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前,一个患者在母亲的陪同下前来就诊。她叫小红,是一名高三的学生,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小时候,小红在奶奶的教育下,积极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因为人际关系的不足,和同学之间不能和谐的相处,产生了一些小矛盾。两年前,小红常常想着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她说自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而且不断地寻找答案,但是找到的答案自己并不能满意,便感到不放心接着去寻找更好的答案。
她知道自己思考的问题是一个没有意义、对现实没有帮助的问题,但是她不能控制自己不去想。就因为长期思考这些问题,所以小红不能专心学习,对学习也失去了当初的兴趣,成绩自然出现了下降。小红为此很担心,老师和父母也经常找她谈话,当她不知道如何和他们解释发生的事情和内心的苦闷,只告诉他们自己不再想上学了。这时候,家人才意识到小红存在心理疾病了,母亲从外地赶回来陪小红来到我们的诊室。
了解了小红的情况后,医生不难对小红作出“强迫症”的诊断。我问小红自己真的决定休学吗。小红哭了,她说这不是她真实的想法。她很喜欢学习,想读一所好的大学,以后想和父母一样成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她很爱生活,也有许多的兴趣爱好,比如弹钢琴、摄影等等。
而现在她之所以出现学习困难,是因为自己总是思考让自己烦恼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即使是哲学家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自然没有什么唯一的答案。小红对自己的病情理解很理性,她希望能得到医生的帮助可以尽快的摆脱病患的折磨,恢复往日学习能力。
考虑到小红上高三学习比较紧张,便采取了门诊心理治疗,小红在每周日来门诊做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中,小红能够意识到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人际关系存在认知误区,积极地行为中调整和改善自己。新学期开学了,小红能够很好地和同学相处,成绩也有了大幅提高。
强迫的核心是焦虑,而小红的焦虑很大程度来之于人际关系的困难。由于父母长年不在身边,小红缺乏有效的人际沟通和人际关系技巧,所以小红对待人际之间出现的矛盾不能很好地应对,从而对学习和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怀疑,在怀疑中出现了强迫性的思维。在人际关系中形成的焦虑阻止了小红实现人生的理想和前进的脚步。
在临床中,我们看到大量的心理学案例,许多来访者因为内心的焦虑,而产生消极的行为。他们对工作、家庭、朋友采取了不负责任的态度,时间长了,生活变得更加的槽糕。所以,我们对来访者帮助的时候,不但要处理来访者内心的焦虑,更要教会他们在焦虑中坚定自己前进的脚步。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215653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4675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8508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16138 人想测
免费测试
1355281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