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精神分析坚持咨询师的客观中立性,咨询师需要节制自己不去满足来访者的需要,也不能给出建议。他就像是一面空白屏幕,帮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潜意识,并且小心翼翼的不去干扰来访者的自由联想。
来访者自由联想时,咨询师是坐在来访者躺椅背后的,也是出于减少干扰的考虑。
上图为弗洛伊德使用过的躺椅
弗洛伊德特别强调个体“驱力”的作用。在他的理论里,人在驱力的作用下不断去满足自己的需要,当这些需要没有被满足时,人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是一种单人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心灵发展受自我力量推动,外界和他人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咨询师对此提出了挑战。
如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和人际精神分析,已经开始强调人际维度的重要性,实际超出了单人心理学的范畴,被称为“一个半心理学”。
近几十年,在斯托罗楼和阿特伍德等人的研究下,主体间理论得到了极大发展,提出了与传统精神分析很不一样的理论。
我们知道,两个好人不一定相处得好,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的评价截然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面前表现迥异。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很多面,在不同的人面前展现不同的面,这种不同的自我展现既是对别人自我展现的回应,同时也会影响别人的自我展现。
于是,两个人以独特的方式“相遇”了。后现代精神分析把这种现象叫做“主体间性”,它是一种双人心理学。
主体间的哲学基础建立在近代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上。至于什么是现象学我劝大家就不要好奇去搜索了,反正我搜到的时候发现那些字都认得,但连在一起就不知道在说什么了。
胡塞尔本尊
简单理解,现象学不是指同实在或本质严格区分的、仅仅通过感官才获得的经验,而是指包括感觉、回忆、想象和判断等一切认知活动的意识形式。
胡塞尔认为,人类是通过与他人、世界的交互过程来感受确认自己的主体和世界的。人类主体感的形成不是一个绝对孤立、孤独的行为,而是一系列主体与主体之间交互影响所产生的体验性结果,这一系列过程此起彼伏延续着人类的自体感和生命感。
一、主体间性的理论假设
1、人们对自我的感知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感知
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一个人的"精神本体"是由周围环境因素以及同化这些环境要素的特定模式所共同决定的。
比如说,如果来访者由一个严格、苛刻、不近人情的父亲扶养长大,她的这些经历将会影响到她对自我的认知,同时也会影响到她对现实生活中关系的预期。
此外,她和父亲相处时,生活事件、情绪情感、躯体感受和父亲有关的经历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她对这种关系的理解,将会对她现在的人际互动模式造成影响,使得现有的互动模式也具有她和父亲的互动模式的特征。
2、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是维持自己的经验组织方式
不管来访者的问题和异常行为破坏性多强,对他人来说多么不可思议,这都是他们依据自己的经验组织方式追求内心统合感所做出的最好努力。
3、人们会主动寻找可以促进自我心理发展的关系体验
咨访双方对来访者主观经验感受和理解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大"背景"。它包括咨询师和来访者的主体,双方互动形成的"场",以及对来访者主观经验的理解。来访者和情感协调的咨询师互动,用新的视角看待过往经验,转化由此发生。
二、主体间理论的基本概念
1、主体性
主体性属于个体的对自我和世界的经验流,表现为个体对自我和世界的感知和体验。或者说,主体性是指一个人内在经验的综合,其中也包括很多无意识内容,是一个人提到"我"的时候,亦即他的经验、行动、感情、感知、有意识和无意识内容的综合体。
2、主体间性
指在精神分析治疗中,分析师与病人之间的交互影响。
3、情感协调
情感协调是指咨询师可以正确理解来访者的主体性并做出合理反应的能力。
4、经验组织原则
它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是构建自我概念和自尊的基础。它来源于个体生命早期与抚养者的互动关系。
举个例子:一个年轻女性坚持认为自己的生活阴云密布、总是很倒霉。她始终相信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人都会让她失望和受伤,她的生活没有任何希望。这就是她的经验组织原则。
这有点像CBT理论里的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的概念。
5、主体间场
来访者和咨询师因为不同的主观经验在交互作用中产生的能量空间,类似磁场。
6、共情—内省
共情:贴近来访者的主观世界,体验来访者的情感、感受,以达到情感链接的目的。
内省包含以下两个过程:一方面是内观自我——反省我们自身是否拥有与来访者经验相符合的线索,另一方面是了解我们对主体间场的影响与贡献。
7、治疗的标准过程
通过咨访关系这个背景来探索来访者与他人互动的特有模式,进而找出来访者旧有的经验组织原则,通过与治疗师的交互活动获得新的组织方式,最终改变来访者当下不适应的感受和行为。
8、主体间性治疗的特点
不会对来访者的异常行为提前进行假设。更加重视健康的面向,而不是只抓住病理、病因不放,也不关注传统精神分析中的潜意识动力、防御和阻抗等内容,它关心的是人们组织、构建个人经验的方式和模式。不关注本能驱力的作用,关注情感和感受。
三、传统精神分析与主体间性的区分
前面提过,经典精神分析属于单人心理学,主体间性属于双人心理学。它们的划分并非简单地归因于人数,而是基于理论建构的出发点。
单人心理学的理论立足点为内心维度,即关注的是个体的心灵;双人心理学的出发点则是人际维度或主体间维度,探索“自体—他人”的关系矩阵。
它们主要有4点不同。
1、从“内外”空间到“之间”空间。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内部和外部世界的划分十分明显。驱力即是源于身体刺激形成的心灵内部表征。
由于驱力的存在,婴儿迫切寻求各种需要的满足,才能发现母亲的乳房等外部世界的存在,也因此逐渐能够区分内部和外部世界 。
主体间分析师关注的是双人“之间”的区域——一个既不属于来访者,也不属于分析师,而是由他们共同创造出的部分。
分析师和来访者之间的互动创造出一个“主体间场” ,这个场决定了参与者的行为、思想、情感和主体性。它产生自互动双方又反过来塑造双方,它限制双方作为独立个体思考的能力,又促进双方的相互联结。
2、从“主体—客体” 到“主体—主体”
回顾之前的精神分析运动,可以看到“主体—客体”关系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
古典精神分析中的分析师被视为一个父亲式的角色 ,需要令来访者受挫,以促成分析中的领悟 。
在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中,分析师扮演着一个母亲式的角色,发挥抱持、容纳和共情等功能,为来访者发展中受到抑制的部分提供“养料”,促进其再次“生长”。
主体间理论里,来访者的主体性得到了更大的尊重。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处在一种平等 (但不对称 )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里。双方平等对话、在关系里相遇、在咨询中相互承认。
3、从顿悟到行动
在古典精神分析那里,治愈的一个重要机制是促进潜意识的意识化。分析师通过对来访者的自由联想、梦、移情和阻抗等材料进行解释,引导来访者解除潜意识层面的压抑,从而实现顿悟 。
而在主体间分析师那里,互动超越解释,成为治疗中优先关注的部分。治疗不是基于谈话实现顿悟,而是基于行动进行实践,行动胜于言语。
4、从中立到建构
古典精神分析包含一种“考古学隐喻”,即分析师可以像考古学家一样,通过层层发掘,最终找到来访者早期经历的真相,这与弗洛伊德设想的潜意识具有“无时间性” 这一特点密切相关。
在这种构想中,来访者在治疗中呈现的各种材料是对过去的完全“复制”,不会被当下的经验“污染”。米切尔将之概括为“现在就是过去,过去一再重演” 。
与之对应,分析师必须保持中立、客观,节制自己不去满足来访者的需要,也不能给出建议,这是一个“中立性的神话” 。
在主体间视角下,分析师具有与生俱来的主观性,不可能作为一个旁观者或“空白屏幕”,而是无可避免地与来访者产生双向影响,分析师还可能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自我暴露 。
在咨访双方带着自身历史和主观性的具体时空背景下,来访者的经验会被重新描述、界定、解释和创造 。现在并非过去的重演,而总是包含“此时此地”的维度;分析过程不是去发现早期的真相,而是建构经验的意义。
传统精神分析侧重于自我调节和外显行为(语言),主体间性理论侧重于相互调节和内隐行为(非语言)。
弗洛伊德沿用的是笛卡儿式的“孤立心灵”,其他心理学取向也没有摆脱这一桎梏,只是将关系设想为两个孤立心灵的“相互碰撞” 。
事实上,主体间场是主体经验产生的前提条件,缺少发生的主体间环境,心理现象无法得到理解。
精神分析治疗即是来访者的主观世界逐渐展开、揭露,然后获得解释,最终发生变化的过程,这主要通过“共情—内省探究” 来实现。
由此,精神分析是一门主体间的科学,应当关注不同主观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 。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95052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725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3358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6931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3607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