子理解死亡的过程中,要用温和适当的语言和方式让孩子理解死亡,抓住平时生活中死亡教育的时机。

比如,孩子养的小乌龟、小鱼等小宠物走了,不要欺骗孩子赶紧给换条新的,而是可以跟孩子一起举行悼念仪式,让孩子理解死亡是什么。

很多绘本当中也会一些死亡教育的议题,比如《獾的礼物》、《爷爷变成了幽灵》,都是很经典的死亡教育议题的绘本,可以在孩子愿意的情况下跟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让孩子理解死亡是什么。

还有一些电影,比如《超能陆战队》、《寻梦环游记》,都有关于死亡和亲人离世的话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看,这些都是生活当中可以渗透进行的死亡教育,让孩子获得这样的一些死亡的认知。

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

03、当孩子面对亲人的死亡

以上是关于孩子眼中死亡是什么样的,那么,如果孩子不幸遭遇丧亲,孩子的哀伤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在孩子的哀伤当中,最痛苦、最严重的莫过于失去双亲。从依恋关系角度来说,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职能。

父母是孩子得到幸福和快乐的源泉,父母是孩子生命的安全守护者,所以当一个孩子失去了父母可以说是无枝可依、天塌地陷,孩子内在的安全感就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和震荡。

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

父母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安全基地,我在这里,所以你可以勇敢无畏的去闯荡、去探索、去玩耍。

如果家里有小朋友出去遛娃的时候会有这种体会,你会发现,你在的时候他可以去玩滑板、和小朋友玩各种游戏,会安心的去探索,如果孩子回过头来没有看到你在那就会立刻变得焦虑不安。

所以父母的在场、父母的存在,能给孩子一个非常稳的安全基地。同时孩子在外面累了、受伤了、脆弱了,他知道有一个地方他可以回去取暖。

父母给孩子提供的就是最基础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会有向外探索的可能性和欲望。

成人和孩子之间表达哀伤情绪是有很大差异的。

成人在面对亲人丧失的时候会有非常大的情绪,如瀑布般的袭来,有的时候情绪可能会很汹涌。

但孩子的表达方式却像小溪流水式的,有的时候可能流出来一点就暂停了,去做其他和哀伤没有关系的事情了,他去踢球、去玩,有时候突然想起来,又进入到哀伤的情绪里又流一点,又停下来去做其他事情。

所以成人和孩子哀伤情绪的感觉和表达方式是非常不同的。

在明白了孩子面对死亡这个话题是有年龄、理解和表现形式的差异后,我们大致从孩子这个方向解读了死亡这个比较沉重而又不可回避的话题。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产后抑郁测试心理医生外貌焦虑人际关系安全感绿帽癖反社会人格心理恐惧症职场心理爱情挽回MBTI源码性取向双向情感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亲子关系恐惧症回避型人格PUA心理健康情绪管理洁癖智商职业价值观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