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2018年发生于法国巴黎的“黄背心运动”?
这是一场法国50年以来经历过最大的骚乱,超过28万人因为抗争政府加征燃油税,选择走上街头,聚集在香榭丽舍周围地区,身着黄色背心向警察投掷石块和鞭炮,打砸商店,点燃汽车。
与我们想象中的不同,这群暴乱的人群中只有少部分是极端分子,大多数年轻人都是在校学生,其中不乏中学生的存在。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家长同学眼中的乖孩子,选择去作恶?善恶是否有时真的只是一念之间的选择?
今天我们就来从心理学角度,和大家谈一谈每个人心底的“恶魔”。
01.什么是破窗理论?
美国“邪恶”心理学大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曾于1969年做过一项有趣的偷车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二手车,分别停放于一个纽约繁华的街道边和一个贫穷落魄的街区。他派人对此进行监视但是不进行干预,车辆放了一周时间完全无人问津。但是当他摘掉车牌,将车引擎盖掀起后,仅仅一天时间,放在繁华街道的车辆就在几个小时内被破坏23次,其中甚至有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偷窃。实验的结果完全出乎津巴多的预料。这预示着,人们在匿名环境中,只要稍加诱导就极有可能选择作恶。
基于这项实验,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理论(Broken Windows Theory)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如果环境中存在邪恶因素,人们会被诱导进而变本加厉。例如,如果一栋楼房中有一扇破窗没有被及时修理,那么很有可能会有人选择破坏更多的窗户,更有甚者可能直接选择闯入建筑居住,甚至纵火。
这项实验也激发了津巴多对于人性更深层次的探讨,引发了他做出一次被称为“世纪心理学实验”的调查——斯坦福监狱实验。
02.人性探索里程碑——斯坦福监狱实验
1971年,津巴多教授通过报纸上招募了24名男性实验参与者,并给与每人每天15美元的报酬。这些参与者平均年龄20岁,均为精神正常,身体健康,没有犯罪经历的正常人。这些参与者被平均分为两组,一半人被要求扮演监狱看守的角色,另一半则担任监狱囚犯的角色。
实验场地就位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楼的地下室中,这里划分出三个不同的模拟监狱房间,房间内只有一个衣柜和一张小床。在监狱的尽头设立了一个观察室,用于视频录制以及研究人员的观测。为了维护实验真实性,津巴多并没有对监狱看守和囚犯做过多限制,只是说让他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实验最初一切都很和谐。囚犯嬉笑打闹,甚至不服从看守的命令。可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渐渐的每个人都沉浸于自己的角色中,看守开始对囚犯进行体罚,用关小黑屋、克扣伙食的方法来巩固自身权威。实验仅仅过去36小时,就有一名囚犯因精神崩溃提前退出实验。到了第六天时,因为一部分囚犯出现哭喊、尖叫以及其他的应激反应,实验被迫提前终止。
实验证明,在特定的环境及角色分工下,人类也许会失去他们的本性。不仅仅是囚犯和看守沉浸于他们假扮的角色中无法自拔,甚至津巴多本人也是在外人的提醒下而注意到实验本身对参与者的伤害,从而促成了实验的提前结束。尽管斯坦福监狱因为伦理问题始终饱受争议,但无可否认的是,他仍然成为探索人性的阴暗面的一项里程碑。
03.善恶背后,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一群身体精神均健康的普通人,在实验环境下却突然露出“魔鬼”的爪牙?
思及现象背后,或许有两个方面可以被提及。
首先是权威的作用。在实验环境中,研究人员发现,当看守被赋予权力时,他们就会动用自己的权力维护自身权威形象。实验结束后,他们往往会用服从命令(obedience)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开脱,认为自己仅仅是奉命形式并非蓄意伤害。或许这可以说明,权力可以使人们在特定环境下失去固有的理智,从而暴露了性格的阴暗面。
其次,去个性化(deindividualization)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去个性化指的是个体在群体中时,个性特征往往会被埋没于群体。在斯坦福监狱实验中,监狱的囚犯们被要求穿固定的制服,这会强化他们对自己角色的认知,从而暂时忘记了自身的身份,全身心投入到新的集体赋予的角色中去。这也会使得看守们忘却了囚犯们作为独立个体的身份,从而对他们施加暴力。
无论是偷车实验,亦或是斯坦福监狱实验,都直接或间接的证明了人性中的恶是可以被诱导出来的。人性的善和恶并不是对立的两面,或许在特定环境,特定角色身份的引导下,人在不知不觉中就经历了由善到恶的转变过程。这也从侧面论证了具备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这或许可以成为我们平凡人生中对抗“邪恶”最触手可及的力量。
参考文献
Haney, C., Banks, W. C., & Zimbardo, P. G. (1973). A study of prisoners and guards in a simulated prison. Naval Research Review, 30, 4-17.
Haney, C., & Zimbardo, P. (1998). The past and future of U.S. prison policy: Twenty-five years after 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7), 709–727.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53.7.709
Wilson, James Q.& Kelling, George L. (1982). "Broken Windows". www.theatlantic.com.
Zimbardo, P. G. (1969). The human choice: Individuation, reason and order, versus deindividuation, impulse and chaos. In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Vol. 17, Edited by: Arnold, W. J. and Levine, D. 237–307.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Zimbardo, P. G. (1973). On the ethics of intervention in huma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Cognition, 2(2), 243-256. Retrieved from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0010027772900145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9458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9693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12006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0251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08630 人想测
立即测试