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分析到自体,攻击性的人性化之路
作者:星辰西米露 2021-05-10 17:44:02 心理百科

1、弗洛伊德(1856-1939):人性本恶

从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以来,攻击和性能量,第一次作为人行为的两大基本驱力,进入人们的视野。

这是一个伟大的开创性举动,它可以用来解释很多事情。既包括社会上大的冲突比如战争,也包括当时那个年代部分女性罹患的歇斯底里症——一种性压抑之后的躯体化疾病。

在那个保守严苛的时代,性作为一个肮脏的字眼被人们藏在生活的阴影里,人们既离不开性,又嫌弃它,贬低它,一看就很分裂。

弗洛伊德为性去除了污名化。既然都是基本动力了,你这么藏着掖着也不是个事啊,还不如大大方方来谈论它。

但对于攻击性,弗洛伊德看起来有点害怕。在他的观点里,性爱是粘和的力量,攻击是分离和毁灭的力量。

我们从少年到成年到衰老,其实就是毁灭的力量,它最终导致我们的生命分散、分解、消亡、死去。

回顾往昔,整个社会的前行其实是由不同的战争所构筑的,充满了攻击性、杀戮,人们为了自己的私利,掠夺对方的财产据为己有。

对攻击性的这种理论构建,可能是因为弗洛伊德自己经历了一战、二战,他的两个孩子也亲自去参了军。

他在思索人类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痛苦跟杀戮时,慢慢就将人类天性中毁灭的、入侵的、破坏的、攻击的本能力量,加入到了他的趋力理论中,构成了攻击性。

攻击性既然是驱力,那就是天生的,人一生下来就有。当一个人的攻击性和现实规范之间出现了“冲突”,他的表达形式是原始的——比如不高兴就打人,还是更俱适应性的——比如具备良好的竞争能力,意味着这个人的发展是初级的还是成熟的。

这就像一个孩子,手里拿着一把子弹上膛的枪,随时都可能擦枪走火。而且这把枪还是老天爷标配的,孩子一出生就有,谁也拿不走。

这个孩子终其一生的目标,就是去驯服这把枪,让枪变成自己创造世界的工具,而不是毁灭世界的武器。

这种理论听起来压力好大,它实际上预设了人性本恶,让人类一出生就背负上命运的重担。更不幸的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只是一种思考,崇拜他的后继者们却将其变成了一种教条。

2、克莱因(1882-1960):人无法给予自己匮乏之物

时间往后,梅兰尼.克莱因创建了客体关系学派。她一方面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攻击性驱力理论,一方面加入了自己非常大的修正和创新。

克莱茵在她《嫉羡与感恩》中谈的,是我们对他人的嫉羡。意思是你有好的东西,为什么这种好的东西我没有。

既然我没有,就把它夺过来,即便夺不过来,我也不让你高兴,要把你灭掉,这是一个无休止的贪婪和欲望的心理状态。

那这种无休止的贪婪和欲望,是怎么产生的呢?来自于婴儿时期的匮乏。

一个婴儿刚出生时,最大的渴望就是有足够的乳汁可以喂养到她。这不仅仅是实际身体成长的需要,这种被滋养、被及时满足和回应到的感觉,会注入孩子的内心。

如果他被满足了,他就能体验到自身是好的、是富足的,进而体验到原初的外部世界是好的。对于婴儿来讲,照料他的人就是整个世界。

如果孩子的妈妈很忙,比如单亲妈妈一个人带他,每次喂养孩子的时间很少,就要接着去工作。对这个孩子来说,他可能已经饿了半天,即使他在妈妈回来时,努力的吸奶,他还是得不到足够的乳汁。

这个时候,孩子内心当中的那种匮乏感,没有被充分的满足,他体验到的就是自己内在很匮乏,外部又是伤害性的、不好的。

这种因匮乏而生的嫉羡与贪婪,会因为最原初的未被满足感,而影响到未来的岁月:即不管我掠取多少的东西,内心都得不到满足。

这样的人成年以后,他不断从外面掠夺财富,伤害他人,把他人的东西据为己有,但他内心当中那种匮乏感始终没有得到满足。对于他来说,即便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外物,但内心像有一个无底的洞,什么都留存不住。

所以克莱因特别提到,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富足了,才能够感恩并与他人分享美好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克莱因视角下的攻击性,已经不是天生的本源驱力了,而是次发的一种反应,是对挫折感或不满足感的补偿。

这样,就把人类从一个手持手枪的儿童形象,转变成了一个“不给我,就打你”的坏宝宝形象——不再认为一出生就带着手枪。

从精神分析到自体,攻击性的人性化之路

3、唐纳德·温尼科特 (1896~1971):原初攻击性是活力和动能

温尼科特是客体关系学派的大师,在他的观点里,攻击性带上了更多正面的色彩。

他觉得攻击性更多是我们天生的活力和动能。这部分属于真自体,是我们自身的、主体的能量的部分。

比如从胎儿在妈妈肚子里踹妈妈开始,到孩子想吃、想动,咬妈妈的乳头,拽妈妈的头发,把玩具拍来打去,吃饭的时候把饭弄得到处都是,一会把书撕掉,一会把东西摔坏……

所有这些,从婴儿基本的生理需求到复杂的情感表达,都视为我们原初的身体动能,温尼科特称之为原初攻击性。

这些先天的动能或力量的展现,表达了孩子自身的需要和愿望,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父母要做的,不是去压制这种需要,而是陪伴孩子,让这种攻击性得到适当的释放。

用温尼科特的话来说,“妈妈非常重要的是从孩子的这种攻击性中存活下来”。事实上,这并不困难。几岁孩子的调皮和破坏,我们更担心他伤害到自己,而不是伤害到父母。

这里的重点在于,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力量表达出来是没关系的,他不会伤到别人。我们知道很多人的攻击不敢表达出来,就是害怕会伤到对方。

这可能是因为小的时候妈妈就这么被他伤到了,当他有一点点动静,爸爸妈妈就受伤了,然后反过来打他。所以他会特别害怕,原来我的力量这么强大。

这里面存在着原始自恋和全能感,好像我动一个手指,别人就倒下了。但如果他动了半天手指,父母却没什么反应,他就知道了,哦,原来我的力量没那么大,我也没那么全能。

另一方面,他也会知道,父母和他其实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个体,他有他自己的独立性和主观性,所以这里也慢慢实现了自体与客体的分化。

这种理论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个疑问:不压制孩子的攻击性,你不怕他长大了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比如暴力犯罪、强奸、杀人等等反社会行为。

温尼科特对此的解释是,这些反社会行为,不是过度满足的结果,恰恰是孩子在部分依赖的成长过程中,养育过程受到剥夺的结果。

他们的攻击行为是一种呼救信号,他们想要得到小时候未被满足的理解和关怀。

这背后显示了温尼科特的人性观。温尼科特眼中的人类形象,是内心携带着真善美种子的孩子。只要给孩子适当的成长环境,孩子就能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之所以在长大后出现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是因为养育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科胡特(1913-1981):攻击性是一种无回应的分解产物

美国心理学家海因兹.科胡特创立了自体心理学,他曾担任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会长,因为自体心理学里出现了很多和传统精分理论相悖的概念,晚年的他被精神分析协会开除。

科胡特最勇敢也最具发展性的贡献,就是创新了攻击性的观点。他没有把攻击性视为需要释放的天生驱力,而是将其视为在面临无回应的环境时产生的一种分解产物,这种无反应的环境抑制了婴儿核心自体的发展。

这种看法使人类卸下了天生具有攻击驱力这一概念的重担。在驱力概念中,人成为了虐待与受虐的战场,处于一个危险而悲惨的位置,不得不一直抵挡破坏性的本能。

这种本能一旦被释放,不仅可以摧毁个人,还能毁灭地球以及人类自身。这种攻击驱力曾被认为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是被驯服。——想想拿着手枪的孩子,如何不胆战心惊。

人类身体上需要氧气来自由呼吸,精神上需要一个共情的环境,一个有反应的自体客体。

科胡特发现,正是对于成长中的儿童需要恰当的回应这一需求缺乏共情,才使得人的破坏性具有了出现的可能。这种破坏性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尤其指自恋性暴怒),会因为受到伤害而被激发出来。

比如你正认真跟老公谈事情,老公拿着手机刷抖音,漫不经心的敷衍你;或者你去奢侈品店买东西,售姐一看你穿得很普通就不搭理你了。

这两种情况自恋都遭到损伤,你可能就会一下子暴怒起来,脾气变得很不好。但这些攻击性都不是原发的,不是你天生携带的,而是受到伤害而产生的,是自体、自尊、自我价值感受到伤害的产物。

科胡特相信人性中充满希望的部分,只要努力共情,而不是对攻击性做出原始反应,那么即使与差异最大的人,我们也能与之达成理解与合作。

自体心理学相信人类具有积极的、有创造力的力量,并且这些潜能是全人类天然拥有的。

科胡特不仅相信人性本善,而且设想每个人都拥有令人惊叹的力量。如果你没有发挥出来这种力量,是因为受到了抑制。

科胡特眼中的人类形象,就像一个裹在蛋壳里的天使。如果自体缺乏回应,天使就堕落成恶魔,不断的叉叉叉;如果积极共情,天使就破壳而出,展现出自己的美丽和力量。

从精神分析到自体心理学,心理学家眼中的人类形象,越发正面和积极。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的心理咨询师,也越发人本和关怀。

从冷冰冰的躲在来访者背后,任由来访者自由联想;到现在通过共情,充分去理解来访者的内心和他的世界,这个世界逐渐变得如我所期。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边缘性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人际关系职场心理焦虑症易怒症MBTI反社会人格叛逆期焦虑症女人心理智力测试产后抑郁原生家庭控制情绪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测试焦虑存在主义情商测试心理测评系统抑郁症测试心理健康双相情感障碍社交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